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成都,一个让我对这个城市兹生出一种暧昧和留恋的情感的地方。—— 老舍


虽说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但与成都却极有缘分。老舍先生的第四次成都之行不仅游览了青城山、都江堰等风景名胜,还走街串巷,访朋寻友,了解了成都的风土人情,老舍先生见识了一个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成都。

在他的自传和回忆录中,一直对成都赞不绝口,老舍在《我的理想家庭》一文中这样写道:“理想的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在成都和青岛,最不济也得在苏州。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老舍先生爱茶,在北京的时候,便经常泡茶馆,用他文人独特的感觉去体验周围的民生,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的代表作《茶馆》就是写了老北京的茶馆。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北京有大碗茶,成都有盖碗茶,尤其是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浓又经久,喝着很是够味,成都大街小巷全是茶馆,比北京还多,跟成都的老友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看着“种着楠树的街巷,在冬晨的薄雾里,一群群提着书包墨盒的男女小孩,说着南北各方的言语。”也许,喝茶,访友,这样的生活,才是老舍心目中的成都。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老舍很喜爱成都,他说,成都很可爱,因为有许多地方像北平。生在北京的老舍长年流亡在外,看到成都,便觉得可以稍稍减去些乡愁。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在老舍看来,地方跟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成都的性格就像他熟悉的北京,所以虽然呆的时间不长,也很是熟悉,而且“会借它的光儿写出一点东西来。”不像上海,总摸不着他的性格,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快到成都》一文中,老舍表达了将要到达成都的兴奋,他这样写道:快到成都,快到成都!成都!成都!从小学地理上就知道它“地处盆底”!究竟什么是盆底?加快了速度,汽车似乎了解客人的心急。到了吗?快到了吗?啊,在哪里?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1942年9月在成都,老舍(前排左6)、冯玉祥(前排左5)、王冶秋与成都“文协”分会成员合影。

老舍急切地想来到成都,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新鲜,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看看悠闲的成都人家。

“扁扁的腊味猪头悬在檐前,像些老大的蝙蝠睡着午觉,里边还有多少样小吃食,坛罐上标着红签,样样精巧;几片洁白的丝棉悬在另一家,瘦脸的衣匠缝着蜀锦被套;每一家小食馆有他特有的作风,门外标着离奇或雅趣的字号;再过去,也许就是一条深巷摆着鲜花,金桔和水仙一束束的香色俱妙。”“几间屋宇的堂皇,几个汤圆的精美,几疋蜀锦的光柔,几家庭园的明媚。”

相比北京来说,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更爱成都?

这就是老舍对成都的概括,他在《可爱的成都》中写道,“我爱成都,因为它有手有口。”

北平有许多精巧的好东西,成都比北平还多,“存着民族的巧手”,成都是当时的手工业中心,老舍觉得这就是一双“手”;其次,“成都人多数健谈,文化高的地方都如此,因为有话可讲。”精巧的“手”,健谈的成都人,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可爱的成都》时,已经是第四次来成都了。老舍说,抗战胜利后,他还想再来成都,多住些时候,写一部以成都为背景的小说。不过,这终究成为了一个没有完成的心愿,解放后,老舍一直住在北京,安度晚年。


——The end——

资料综合自:成都年鉴、微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