03.03 沙特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孫雪涵


沙特国旗

1.经济上,沙特富得流油。2017年,沙特经济总量为6785.4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20位;人均GDP为20957.21美元,排名世界第39位。不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沙特都是实实在在的富国。沙特之所以如此富裕,全都有赖于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沙特已经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42亿桶,接近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5%,排名世界第一;沙特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35万亿立方英尺,位居全球第四位。

沙特首都利雅得

2.政治上,沙特君主专制。与经济上的富裕不同,沙特的政治体制十分落后,现在仍旧有王室主管一切,是极其落后的君主专制体制!沙特禁止任何政党活动,甚至没有一部国家宪法,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管理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等,全部都归国王所有。1992年,沙特颁布《国家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也就是说,沙特世世代代归现在的王室统治。

沙特王室

3.军事上,沙特外强中干。2017年,沙特阿拉伯的军事预算为50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位,甚至高于俄罗斯的491亿美元军费。沙特军队总数为18.25万人,陆军7万人被编为9个旅、1个团、8个营、装备有1055辆坦克和3105辆装甲车,海军1.35万人,装备有护卫舰、大型导弹艇、水陆两用船等各类舰艇48艘,空军还有400多架飞机。在中东,沙特军队的规模仅次于土耳其与伊朗。然而,沙特军队实在是外强中干,对付小小的也门胡塞武装也力不从心,经常受到胡塞武装导弹的骚扰。

沙特军队

此外,沙特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出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圣城。沙特跟在美国的后面,自诩为中东老大,与宿敌以色列放弃前嫌,却与伊朗势同水火。


美国观察室


曾经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工作过一年,对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厌烦至极,尤其是对沙特人。说几件在沙特经历过的事吧。

沙特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国家,即使在如今科技如此发展的时代,沙特却依旧十分落后。2016年,小编在沙特从事贸易工作,一个也门客户货款拖欠半年之久后失联,我与同事三人开车前往也门客户所在的公司讨债,公司位于沙特北部某城市,距离首都利雅得有一千多公里,临行前,我们拿了一万五千里亚尔(折合人民币近三万吧),用于住酒店,旅游等等。到达目的地时,却被路边的检查站扣留,原因是我们带有巨额不明资金。听到这个原因时,实在是无语透顶,沙特警察将我们带到警局后,质问“巨额不明资金的来历”,尽管沙特人常被人称为“土豪”,但在他们眼中,三个人身上共有15000里亚尔,是巨额资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告知对方是我们三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来这里观光旅游。

沙特警察却要我们提供公司证明的材料,这荒郊野地的哪里去找材料呢,最后被以“无法提供巨额不明资金来历”为由,扣留了我们身上的所有现金。最后,通过朋友(约旦人)的帮助,才讨回我们的“血汗钱”。

以上所说的不是个例,朋友所在的公司在沙特从事贸易工作,在沙特工作的外国人或者外国公司,都无法在沙特正常营业,必须有一个当地人担保才行,被称为“保人”,在我看来,沙特的保人制度是沙特过去奴隶制度的延续,保人拥有着公司所有的权利,朋友所在的公司与保人有了矛盾后,保人将公司关闭,仓库上锁,认为公司所有财产都属于他,最终诉诸于法庭,但却以失败告终,名义上确实是属于保人的。

也许沙特也有很多好人,但我遇到的却大多数都让人厌烦至极,或许是心态问题吧。


走进伊拉克


虽然我没有去过沙特阿拉伯,但我一个亲戚作为建筑包工头在中东地区生活了将近30年,其中在沙特阿拉伯待了7年。他回国的时候与我谈论过沙特阿拉伯的具体社会情况,比书本上的介绍来的真实一些。

他对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个映像就是那里满大街都是豪车。宝马奔驰在中国算是身份的象征,只要白领、老板和村干部才能开得起。在沙特阿拉伯,鉴别一个人是不是外国人,就看这个人开什么车。如果这个人开的是宝马奔驰,那么十有八九,这个人就是外国人。而外国人就是在沙特当保姆清洁工的,也就是所谓的打工仔,做“下活”的。当地人一般都是劳斯莱斯,林肯,还有说不上来的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豪车。他工地上雇佣的保卫工人安全的军人,是个巴基斯坦人,他就开宝马。当然,宝马在当地也不怎么值钱,比中国出售的价格低很多。

