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滷肉需要哪些辛香料?

世界美食達人


1.八角

可以除臭增香,還能促進食慾,是最常見的香料,大部分滷菜都需要八角。

2.桂皮

肉桂能散發出獨特的香味,最常見的香料,大部分滷菜都需要。

3.肉豆蔻

也稱為玉果,能給食材去異味,增香,以香氣濃厚的為佳品。

4.高良薑

能去除食材的腥羶味,還能增香,常與八角、桂皮、胡椒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5.砂仁

香味濃郁,能解除肉的腥膩異味,還能增加香味。

6.乾薑

稍微有點香,能去腥除異增香。

7.黑胡椒

能去腥除異,還能增香,還能提高人的口味。

8.甘草

能增加菜餚的香味和回甜味,還能去腥祛異,常作為甜味劑使用。

這是我給大家介紹常用的八種,但遠遠不止這些,解釋一下為什麼使用這八種,桂皮、八角、肉豆蔻、高良薑、砂仁在這裡面作為君料,胡椒、乾薑、甘草作為臣料,我們在這裡面還可以添加燉肉常用的當歸等食材味道會更好!在我說的上述8種料中,君料的用量要高一些,輔料要少一些!

胡師傅的微信公眾號“胡師傅美食菜譜”裡有超級多的滷水配方,大家需要的可以看一下,說不定能幫助您。

最後,您今天問我的是滷料放什麼最香,到此這個問題我就算回答完了,如果你想看我滷肉的配方,也可以看我頭條的文章,寫過幾種配方,都是特別實用的,再此就不在重複了,感謝各位粉絲的支持!


胡師傅美食菜譜


滷肉需要的辛香料根據各地口味不同,用量用法不一。常年滷製豬蹄,對各種大料略知一二,談談見解。


八角,又名大茴香,大料,味甘香,有芳香甜味,可去腥增香,主要用於燒滷燉煨等動物性原料,素菜如滷豆乾,燉蘿蔔等,是滷水中的主要香料,也是五香粉,十三香中主調料,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八角生產國和出口國。

桂皮,主要用於滷燒煮煨動物類菜餚,是滷水的主要原料,去腥羶,增鮮香。

小香,又叫茴香,小茴香,草茴香,氣味濃烈,主要用於滷,煮禽畜菜餚或豆類花生豆製品等。煮牛肉用量大。

香葉,是樟科植物甜月桂的葉片,味較桂皮淡。新鮮葉片氣味溫和,乾燥後香味濃烈,進口香葉更為香氣濃郁,有較強的防腐殺菌作用,常用於醃漬,燒烤食物,需要煮的較久才出香味。

肉寇,人稱″麻醉果″,產於東南亞,是香料中的調味佳品,辣子帶苦,因具有迷幻作用,可致昏迷、中毒,故用量要控制,且不能用銅器烹飪。

花椒,以四川青椒最好,陝西大紅袍次之,其他再次。也是十三香的主調料。

丁香,分公丁香和母丁香,香氣濃烈,必不可缺但用量極少。
草果,香氣特異,味辛辣,常作複合調味料,用於葷菜出味。因愛滷味,時常做肉夾饃,基本上是八角和桂皮佔大多數,其它小香香葉草果丁香等輔助。專注陝西小吃葫蘆頭,愛豬蹄,感恩關注,歡迎交流。


尋味陝西


我老婆是大涼山人,他們那裡不管是燉肉還是滷肉都喜歡放一味香料-砂仁。本地人稱砂仁為“三羊花果果” 那邊山坡上到處都能看到這種植物,就和四川其他地方隨處都能看到花椒樹一樣。



滷肉的原理是將焯過水的肉放進調好的滷水裡面慢燉或者浸泡入味,撈起來就變成了滷肉。所以滷肉的關鍵就在滷水!


滷水全國各地調法都不一樣,比較出名的是潮滷和川滷。潮滷突出的是甜鮮味,川滷突出的是麻辣味。我是四川人,主要給大家講講川滷的調製方法吧!

正宗的川滷那是川菜大師們不外傳的秘方,可遇而不可求。我就講講我所知道的家常味川滷吧!在家裡自己滷肉的話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去超市裡買一袋“自家滷”的滷料包,具體做法見下文。


滷水配料:

自家滷調料包:1袋,八角:5-6個,桂皮:2塊,草果:2個,砂仁:一小把,紅花椒:2兩,青花椒:2兩,幹辣椒段:2兩,魔鬼椒:1兩,小茴香:一小把,冰糖3兩,菜籽油:半斤,高湯:10斤。

做法:

1.將八角,桂皮,草果,砂仁,青紅花椒,小茴香用溫水浸泡10分鐘撈起,用紗布抱起來做成滷料包。

2.燒熱鐵鍋緩緩加入菜籽油,燒熟後冷卻加入冰糖再次加熱炒成糖色,然後加入高湯和滷料包,在陸續加入辣椒段和自家滷調料包,最後根據口味調試好味道,滷水就做好了。

需要滷肉的時候只需把肉洗淨焯水,撈出放滷水裡慢慢燉入味就可以了。一鍋滷水可以反覆滷製(需要保存得當),我們這裡有一家生意不錯的滷味店,據說店裡的鎮店之寶-滷水,是祖祖輩輩從清代一直滷下來的,算得上是陳年老滷了。滋味是相當豐富!



您學會了嗎?不妨買兩斤雞爪回家試試吧!有不懂的地方只需留言,隨時為你解答。


靈兒美食專欄



根據題主提供的圖片判斷,所問的“滷肉”即北方燉肉。

主要香辛料:大料,又名“八角”。

次要香辛料:花椒、桂皮。

其它可以自由發揮的香辛料:砂仁、香葉、丁香、肉蔻、梔子、乾薑、小茴香。。這些都屬於“無可無不可”,記住——少放!

北方燉肉有很多子類品種:

臺灣“魯肉飯”的魯肉,我沒寫錯字哦,“魯”沒錯的。屬於“小燉肉”留的湯汁不算太多,甜鹹平衡,肉塊較小。

山西刀削麵的燉肉滷,也屬“小燉肉”,湯汁較多,重鹹少甜,肉塊小,澆面用的。

其它的比如普通燉肉、罈子肉、把子肉等等都屬於“大燉肉”一類,通常鹹大於甜,湯汁多於紅燒肉。而紅燒肉要求甜鹹平衡、少汁,少用香辛料。

上面所談到的各種燉肉共同特點是用醬或醬油和五香料調味,肉塊的大小形狀各異,料理手法步驟近似,可以搭配豆製品、麵筋、禽蛋、海帶等等。

南方“滷肉”與北方含義不同,接近於肉製品、豆製品“熟貨、熟食”是一個意思。


AspTT


十全大補滷肉

人參



鹿茸



黃芪

枸杞

當歸

阿膠

何首烏



冬蟲夏草

紫河車

石斛

就這些一樣半斤,一定很補,哈哈


坤哥說故事


配方:八角8克、小茴香8克、草豆蔻5克、草果2個、檸檬草2克、高良薑8克、陳皮6克、香葉5克、桂皮6克、黑胡椒3克、甘草5克、梔子2個、當歸2克、白芷4克、公丁香2克、辣椒200克,白豆蔻7克、香菜籽4克、香砂4個。

所需調料:老薑50克、大蔥50克,食鹽、胡椒、雞精、味精、生抽、冰糖、花椒、料酒適量、牛油150克、調和油100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