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齐白石只画了一个牛屁股,为何能卖2千万?

吃货小小站


众所周知齐白石老先生是中国顶级的书画大师,在艺术界的名气很大。

齐白石老先生最擅长的就是画虾,并且它的每幅画可以卖到千万甚至上亿的高价。


1、至于齐白石老先生画了一个牛屁股便卖2千万的价格不是很稀奇,首先齐白石老先生的名气可能是比这幅画所值钱的,其次无论齐白石老先生画的什么,他却能把说话的物体活灵活现,这才是最主要的。而且竟然有人画2千万卖这幅画,那就证明这幅画的价值一定在2千万之上。


2、有很多企业家或者老艺术家喜欢珍藏一些艺术品,所以齐白石老先生的画现在能卖出2千万的高价,那么10年、20年甚至50年以后可能这幅画就已经不止2千万了,价值一定会高的惊人。


3、此画名为《柳牛图》,售价2千万。这个让很多人都关注到了这个价格。但是应该也会有人关注这幅画好在哪里,所谓画能画成活灵活现,之中的细节便更为奥秘,一副画的好坏不是画的有多大,有多少画中的物体。而是画出精髓。

把小图的画画出大图的细节,把带有生命气息的事物,画出活灵活现是不容易的,画的价值不在于让所有人都看得懂,而在于艺术美中的精美。

有很多画家在平时画出的画经常会感觉差一些什么东西,随后便用很多办法去寻找灵感。有一些人借用酒后的醉意来作画,会画出意想不到的境界。

不懂艺术的人在看两幅画时感觉基本一样,但是艺术家们在看两幅同一个人画出来的同一副画时却能找到其中的美感和不足。这才是画本身所带的价值。


轻声迷博


据我了解,齐白石是在87岁时画了一幅“牛屁股”,名叫《柳牛图》,画中有棵杨柳树,树下有头水牛屁股正对着我们。

据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570万的天价(不是2千万),一个牛屁股咋值那么多钱呢?按市面牛的行情,570万能买1000万头活牛,难道齐白石画的牛屁股是金子的?

以我的欣赏水平看不出有多么美轮美奂,亲们帮着我欣赏一下吧。

这就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柳牛图》,这个牛屁股值570万元吗?我不懂绘画艺术,请教一下懂行的先生们,牛背上咋长出了一个牛犄角呢?

我带着这些疑问查阅了齐白石有关资料和画作,终于茅塞顿开,也就齐白石能卖这个天价,换做别人一文不值,这就是名人效应,被人追捧才会值这个价。

齐白石主要画作都是些花鸟鱼虫,尤其画虾是一绝,这和徐悲鸿擅长画马一样的道理——术有专攻。

齐老不擅长画人和大型动物,你见过齐老画人物像啊?你见过齐老画马啊?因此这幅《柳牛图》显得弥足珍贵,在齐老作品中独树一帜,这也是拍出天价的原因之一。



据懂绘画艺术的行家介绍,牛犄角不是长在牛背上,而是若隐若现牛头上的犄角,肉眼观察不到,要用25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我没试看过,有兴趣的亲们不妨一看。

我是农村的孩子,对牛很熟悉,我从后面观察过牛,无论哪个角度看,我都能看到牛的4条腿。我不知道齐老是从哪个角度画出的牛只有两条腿?有可能齐老是站在柳树上看到的牛屁股吧。

欣赏齐老的《柳牛图》感觉水牛在歪着头,但是从柳树上往下看看不会是这种效果。大师就是大师,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长沙湘潭县人,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老乡。早年曾为木工,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到后来以卖画为生,但销路不畅。

大家都知道,不出名的画家画作根本不值钱也卖不动。毕竟在过去人们填饱肚子就不错了。齐老在57岁时,为了谋生不得已来到北京卖画,毕竟当时北京最富裕的地方,“玩”字画的人也多,齐白石是当时年纪最大的一位“北漂”人。





众所周知的原因,后来齐白石被誉为“草根艺术家”。随着名声的日隆,他的画作价格也水涨船高。

到了晚年,绘画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了我国杰出的绘画大师。《柳牛图》就是齐老晚年的作品,在名人效应下,他的画作拍出570万的天价也在情理之中。


秉烛读春秋


首先,因为这幅《柳牛图》的画,出自白石老人之手,它是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在现有的市场环境、投资氛围下,藏家们的心态也颇为复杂,什么样的藏品,才更有收藏价值?什么样的藏品,更受藏家的青睐?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一件藏品,一旦贴上白石老人的标签,其投资价值,自然有了一定的保证。收藏品的保值增值,也有了相应的砝码。多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只要是白石老人的真迹,在市场上均有不俗的表现。齐白石作品近二十年的拍卖价格,也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作为藏家来说,投资名家的真品,自然是上佳的选择。

 

第二,一幅作品,能拍出上千万的价格,光靠名头肯定也立不住。衡量一件作品的总体价值,最后还要回归到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上。

