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怎么看吕建军的写实油画?

惊龙轩


像深闺不得宠的枯槁寂寞怨妇,

更像待在阴暗潮湿满是青苔角落里的成精女妖和魅影。

这就是吕建军油画,

给小玉最直观的感受。

吕建军的作品是古典的,

绝大多数表现的都是清瘦纤弱的女子,

她们穿着晚晴的服侍安安静静坐在那古典的中式椅子上,

而技法上也设色高雅、线条流畅清晰,

有着欧洲早期坦培拉绘画的韵味。

可以说整个作品都散发出宁静悠远的思古情绪。


但是这些画作的基调从来都不是明媚的,

画中的女人带着一种虽然身体满腔躁动但无处释放的沉闷感,

仿佛大好青春美貌都被辜负、在一点点的衰败中空留余恨。

或者她们就是藏在深宅老院里的妖精,

等着光顾的人然后把他们迷惑住。

而且吕建军应该是个腿控,

画中姑娘常常都把腿部姿态格外突出,

大部分还都是高叉裙把笔直的大腿露出来,

所以秀出曼妙的大腿也成为画家人物的独特风景了。


感谢你的阅读,喜欢请尽情点赞评论吧!


art张小玉


吕建军的油画,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古典的形式,现代的灵魂。

从画面风格来看,吕建军的作品多是描绘少女形象,并且多为身着旗袍或民国服饰的女性。从形式上来讲,其画风崇尚古典之美,而如果仔细品味便会发现,画中的人物始终充满了现代气息。

见到吕建军油画的第一眼,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幅古香古色的绘画。因为,其油画的色彩、明暗和背景,甚至人物的服装、头饰,都有种复古之风。可是,再仔细观摩便会发现,画中的人物却始终散发着现代女性的媚态与欲望。

将现代女性的阴柔妩媚与古典背景的庄重典雅强硬地结合在一起,虽然有些突兀,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吕建军的油画,刻意淡化背景,借以凸显人物,虚实之间也别有一番风情。

翻阅了一些吕建军的油画作品,发现其在绘画时,对人物的刻画比较细腻,而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背景模糊。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画面多少又有了些朦胧感,在朦胧虚幻之间,又烘托出了画面中的人物。这也当时吕建军油画的一大特点。

当然,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又容易给人造成诡异之感。有时候注视着一幅画太久,特别容易联想起民国题材的恐怖电影。当然,或许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从艺术之外的角度来看,或许吕建军对明清家具情有独钟。

在吕建军的油画中,所用背景和道具多半是明清古典家具,模特或坐在灯挂椅上,或椅在玫瑰椅中。这样的取景方式,显然也与画家自己的审美情趣有关。当然,这一点也是我个人的感觉,或许有过分忖度之嫌。


史海烂柯人


第一次看吕建军的画,太有特点和符号了。喜欢他的作品。虽然看多了容易被感染。这些个大师多如狗的浮躁年代,能沉下心来做出这样的作品,也堪属写实主义的大家了。

原因有二,

一、从技法上,基本功力深厚,写实主义中的大画家。人物眼睛有神,有灵动。也就是能够看出人物的媚、颓、欲的神情,而不是花瓶式的丰满身材,空洞的眼神。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形有神。照片式的写实主义本身对技法要求的精益求精,做到这点本身就很难,像国内靳尚谊、杨飞云、冷军、王沂东、李贵君等。但人物传神的写实的画家就少了。

二、从意境上,吕建军也是有故事内心有冲突的画家。画面是传统与现代冲突,禁欲与纵欲的冲突,清纯与混沌的冲突。也是现实社会环境,男女情爱和画家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正襟危坐的主题系列,神情木然端坐、宽大夸张的服饰掩盖不住赤裸的双脚。这也是一种有序与无序冲突。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的儒家理学禁锢和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性、情欲第一次解放的冲突。很现实很写实。

有功力、有神韵、有思想、有思想作品就是好作品,就是大家。在这个大风起兮,尘土飞扬的艺术界,能创作出这样作品,难得。很深得有文化底蕴的文人骚客喜爱,尤其接受西方教育的华裔喜爱。












吕建军,擅长油画,可谓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油画研修班。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油画功底肯定是扎实的。

他现旅居美国,他的很多画作为美国一些死人团体或者机构收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职业画家。

他的油画怎么样呢?我们就来通过几张图了解一下。

翻开他的画册,很明显看到,他多画人物,而且是女性,还是中国古代女子,风格也是古典风格。当然也表现现代女性。

背景也很简单,一般都为古典风格的镜子,椅子,还有穿着古典风格衣服的女子。

但他的画作却给我们一种诧异的感觉,按理说,中国古典的女性,应该是含羞低眉的,应该是中规中矩的,而他的画作中表现的女性虽着传统服侍,但是从动作,打扮,眼神可以看出,似乎有些过于奔放,也许画家的意图就是通过人们这种一贯想法来制造冲突,从而达到另一种艺术效果。

他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面!


以上就是我对吕建军油画的看法,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谢谢支持!


存希斋书法


提问中的这两幅画是吕建军1984的作品,那时画家刚大学毕业。如果现在谁拥有了这两幅作品,将价值连城。

从1990年开始,吕建军的重要作品陆续出现,多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开始受到国外关注。

《寞儿》1994年,150cm X 140cm, 海外矿业家族收藏。

中国第二届油画大展获“艺术奖”。

《银簪》1995年,150cm X 140cm,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

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在日本四大美术馆巡展。

《丰碑》1991年,180cm X 160cm,北京中南海收藏。

全国美展“银奖”、《美术》杂志封面、《中国油画》杂志封面。

《大红袍》1996年,150cm X 120cm,中国著名喜剧演员宋丹丹收藏。

1996年,吕建军携此作品与许江、毛焰、郭润文等12人组成“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纽约库柏艺术中心参加“中国当代油画”展。

《潮湿》1992年,130cm X 120cm,,香港私人收藏。

《婉容》2002年,130cm X 120cm,美国艺术大展获奖作品。

《玄色》1996年,180cm X 150cm,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作品。

近十年来,吕建军的新作品在国内很少露面,因为他的作品都被美国和欧洲的皇室贵族家族收藏,没有机会看到。

这些收藏记录不难看出其画作造诣非凡。

他的油画技巧高超,设计大胆而高雅,写实功底很强。九几年的作品中都有浓浓的阴郁感,正是这种阴郁感令人触动心灵,从技法上讲,这种阴郁感很难塑造。这种极富个性的表达,正是画家丰富的内心表达。


莎翁莎翁


构图照片化,形体边沿处理生硬,空间表现方面,整体视觉中心的处理和局部空间前后处理僵死。别跟我说就是这风格,这就是利用照片资料照着画,整体意识不强,容易陷入局部造成的。

油画笔法叠加笔法机理的运用有点混乱,建议研读一下冷军的画,整体意识,空间意识,主动处理能力,机理的运用,色调的把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整体意识的把握和追求,是所有画种共同追求的,也是画家一生的追求。不限于写实绘画,各画种都一样。通俗点说就是,作品看上去“大气”。这种大气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我高二学生的习作










老杨 Liven


芦柴棒也登大雅之堂?整个画风看起来沮丧郁闷,一种末世的悲调,丧尸的情景。奇怪?为什么把女人画得如此干枯萎靡不振?无生命力,这决不是中国女人的写照。即便是晚清时期的民风堕落,但也应该学习潘玉良,把女人画得慵懒些,蒙昧些,但还是看出美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