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最近朋友好奇问我:“你们心理咨询师是否经常劝说别人,看到对方不合适的想法和做法你会帮助纠正吗。”

我淡淡一笑说道:“我啊!不仅不去主动帮助别人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还拒绝别人。”

他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我,好像这不符合他的理解,甚至以为我在开玩笑。

因为我知道,我面对的来访者,我能做的是帮来访者排解内心的情绪、帮助来访者想办法面对某些人,而不是在某些人没有意愿改变的时候,我直接去劝说某些人。

某些人的事情,应该是某些人能看到问题的前提下,主动或者被动,去咨询和寻求帮助。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从心态来讲,当我们主动与被动对某件事的态度,主则有选择权(内心没有抵触),被者则被选择(内心是抵触)。这又是一个角度问题,当我们思考角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时候,其实内心是不会听取别人劝说。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人生经验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别人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不完全一样。我们认为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

如:你认为老板让你们加班却不涨工资,是“又想鸡下蛋,又想让鸡吃食”。老板认为,你们工作效率低,你们创造的价值都老板不满意,凭什么给你们涨工资呢,再说你们不干,有人愿意干啊。

所以,换位思考,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他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若我如你说的那样去强行地要求他改变自己,何尝不是另一种控制呢?心理学上常说换位思考,说白了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的想法、做法。但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或者他人,必须拥有换位思考。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所以我们活的豁达些,就没必要纠结于一些分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学会接受不同,同时放下想要改变对方的执念,说白了世间的万物,存在即是合理。

记住:我们不需要说服对方,沟通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彼此相互调节,获得内心情感的认同,让那些彼此的不同,变得不刺眼,能接受即可。

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来说人的问题受复杂脉络影响(比如社会、家庭,文化、宗教、信仰、还有个人认知能力等)。但幸运的是人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想要真正能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也只能靠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真正最了解自己。但可惜的是真正了解自己也是世界上最难得。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我曾经将过:人之所以迷茫,是对未来无能为力的恐惧,往往也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所产生的。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人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所以即便找到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别人想要从本质上改变他,却也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成年人呢。这需要他们否定这么多年来已经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谈何容易。

所以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对方产生“共鸣”。(共鸣:我们说的话有道理,彼此认同。)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这里的认同,其实是我说的符合对方内心的一套体系,不然,对方只会定认为我胡说。

曾经很多咨询者感谢我:孙老师,谢谢你,你改变了我对看法,我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好。

其实我心里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我改变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这源于他们有这个能力去认识的问题,只是自身还未发现问题,我只起到催化剂作用而已。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所以我认为心理咨询师工作意义是帮助来访者疏导情绪,理清思路,让他看到自己的内心,他会看到问题来自哪里,这对于问题本身,其实已经是解决了一半。这是思维的一大步。

此时又有人问:“上面说我们不能改变一个成年人。是不是只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就无法改变了呢?” 其实也不是。只是真正的改变是极其痛苦的事情,需要对抗自己内心的很多冲突。

那怎样能激发一个人做改变自己这件痛苦的事情呢?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从心理学来说我们人类本身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只有现状已经让我们难受,或者改变之后让我们受益。

举例:就拿减肥来说吧,很多人想减肥,也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因为对生活没有影响。而那些真正减肥成功的要么是受了歧视、因为体型导致感情受挫、要么是自己对美有强烈的追求,才会有毅力减肥。

有强烈意愿改变自己思维模式的人,都是过去的模式让我们觉得痛苦,与我们内心想要的不一样,我们才会急于改变。所以,在一个人没有内在动力改变的时候,我们只有平静的去面对。你的善意提醒对方不听,是因为对方的现状还过得去。

对任何人来说都一样,只有经历过苦头才能让会成长、才能明白道理。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劝说,而是尊重。

记住:我能做的只有告诉对方我所了解的,至于你接不接受,取决于你。

心理学——真正的改变源于自己(没有人喜欢听说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