《柳牛图》,画面内容并不复杂,一株柳树,一头见尾不见首的牛,远处地平线上,隐隐的几株远树。

观摩画作,仿佛是一幅乡村生活的情景再现,也可能是白石老人少年时代乡村生活里常常遇见的景象。欣赏此画,让人不禁联想到山野乡村的安宁悠然的生活。风拂柳枝,随风起舞,牛儿悠闲地漫步,吃草。此情此景展现的乡村慢生活,是如此安闲静谧。

最为称奇的是,画面主体的牛,并不是正面的牛,也不是侧面的牛,而是一个背面的牛,观众看到的,是一只看不到牛头的牛的背影,最突出的部位,却是牛的屁股。

一般的画家,很少有这样的处理方式,用这样的角度,去展现一头牛的形象。而白石老人,偏偏用了这样一个别人不常用、不敢用的角度,表现一头悠闲吃草或漫步的牛儿,这样的创意,就胜人一筹。

有时,让作品脱颖而出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体现在创新和创意的智慧上。白石老人不走寻常路,这种返璞归真的技巧,并不是人人都可为、都敢为的,大家之所以比别人高明,是因为他的确做到了一般人达不到的那种高度。





汉字之美值得钟爱


齐白石画了个牛屁股卖了两千万,听了不免令人咋舌,感到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这事也在情理之中。我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齐白石画牛画出了新意。我们知道,从古至今,画家以牛为主题创作的画作并不鲜见,有牛脸正面向人的,有侧面踽踽而行的,有仰脖吽吽的,有低头吃草的,各种状态的都有,但以牛屁股做为画的正面的没有,而且牛身旁还画了一棵亭亭的新柳,给这幅画增添了许多情趣和活力。不能不说白石老人的这幅牛屁股画也是独出新裁,别有新意。画别人不曾画过的画,画别人不敢画的画,这正是白石先生高人一筹的地方。


二,齐白石的牛画因人而贵

懂画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一幅画价值的大小并不仅仅是看画作本身,很大程度取决于画作者在画坛的名望和地位。齐白石是中国现代屈指可数的国画艺术大师,其名望和影响少有人匹敌,在世时尚一画难求,画价奇高,在今天老人家的存世绝品更是价值不菲。所以这幅看似简单的牛柳图卖到两千万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灯影书画


中国画不仅仅关乎“技”,即技巧层面的修炼,更关乎“艺”和“道”,即画外功夫的修炼,画外功夫越丰厚,笔下就越能体现出国画的品味和本质。

从这一点来看,齐白石(1864年——1957年)先生正是我国20世纪为数不多的、笔下言之有物的几位国画大师之一。以他的才情继而修养,我们不能仅仅把他看作一位画家,他更像一位优秀文人,在诗书画印等层面都有很高造诣,连他也自嘲说: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可见,齐白石对自己其他几方面的学养相当自信。

(《柳牛图》局部)

齐白石那一代画家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修炼,用传统文化修养来滋养和提升绘画的品味和格调,是那一代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以深厚学养为基础,在国画创作中,总是出其不意,为后世留下了22000多幅国画作品,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到今天,这些画作屡屡能卖出天价也不足为奇,算是对他美术史地位的高度认可。

(王子武·齐白石像)

1929年,65岁的齐白石,从湖南湘潭老家来到北京漂泊已经10年有余,名气在京城也逐渐增长起来。这时,齐白石打算出版个人生平的第一本画册,名曰《齐白石画册初集》,这本画册是由京城著名画家兼编辑胡佩衡(1892年——1962年)先生全权打理。这本画册出版后,在社会各界的反响极好,齐白石的名气瞬间大增,变得家喻户晓。

(柳牛图)

为感谢胡佩衡先生的抬爱,齐白石准备好好创作一幅国画作品来回报。所以,那幅著名国画作品《柳牛图》就诞生了。

画面为,一棵高大的柳树,垂着千丝万缕的柳条,柳树枝干上拴着一头牛,牛仅仅以浑圆的屁股对着画面,它究竟在干什么?引发观者无尽的想象。

这幅画为什么能卖到2000多万,以我的理解,有两个主要原因。

(左为胡佩衡,右为齐白石)

第一,画面构图简约平淡,却意境深远,情感饱满,笔墨高度凝练,把国画的画外之意表现得非常突出,给观者带来许多想象空间。

齐白石是借助文学中的“象征手法”,以及“谐音修辞手法”来创作这幅画的。柳树中的“柳”跟“留”谐音,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跟月亮象征思念,鸳鸯象征爱情的道理一样,柳树常常被诗人用来象征挽留。如,宋代大词人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他跟心上人分别的场面,他刻意安排他们在柳树下分别,内心深处则不希望分离。

(柳牛图)

齐白石这样画,是因为他常常怀念起童年在湘潭老家放牛时的情景,那些纯真、无忧无虑的童年乐趣一去不复返,勾起了他无限的回味,所以,他就用这幅画表达那种思乡之情。画面中千丝万缕的柳条,更强化了这种心理感受,让真情实感流露于画面。