他对沙特阿拉伯的第二个映像就是沙特男人喜欢多找几个老婆。沙特男人有钱,工作轻松或者干脆不上班,空闲时间多了,就会“温饱思淫欲”,多找几个老婆享受齐人之福,不,沙特人之福。他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土生土长的沙特男子,有三个老婆,国家给他一个老婆配一套别墅,买家具都报销。这些老婆,有的是当地人,也有欧洲嫁过来的,还有日本和中国过去的。女人嫁到沙特,在公开场合是要穿长袍面罩的,而且不能工作。不能工作就待在家里,或者参加太太沙龙。中国女人嫁到沙特,把麻将传播过去了,和几个其他老婆之间凑一桌。物质条件是没有话说,沙特人有钱,聘礼都是大钻石。

他对沙特阿拉伯的第三个映像就是沙特也有很多“愤青”。沙特王室腐败,沙特人民是很反感的。由于王室垄断了石油资源,绝大多数的好处都是这些利益集团拿,普通沙特人就吃一点残羹剩饭。自然,沙特民众对王室是很痛恨的。在沙特的网络上,就这样公开的痛骂王室,也没有看见某某被请喝茶。不过,骂归骂,也没有看见谁号召革命的。残羹剩饭毕竟还能填饱肚子,起码比巴勒斯坦穷哥们强多了。造反是要付出牺牲代价的,要是失败了,就连残羹剩饭都喝不上了。所以,在沙特这些当地人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怀疑探索者


沙特很封闭,但却别有一番魅力

诚如一些回答所言,沙特是一个极度封闭的国家。这里天气炎热,沙漠化非常严重,导致风沙大,女性毫无地位可言,以致在最近沙特才允许女人开车上街。沙特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且教凌驾于政,宗教警察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我2014年第一次去沙特,工作的原因呆了三个月,生活确实很乏味,很枯燥。今天看了个段子说,某工科大学一男生去食堂吃饭,端着翻盘径直坐到一位女生旁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同学,我能跟你说说话吗,我已经一个月没跟女生聊天了!这就是我在沙特的写照,每天出去看到的场景就是黑袍的只露一双眼睛的女人,图我就不放了,大家自行脑补吧。


是不是看起来很压抑,很难受。但是我们得苦中作乐,不然生活多无趣。

我来跟大家说说在沙特寻找快乐的一些事情。

1、酒

沙特是典型的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是禁酒的,至少在我去沙特以前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当我去了沙特,接触到了高层的一些人士,我才发现,法律和教义是约束平常人的。那些有钱有势的能享受各种娱乐。2015年去沙特,去了一位老板的家,他的家里设了一个酒窖,洋酒啤酒,大开眼界的不是酒多,而是这是在沙特。

2、海

沙特首都是利雅得,很封闭,但是有一个靠近海的城市,吉达,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一般中国企业都设办事处在吉达,生活远比利雅得要舒服。

我们去吉达跟同事一起烧烤,也很快乐。

3、水烟

水烟在阿拉伯地区很出名,当地叫shisha。普通居民没酒喝,就会约上三两好友,前去酒馆来一顿水烟,喝点红茶,吹吹牛逼,也很惬意。


水烟有多种水果口味可选,很柔和。但是对于不抽烟的我,也是很呛。第一次抽,一口吸猛了,大脑整个感觉有点飘。

4、KUAST

KUAST,全名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坐落于吉达,被称为阿拉伯的MIT。各位百度一下这个学校就知道有多牛了,感觉完全跟沙特不搭边。可以看出沙特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石油经济的基础上,已经逐渐在全方位大力发展了。


在沙特出差的时候,会跟同事一起去逛家乐福,买菜回家做火锅。现在回想,也是很美好的回忆,其实每个国家,都会有自身的魅力所在,前提是要有发现美和苦中作乐的心态。

放一张出差时候跟白袍们沟通的情景。


我是派维大帝,熟悉中东国家,也希望跟更多的朋友交流分享。

走过路过,别忘了点赞哦,有任何的看法欢迎给我留言~~~


Perry带你出国游


简介

沙特阿拉伯王国 (Saudi Arabia)

