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這是 2018 年中國美術館的畫展:《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品展》,展出了一些 18 世紀以來的英國風景畫,從悠閒的田園風光到工業時代的城市景象,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正面臨鉅變。這些微觀的景象,正是歷史的一個側面,其價值不可忽略。在此我不對其進行梳理,只選了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作品隨意寫一點感受,並非專業,還望大佬指正。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池塘邊趕牛的少年》 托馬斯·庚斯博羅 約1786年

庚斯博羅的樹畫得很有特點。他用的並非很寫實的畫法,而是在色塊的基礎上大量粗線條與點來表現樹冠。我們幾乎看不到枝條的細節,但能感受到明顯的動感,彷彿能聽見風吹動樹葉沙沙的聲音。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奧索和他的騎師約翰·拉金》 喬治·斯塔布斯 1768年

這幅畫的亮點就在於馬。據說畫家對馬的解剖學頗有研究,也將其對馬身體構造的瞭解融入到了畫面中。這匹小公馬在當時的賽馬場上表現很搶眼,看看它腿部、胸部的肌肉線條,以及臉上爆出的青筋,確實是一匹健壯的好馬。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日落收割歸來》 約翰·林內爾 1853年

整幅畫的視野非常開闊。近景中人們正運送著收割的穀物興高采烈地往家走,人物的動作頗為豐富,樹的細節也很真實。遠山之上是夕陽映照的天空,這也是整幅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火燒雲低低地壓著,色彩極有層次感。在整個雲層的宏大背景之中,可以看到飛翔的鳥兒,微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毀滅》 約翰·馬丁 1822年

早期風景畫中最讓我震撼的是約翰·馬丁這幅,畫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著名的龐貝古城就葬身其中。近景是逃難中的人們,動作神情都很豐富,遠景則是即將消失的古城,建築細節一絲不苟,在火光的映照下鑲上了金邊,乃末日前的最後光輝。大片紅黑的色彩讓末日感撲面而來,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狂暴則讓觀者的情緒震顫不已。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格里松山的雪崩》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 1810年

透納是英國風景畫的名家,通常在畫面中肆意宣洩著情感,在這幅雪崩的畫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整個畫面極具動感,岩石砸下,冰雪墜落,看近景樹的形態和遠景升騰的雪粒都能察覺到這種勢不可擋、毀滅一切的力量及其對我們的衝擊。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挪威李恩斯菲奧德:平靜》 弗蘭西斯·丹比 1835年

這幅畫是精確寫實的高峰。其對景緻的細節表現一下子抓住了我。畫面不再展示宏大視野,而是從小景觀入手,大部分區域都是近景,岩石的紋理與光影、附著在岩石上的植物、平靜水面的倒影,真實得仿若就在我們眼前。還有水面上掠過的鳥、遊過的鴨,給整個表現平靜的畫面添了一絲動感與趣味。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希思街夜色》 約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 1882年

畫家不再追求精確的現實,而對畫面中不同元素給予不同的處理,但卻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因為這正是我們眼見的景象。朦朧的小雨,融入街道背景的人影,昏黃零星的燈光,積水的模糊反光,城市雨夜的氛圍被塑造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整個畫面裡透出一種疏離感,也很符合那個時代人們的心靈。

《心靈的風景》畫展:從田園風光走向工業城市,從景緻走向內心

《坎伯韋爾的薩里運河》 阿爾傑農·牛頓 1935年

這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運河及其岸邊的工人住所,整個畫面的冷色調給人一種極其冷峻的感覺。看上去是現實的畫面,但透出一種徹底的孤寂感。工業化的負面形象也就這樣被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