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在北宋時期有一幅風俗畫,名為《清明上河圖》,這是北宋時期的畫家張擇端唯一的存世精品之作。《清明上河圖》長5.28米,是一幅巨幅社會風俗畫。在這幅巨幅的畫卷裡,有著北宋社會的全部縮影,這裡有繁榮,也有衰落,這是北宋時期最大的城市,也是最能夠反映北宋社會問題的城市。這幅畫是我國的國寶級國畫,在上個世紀初的時候,這幅畫曾一度的流失於民間。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末代皇帝溥儀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有所“保障”,將宮廷內的很多寶物偷偷帶了出來,其中就有這幅《清明上河圖》。這幅畫被他帶去了偽滿洲國政府,但是在1945年的時候,蘇聯紅軍擊潰了日軍,將溥儀當成戰俘帶走了,這幅畫就不知所蹤了。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我國的國寶級古畫:《清明上河圖》

1948年長春解放後,解放軍幹部在長春收到了當地幹部的消息,他們發現了偽滿洲國留下來的寶物,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後來這幅畫在1949年的時候,就被東北博物館收藏了,在故宮博物院完工之後,故宮的專家才將這幅畫帶去了故宮博物院珍藏。《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刻畫得有多仔細呢?張擇端在沒有相機的時代,憑藉著自己對北宋社會的認識,將所見之物、所見之人全部都記在了腦海中,這幅畫裡的街道商業是一片繁榮,畫中的人們有的在工作,有的在遊玩,有的在偷懶。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似乎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就像是住在畫中的人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是組成這幅畫的一部分,少了一個都不完整。這幅畫中的汴京城門,士兵們都在偷懶,懈怠工作,可是城裡的人們絲毫沒有察覺。反觀歷史,這個時期的北宋已經快要滅亡了,原因甚至可以從這幅畫中看出來。這幅畫由於太過出名,民間的摹本非常的多,這幅畫也被人們不斷的放大觀賞、臨摹,在放大了10倍後,人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清明上河圖》能夠這麼出名了。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放大10倍後,《清明上河圖》出現“火爆”職業

這幅畫將北宋時期的社會刻畫得太仔細了,在上千名社會人物中,細心的網友發現了一個火爆至今的職業——外賣配送。現在的人們生活非常的繁忙,有時候在家中休息,就不想再辛苦自己去買菜做飯了,有的人會去餐廳吃飯,有的人會在家中叫外賣。外賣只需打個電話,或者在手機軟件上下單,不一會就能夠拿到自己買的飯菜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原來外賣在古代也是有的。在《清明上河圖》中,這個店小二手裡拿著兩幅碗筷,正從店裡走出來。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這個人的背上,更是揹著“飯盒”,不過他似乎缺一輛交通工具。古代人沒有這麼多交通工具,他們一般出行都是靠走路,有錢人才能使用馬車,所以古代的外賣員也是靠走路送外賣的。通過這幅北宋時期的風俗畫,人們可以更加準確地瞭解到,北宋時期的社會環境、社會風俗等等。

《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珍品!放大10倍後,發現一職業火爆至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物的流失

《清明上河圖》雖然曾流失民間一段時間,不過後來還是被解放軍找回了,算是比較幸運的古畫了,與《清明上河圖》同一時期丟失的文物實在是太多了,有很多都被賣到了國外,流失海外後,這些古畫也基本沒有辦法再回國了,例如《寒江獨釣圖》、《女史箴圖》、永樂寶劍等等。文物流失海外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恥辱,銘記歷史才能夠不斷的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