面积2250000平方千米。人口3170万,主要为阿拉伯人,外籍人口约占27%。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约占85%,什叶派约占15%。首都利雅得。国庆日为9月23日。货币沙特里亚尔。1990年7月21日与中国建交。

简史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世纪英国入侵,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内志酋长历经30年征战,终于统一阿拉伯半岛。1932年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为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

自然



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与也门、阿曼接壤,东部与波斯湾、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相邻,北部与约旦、伊拉克、科威特相连,西部毗邻红海。大部分属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以阿拉伯高原为主,索达山海拔3207米,为全国最高峰;沿海为红海低地;中部为内志高原;东部波斯湾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散布着许多盐渍地和沼泽。沙漠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地面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地势低洼除,地下水涌出地面形成绿洲。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

经济

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天然气年储量居世界第四位,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稻谷、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近年来,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练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实现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部分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大量出口石油,沙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公路交通是主要运输方式,国际公路网连接约旦、也门、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等国。有4个国际机场。输油管网非常发达。

利雅得



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内志高原,附近是一片绿洲,有广阔的椰枣林和清泉,利雅得因而得名(利雅得在阿拉伯文是 “花园” 之意)。1932年王国建立时正式成为首都。是全国政治、商业、文教和交通中心。随石油资源开发而迅速发展,已建成现代化的新兴城市。绿洲农业区出产椰枣、小麦和蔬菜。工业有炼油、石油化工、水泥、纺织等。是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中转站,农牧业产品集散地。为伊朗、伊拉克等地穆斯林去麦加、麦迪那朝觐的陆上交通站。

吉达



红海沿岸主要港口,也是政府机关及各国使馆驻地。

麦加



是伊斯兰教圣城,也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麦地那



圣城,在汉志境内。有默罕默德的陵墓。


我是一个萌萌哒的天使


沙特阿拉伯王国(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语: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通称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台湾译为沙乌地阿拉伯),简称沙特。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英国ITV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曾合作,在沙特当地民主人士的帮助下,他们让调查记者带着摄像机潜入沙特。 进入了这个可以说对外界拍摄管制最严格的国家… 拍下一部纪录片,也许这部纪录片可以让你了解更真实的沙特。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

在那里,他们的人民会被当众斩首,

在那里,质疑当权者的人或被当众鞭刑,或被关进监狱,

在那里,女人没有基本的权利,受街道上的宗教警察管制,

在那里,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反外部宗教的信仰。

但是,这里不是ISIS….这里是沙特阿拉伯….


鲁缓


关于沙特,一直有很多神秘的传说,说他们土豪无数,颜值很高,遍地流油……这给沙特增添了一个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到好奇,神往。

沙特,这个国家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对这个国家的国民来说,他们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丧葬免费,贷款不用利息,所得不用缴税,这些让他们感到很高兴。沙特的圣地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的圣地。在沙特阿拉伯,几乎每天都有信徒朝圣,每天都有石油输出,每天都有王子诞生。

在这个国家里,沙特著名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被称为阿拉伯的麻省理工。这所大学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奢华的大学”,因为太过豪华,已经成为旅游景点。每年,世界各地,都会有人前来参观,让人都很喜欢,很惊讶。

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特别低,每桶大约只有 8.98 美元,但是不管国际油价怎么跌,这个国家都能挣钱,而它的缺点是 87% 的经济收入来源依赖石油,经济结构超级单一,食物和生活用品大量依赖进口,其它产业几乎没有。


在这个国家,女性一直受歧视。女性必须黑袍加身,黑纱裹头,只露一双眼睛,还需要成年男性家属陪同才能上街。生活中,女性仍然需要一名男性亲属的允许才能上大学、结婚、工作或出国旅行。

总之,这个国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可能是国家历代的传统。每一个国家都会自己的传统,这才彰显着国家的与众不同和特别之处。






任永振I


4月18日,沙特阿拉伯迎来的不仅有熟悉的也门胡塞武装从南部射来的导弹,还有从西方远道而来参加利雅得时装周的一支模特和记者队伍。这场原定于3月25日举办的时装周,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嘉宾未能及时获得签证、门票出售不佳,再加上天气情况恶劣而两度延期,险些沦为一场时尚界的闹剧。

