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海姑娘48年苦守農村癱瘓丈夫,用摯愛完美詮釋愛為何物


今年65歲董桂珍是江西省遂川縣黃坑鄉金田村人。在金田村上了年紀的人稱讚董桂珍“小董蠻好”,年輕些的說“董阿姨真好”。董桂珍原是一名上海來的女知青,48年來,她深深愛著這片紅土地,難以割捨,她真摯呵護著臥床不起的丈夫,從不離棄。她用真愛,贏得了鄉親們的“點贊”每當她給生病的丈夫喂藥、洗臉時,那個曾經剛毅的漢子眼眶裡流出感激的淚花。

1970年,17歲的董桂珍,正當豆蔻年華,帶著美好的憧憬,匯入到上山下鄉的洪流,從繁華的都市上海,乘火車、坐汽車、走山路,來到江西省遂川縣黃坑鄉金田村偏僻的密西知青點, 董桂珍摘菜回家。

從大城市走來的小姑娘董桂珍,哪裡見過這般農村生活。什麼都得從頭學起,燒火、做飯、挑水、打柴,樣樣都得做,翻地、種菜、插秧、割禾,件件都得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煤油燈煙霧燻得鼻孔冒黑,到下田被螞蝗叮咬,不知經歷了多少艱辛與磨難。

1972年,董桂珍與復員軍人葉昌泰結婚,婚後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她生兒育女、侍候老人,與家人同甘苦、共患難,一邊參加生產隊的勞動,一邊操持繁雜的家務,就這樣,默默地堅守著,無怨無悔。董桂珍在家裡燒火、做飯。

2007年,丈夫在家中不幸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在上海打工的董桂珍得知後,急忙趕回家中照顧丈夫,為他端茶餵飯、護理喂藥、端屎端尿,裡裡外外全是一個人。

聰明賢惠的董桂珍在做客家小吃,熱心的她2000年得知村裡葉富華的妻子患腦腫瘤,需要手術。當時董桂珍在上海,聽說這一事情後,她就主動聯繫葉富華,說上海醫療條件較好,手術安全係數較大,並邀請葉富華帶妻子到上海去做手術。葉富華夫婦到上海後,董桂珍熱情接待,並聯繫了上海長征醫院,並承擔了兩人在上海的吃住。


董桂珍不僅對待家人如此,對待他人也一樣熱心。早在上海打工期間,村裡的人跟她出去,在沒有找到工作時,保障他們的吃住,人多時,就在她兒子家裡打地鋪。在她的帶動下,村裡已有100多人在上海務工。為這樣的城裡來的農村人鼓掌點贊,為她身上傳播的正能量鼓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