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来自德国的华德福教育,是在世界各地已有9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正如当今世界其他主流课程蒙台梭利、瑞吉欧等一样,它渐渐被更多的国人接纳与认可,今天橙子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华德福的一日生活。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清晨的太阳微微升起,老师们就早早地来到“幼儿园”(这里的所有人发自内心地把它当做一个大家庭)。老师们穿着长裙或长围裙,开始为新一天的儿童之家做准备。

华德福老师为什么要穿裙子? 其实,不是华德福的规定,而是它提倡带给孩子的环境应该是流淌着的柔和的,是为了给孩子创造能专注发展自己的环境。简单朴素的长裙不易吸引儿童注意力,还能带给幼儿整体的认知。华德福还建议老师最好穿暖色的衣服,以带给孩子温暖的感觉,它的整体环境创设也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

怀着崇敬接纳孩子

带着爱教育他们

护送他们迈上自由之旅

——鲁道夫·斯坦纳(华德福教育创立者)

带着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师们结束了一早的准备活动,开始迎接陆续到达的孩子们。幼儿在这里的一日生活也就由此开始:

一日活动概览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华德福的一日活动是称作节奏的,因为每一个环节不会有特别严格的时间限制,而是呈现不同活动之间的一种自然流动。

1、看到这样的节奏安排,我的感觉不是急躁而是平和。

对于我们称之的“过渡环节”(饮水、如厕等幼儿的生理自然需求),华德福没有明确标明时间,因为在这里孩子每日活动时间是相对宽松从容的,不需要你追我赶,它是一种慢慢成长的教育。

2、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室内室外的游戏时间至少1小时?

华德福知道孩子的专注力是不能被随意打扰的,幼儿教育要在时间上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与深入探索的条件,这是对孩子生命节奏的尊重。我们一般认为3岁孩子的注意力为10—15分钟,可在华德福即便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沉浸在他喜爱的沙土或木块的时间,半个小时都是很常见的。

3、各项活动的顺序,动静交替,呼吸交错。

华德福特别主张有节奏、规律的生活。让孩子们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是非常重要的,这会使他们在游戏与交往中产生安全感、熟悉感、秩序感。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自由活动

孩子们进入教室,与老师互道早安,自己脱下并挂好外套等物品,换上室内软拖(这里木制品是主流,软拖是为了减少对家具损伤也为了营造祥和的家庭氛围),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开始自由活动(给老师帮忙、玩玩具、进区域等),等待其他幼儿的到来。

所有这些事都是孩子自己主动完成,因为他们每天都这样进行活动,对这些常规已经非常熟悉。而老师则在一旁准备早餐或做着她的手工,丝毫不会催促孩子。如果有孩子对老师做的事情感兴趣,那么他可以拿着老师提供的材料坐在旁边静静地观看或者自己模仿着做,老师不会告诉他先怎样后如何。

因为华德福知道模仿是孩子最突出的特质,是让孩子成为独立人最快的方式。所以华德福的老师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他们亲身例行着教师的榜样作用。“少说多做”是华德福老师的一大特点,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很多时候不会用耳朵听,而是用眼睛看,用心灵感受,用身体去模仿。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晨圈

当自由活动接近尾声时,老师和孩子分别收拾自己的东西,偶尔有需要老师会来帮一下孩子,但不会有“快点、赶紧”等催促的话语,整理完毕后进入晨圈活动。

晨圈是一天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时间,先回顾交流昨天的学习、见闻,然后讲述新故事,然后一起做游戏、唱儿歌、跳舞等。整个活动同样带有鲜明的节奏,有动有静,一呼一吸。所有内容老师都不会刻意去教孩子,孩子是自由的模仿与学习,也许同一个儿歌舞蹈的内容老师会连续很多天,孩子们熟悉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做。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晨圈后,是上午点心时间。

老师引领了孩子们跟随着排队,不会要求孩子必须一字长蛇,也不会用叫喊的方式,只是用固定的歌声引导。幼儿如厕、洗手完毕后有序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因为是混龄,大一些的孩子会主动承担摆盘、分发点心等工作。餐前与餐后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孩子感念万物大地的赠与。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户外游戏

用餐结束后幼儿自己收拾好餐具及餐区的简单清理,然后到衣帽间穿外套、户外鞋开始户外游戏。

户外活动就是在户外,无论雨雪,大都不能阻挡。特殊天气或特殊活动(如:玩泥浆)孩子们有专门的户外活动服装。

根据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有时去远一点的地方散步、有时在固定的场地区域玩等。你可能会看到孩子们有挖土的、有爬树的、有搬石头的、有跳高的……不用担心他们会受伤,因为在华德福看来这才是童年,他们需要从中学会、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故事时间

接下来是讲故事时间,老师会用歌声或铃声引领孩子要回教室了。孩子们自己整理好外套、饮水等,开始坐在老师周围听故事。华德福的故事时间有铃声有蜡烛,充满了仪式感,让孩子不自觉产生安静的感觉。

一年中,孩子们会听到各种童话,民间故事和自然故事(或木偶剧)。讲故事的方式并不是从书上读,而是以完整句子说。这样利于让幼儿感受到完整句子,体会其中完整地韵律,让幼儿接收与表达完整优美的书面语言,而不是口头语言的学习。在经典的故事情节中,幼儿只需感受其中的幸与不幸、善与恶,不必完全理解,因为那不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艺术课

华德福没有固定的课程,都是根据幼儿的需要设定的,但艺术、故事、劳动始终贯穿一日活动中。一般来说,教学会安排在早上,因为斯坦纳认为早晨更适合学习,而下午比较适合安排更缓慢的艺术课程。

湿水彩是华德福典型的艺术代表,湿水彩从形式上来看是模糊、抽象的。华德福认为艺术是为孩子服务的,这就是孩子发泄表达、发展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不希望给孩子固定的形态,限制思维。但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要养成孩子的秩序感、规则意识,例如画湿水彩时幼儿需要有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对用具的摆放位置也有要求。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劳动活动

午餐基本与点心时间一样,都需要幼儿参与准备、自己用餐及做好餐后值日工作。

整理清洁也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劳动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爱、温暖、合作和给予……这些都是幼儿以后独立生活与创造力的基础。在耕种劳作的过程中,幼儿切实感受到万物的循环之道,培养意志力,热爱自然,感恩生活。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半日的孩子午餐后家长便陆续接走,整日的孩子散步休息。有的园只开半日,下午的时间老师用来讨论教学问题、准备节庆活动、家长座谈、幼儿纪录、制作新的玩具等。

儿童,教师和家长聚集在一个大圈,手牵手唱:

亲爱的朋友们,再见了

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现在是一天的时间

当大家都各走各的路

亲爱的朋友们,再见了

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分别于同伴、老师道别。

培养有节奏的常规,走进华德福一日生活

在这里:

不用着急。孩子有大量时间做好想做的事。

不用害怕。每天的节奏是重复的,氛围是祥和的。

没有失败。孩子们主动学习,持续探索,不用害怕失败。

没有命令。代替的是自我选择,还有模仿的意愿。

在孩子只需记忆正确答案的今天,华德福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慢慢成长。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出版社翻译书籍《自由地学习》原(英)欧德菲尔著《Free to learn》;

其他参考资料由国外waldorf相关网站搜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