虽然时装周严格规定仅限女性参加且不得有外部摄影师进入,但对于人们印象中黑袍裹身、蒙面示人的沙特妇女来说,这已是几十年来罕见的自由之风。T台上模特裙裾飞扬,T台下时髦的穆斯林女性们合影甚欢,去年因关押一众沙特王宫贵族而闻名的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如今成了伊斯兰世界的时尚圣地。

沙特首家商业电影院举行开幕仪式,拿着爆米花的观众举起手机自拍 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以保守著称的王国从去年起不断释放出走向开放的讯息,先是允许女性驾车,之后允许女性进入体育场观看赛事,还开建歌剧院,举办第一次女子自行车赛、第一场演唱会……不久前,第一家影院也隆重开业。时隔近40年,沙特公映的第一部影片是漫威出品的《黑豹》。影片中,主人公特查拉宣布要对靠资源崛起却与世隔绝的国家瓦坎达实施全面开放政策,对于渴求变革的石油王国来说,这像是一个精心选择的隐喻。

32岁王储,行走的人形广告牌

比起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变革,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一系列变革背后的掌舵者——32岁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ad bin Salman)。或许是急于改变美国对这个王国“只会输出石油和恐怖分子”的刻板印象,在3月19日起为期三周的访美之旅中,王储脱去头巾和长袍,成为了第一个穿西装出席外交场合的沙特政要。

这个“不安定的”年轻人,四处奔走为沙特进行着公关和外联。他为一个名叫“索非亚”的女性机器人注册了沙特国籍,还让她在世界各地接受采访。在闪光灯下西装革履而非阿拉伯大袍的他,也活脱像是一张行走的沙特广告牌。

沙特王储身着西装,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会面 来源:美国国务院

王储行事高调,但几乎没人质疑他的魄力。在接替自己叔父成为王储后的短短11个月中,他先是颁布了“2030愿景(Vision 2030)”,随后策划了卡塔尔断交事件,又火速接管起王国的内政和经济,成为萨勒曼国王背后真正的掌权者。在这个政府腐败系数与办事效率严重成反比的国家,他自称在伊尔伽宫(Iragah Palace)领导着一群“工作狂”下属,他的iPad里存着各个部门要达成的KPI数据,落实不了就要问责,很多部长都被炒了鱿鱼。

这一切都比不上去年11月雷厉开展的反腐行动为他带来的政治资本之大。吊诡的是,这场不透明的反腐行动中充斥着部落家长制的原始思维,被清洗的权贵中似乎只有手握军权的前国王之子、国民卫队司令穆塔卜·本·阿卜杜拉(Mutaib bin Abdullah)可对王权形成实质性的威胁。殃及更多的则是商界富豪,“中东首富”瓦利德(Al Waleed bin Talal)首当其冲。当问及反腐成果,王储毫不避讳地公布,缴获的“赃款”数额达1000亿美元。而这背后的更真实目的也愈发明显:充实国库,注入改革资本。

在反腐行动中被捕的瓦利德王子获释后接受采访 来源:视觉中国

王储此次访美目的,除了外界推测的进行有关伊朗、也门等现实外交问题的磋商,更重要的是为其“2030愿景”大业寻觅资金。当然,特朗普早就对王储领导的改革拍手称好,但问题在于他的手下是否愿意给面子。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储访美不仅会见了媒体巨擘布隆伯格、默多克,还会见了商界大亨比尔·盖茨、马斯克,甚至以特朗普女婿库什纳为代表的犹太极右翼人士。对于沙特来说,塑造温和而开放的新形象固然重要,但更为实际的是,如何为这个迫切需要注入经济活力的王国招商引资。

3月20日特朗普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来源:视觉中国

后石油时代,沙特经济的自我救赎

1932年宣告统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在其开国仅五年后就发现第一块油田,从此它的命运被永远改写。这或许是安拉对这个“幸福”(注:“沙特”的阿拉伯语词根有“幸福”之意)国度的馈赠,但也是悬在这个年轻国家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战后,沙特政府在同美国石油垄断资本的抗争中逐步将阿美石油收归所有,70年代,伴随着石油价格暴涨,沙特实现了石油工业的真正勃兴。但这种依靠石油暴富而迅速展开的工业化,却因产业单一、大量依靠外籍劳工而加剧了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

沙特利雅得的贫民窟 来源:twitter

80年代末,凭借高油价、高收入和高福利维持的沙特经济已经开始陷入停滞。这个看似富裕的石油之邦中的百姓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如意。沙特2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大学毕业生和适龄劳动力的失业率常年居高不下。利雅得南部穷人聚集的贫民窟,距离豪华购物中心之有几公里之遥。

石油价格是衡量沙特财政收入的生命线。过去几年内,油价由120美元迅速跌至50美元,虽然在沙特和俄罗斯牵头签署的石油减产协议生效后有所上涨,但再也无法涨破80美元的天花板。沙特已经不能靠石油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2017年沙特财政赤字达2300亿里亚尔(合613.1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

现实的危机是,这个国家可能并不会因石油资源枯竭而陷入危机,而是由于世界不再需要石油而衰颓。曾经高度依赖沙特油气进口的美国已经开始出口页岩油和石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几乎都稳中有降。此外从2016年起,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今年4月初,沙特宣布石油溢价后,立即传出中石化5月将对沙特原油进口削减40%的消息,数天后又有报道称中石化将在6月至7月持续减少沙特原油进口。

阿美石油总部核心区域 来源:Eagleamn

这种局面下,摆脱单一经济结构、转型到资本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对于沙特来说已是必须。2014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宣布获得独立投资国内外企业的特许权利,2015年王储接管公共投资基金后,不仅先后投资了Uber、Magic Leap等科技公司,还大力投资本国新兴产业,其中包括打开娱乐业的电影院线,也包括振兴旅游业的“红海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此外,2016年沙特已经宣布首次发售国债,2017年又宣布将推动阿美石油上市并出售其5%的股份。

这家估值2万亿美元巨型公司的上市,成了沙特后续改革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解救“被绑架”的伊斯兰?

大步伐的社会改革无疑会招致保守派的非议,也引发外界对沙特内部稳定的担忧。2017年,沙特大穆夫提(注:宗教领袖)表示,电影院会播放“无耻而不道德”的内容,且会给青年男女制造独处机会。但如今这种危言耸听的言论已很少能激起人们的讨论,特别是在王储已经将这种宗教实践定义为“绑架伊斯兰”之后。

利雅得时装周上,模特(右)身穿印有“我们是一个王国”字样的T恤 来源:twitter

意识形态是沙特用来稳固统治的最重要手段,瓦哈比和沙特王室的结合,在历史上有很大必然性。但同时,沙特王室对瓦哈比的性质也很清醒,因此致力于将瓦哈比派官僚化,让谢赫家族等内志乌里玛(注:权威伊斯兰教教法学者)家族世袭宗教领导权,只为沙特王权提供宗教合法性。

宗教学者对于教义过于弹性的解释,或许是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佳证明。他们虽以电影引发道德堕落为名关闭了沙特境内所有的影院,却对控制沙特经济命脉的阿美石油公司熟视无睹。阿美石油总部不仅设有电影院,女性也可以在那里自由驾驶。

构成沙特人口70%以上的是比王储年纪还小的年轻人,宗教的外衣已经无法让年轻一代对动摇社会根基的腐败视而不见,特别是当这一代成为了网络原住民时。2009年,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遭遇洪灾,一百二十余人死亡,两万两千人无家可归,八千户住房被毁。沙特年轻人冲上脸书和推特的舆论阵地,批评官商勾结侵吞排洪建设用款。一名愤怒的青年甚至将沙特国徽中棕榈树上交错着象征着守卫圣地的两把剑,改成了水桶上交错着两支拖把。

2018年沙特动漫展海报 来源:twitter

当宗教的合法性岌岌可危,那些为了安抚宗教保守人士而存在的保守政策也必然淡出社会。事实上,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的沙特,并不是无法看秀、看电影、听演唱会。人们也大可以飞到巴林、迪拜甚至更远的欧洲去享受。

在这个时候解禁娱乐业,一方面是“回归温和的伊斯兰”,营造开放的文化氛围,为后续改革开路;另一方面则是开辟文化产业,解放单一石油经济,将国民在境外的消费支出带回国内,与此同时,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

在女性赋权方面,2017年沙特官方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喝彩。但对于这个财政吃紧的国家,“女权”目前似乎还只是奢侈品,女性地位的改变更多是沙特经济上的必须。取消对女性的诸多限制,不仅是在解救“被绑架”的伊斯兰,也是在解救常年被外籍劳工群体“绑架”的劳动力市场。引入时尚产业也出于同样的考虑,早在2015年沙特便设立了中小企业总署,鼓励创业,特别是女性创业,力图扩大包括时尚产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2万亿里亚尔的突破。

沙特举办该国史上首个女性专属的演唱会 来源:twitter

2017年11月,王储下令将宗教警察划归内政部管理,收回其曾经滥用的调查、逮捕和审讯权。面对颠覆性的社会变革,权力被削弱的宗教人士虽然颇有微词,也只能对政治领导人的决定言听计从。毕竟,在持续半年的冠名“反腐”的清洗行动后,沙特的内政、外交、军权都严密控制在萨勒曼家族手中,即使是以宗教的名义撼动,也已不是一件易事。

“只有死亡”能让改革回头

目前,沙特改革的一些阵痛已经开始显现。“2030愿景”颁布数月后,政府切断了国有企业的高福利待遇,但此举并未达到刺激企业自食其力的效果,反倒促使得不到补贴的公司大规模裁员,这与王储促进就业率增长的承诺背道而驰。短期来看,娱乐业、旅游业这些新兴产业的规划也还停留在纸面,无法有效拉动沙特的经济增长。

对于一个拥有两千九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改革并非一日之计,需要全面配套的措施。继去年的大规模反腐后,政治改革已经在稳步推进,虽然目前来看经济上的收效甚微,但文化上的改变初见端倪。阿美石油刚刚任命了首位女性高管,利雅得街头开始零星出现不戴头巾的沙特女子,日渐丰富的艺术活动也开始打破伊斯兰“偶像崇拜”的禁忌。

沙特王储宣布将建设一座名叫“NOEM”的现代化新城 来源:视觉中国

卷入去年反腐风波的图尔基亲王(Turki bin Abdullah Al Saud)曾在公开场合说道:“我们在暗室中关了二十年,现在可以看见色彩了。我不要酒精,我也不要电影院,但我要一个宽容、有色彩、有朝气的沙特阿拉伯。”

在阿美石油上市前,王储还要在伊尔伽宫的办公室里度过许多个忙碌的夜晚。对于他而言,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宽容、有色彩、有朝气的沙特阿拉伯,更是一个独立、有效率、可持续的沙特阿拉伯。虽然沙特是典型的“食利国家”,一旦油价上涨,改革或将失去动力。但比起眼下的利益,这位沙特王权准继承者更看重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大计。不少沙特学者都认为,这个国家的成败都在此一举,摆在王储面前的,是没有退路的选择。


正如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里,主持人Norah O’Donnell与王储的一问一答:

“会有什么阻止你吗?”

“只有死亡。”


(本文部分观点基于对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副院长刘欣路教授的采访,部分内容参考Karen Elliott House所著《On Saudi Arabia: Its People, Past, Religion, Fault Lines--and Future》)


世界说

喻晓璇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世界说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600万吨。水果自给率达到60%。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椰枣、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谷物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沙特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劳工。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风筝有线吗


沙特阿拉伯位于中东,是个极其封建的国家,这里的生活枯燥而乏味,当地人还好,外国人生活在这里简直是一种煎熬。


女性不允许开车,另外,没有公交车,女生出门只能打车。值得一提的是,沙特于6月24日正式开放女性的驾车权利。

天气:夏季炎热,长达半年之久,整年都有沙尘暴

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宗教自由,你不能在公众场合播放音乐(也没有音乐学校),你不能与女孩见面(对陌生女孩说话被认为是骚扰),约会是非法的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玩乐都是不允许的。

压迫女性:我只想提到两个,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第一,不论年龄大小,所有女性都必须有男性监护人,他们需要监护人的批准才能做任何事情:上大学或找工作,出国旅游等等 第二:除非你是一个开放的家庭,否则他们不得不掩盖他们所有的身体,包括脸部。

没有娱乐,无聊透顶。

性别隔离,学校,工作场所,甚至家庭聚会。,男女都必须分开,不能同处一室。

没有效率:沙特人办事特别能拖延,简单的事能拖延一周甚至更多时间,商店在礼拜时间(从十五分钟到四十五分钟)时关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