另一方面,那头背对观者的牛,它在舔犊?喝水?愤怒?哞哞叫?这些都有可能,这就更给观者增加了不少想象空间。如果齐白石把这头牛的形象、动作和神态都画出来,让观者一样看到这头牛在干什么,显然就丧失了许多诗意的空间。这样构图,正是齐白石的高明之处。

(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画跟齐白石在1955年画给老舍先生的那幅《十里蛙声出山泉》的寓意大同小异,都是以画面之外的意趣来取胜的杰作。

艺术和文化都无价,这幅《柳牛图》能卖到2000多万,也物有所值。

第二,齐白石的名气和地位都很高,他的名字很值钱。

这一点很好理解,自古以来,名人的名字就是很好的财富,只要是名人创作的作品,价值都不会低。


鸿鹄迎罡


老齐头的画,大手笔,他就是随便一划拉,就能卖个万八的。

人家卖的是名气。中国书画界谁不知道老齐头?精瘦精瘦的,两边颧骨突突着,卡了副圆圆的眼镜。最经典的是一柳胡子,里面全是艺术细菌。别说是牛屁股,就是牛粪蛋,少说也值他一万九千八。

再说了,大家都画牛头、牛身子、牛犄角、牛手牛腿牛脚、牛粽子,还真没见过“啪”单把屁股摆那了,冷丁一瞅没头没脑的啥玩应?仔细一闻还有点味。可谓特立独行,另类,不同一般,杲今天时髦的词叫创新,创新的东西就值钱。

据说那时候,有钱人都爱吃牛肉。你看电视里,三五大汉呜呜咋咋地进饭店:“老板,切上等牛肉十斤,再烫五斤烧酒”,多气派?据说,那上等的牛肉就是牛屁股肉。所以,就冲上等的牛屁股肉,这幅画也值两千万了。

总之,老齐头这幅画之所以值钱,主观、客观原因都有。





0大木瓜0


“齐白石只画了一个牛屁股,为什么就能卖两千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般来说,画家们想要完整地表达一个事物的话,那么就需要将这个物体的全部展现出来,然而齐白石却另辟蹊径,只画牛的屁股对着我们,这究竟是一个玩笑还是艺术处理呢?我觉得这是齐白石在绘画中一点细腻的心思!




为什么齐白石画了一个牛屁股就能卖两千多万呢?难道以后画牛都要学齐白石只画屁股不成?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齐白石的名气

我觉得他的这幅画之所以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是齐白石,因为齐白石的大名在绘画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的了,他的这一举动,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种艺术创新手法,人们倒是觉得新奇。

第二,新的意境

在艺术领域,极容易出现创作题材和创作思路相同的作品,所以很多艺术作品的创意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虽说不能随意创新,但是就艺术而言,毕竟是一种视觉艺术,雷同的东西太多了就容易造成视觉和审美的疲劳,而齐白石的这种创新之举,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达到了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第三,并不只是画了一个牛屁股

齐白石的这幅画叫做《柳牛图》,然而他并不是只画了一个牛屁股,而是以点带面,表现了整个牛的体态和整个画面的意境,如果画一条牛在吃草,在喝水,那么这种画就是一眼看到底了,没有什么趣味了,而齐白石这样来处理,我们并不知道牛在前方发生了什么故事,或者牛是怎样一个状态等等,所以,他的这幅画很传神。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的观点怎样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但凡吾国成名的画家都有自己的绝活,如徐悲擅长画马,黄胄擅长画驴,齐白石素以擅长画虾著名于世。

画牛并非是齐白石的长项,那么他为什么画了个牛屁股,就能卖出2千万的天价?这其中的原因大约有三:

一是齐白石是民国时期画坛的泰斗人物,他的绘画生涯起步很晚,早年他在湖南乡下做木匠,跟着师傅学些绘画雕刻以维持生计。应该说他很有天赋,又遇上贵人指点到北京发展自己的绘画事业,逐渐成名为画坛大佬,领风气之先。且他已经仙逝多年,物以稀为贵,留下的画作自然成为收藏界的香饽饽。

二是这个“牛屁股”非同凡响,人们常说,孔雀开屏从来不露出屁股,只把美丽的羽毛展示给观众,而齐白石却独出蹊径出奇制胜,非画个不雅观的屁股,还是牛的屁股向人们展示。这个牛屁股出自《柳牛图》,画中一棵柳树下,一头牛只露着屁股慢悠悠地度步田野,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三是齐白石的“牛屁股”之所以拍出2千万的天价,价格不免虚高,拍卖背后不乏有资本洗钱的嫌疑。众所周知,现在一些企业大佬赚了钱后喜欢收藏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例如“华谊兄弟影业公司”的王中军王中磊,包括近日投案自首的“证大公司”创始人戴志康等等,还有的人资金来历不明,通过拍卖把钱洗白,这也是艺术品拍卖常常屡创新高的缘故。

因此,不是随便哪位画家画个牛屁股就能卖出2千万天价的,只有大师画的,且市场有需求(包括明的暗的,合法的非法洗钱的)的作品才值钱。

人们要理性的看待齐白石这个“牛屁股”卖出天价的现实,不要被其迷住了心智。


白话石说


为什么画牛屁股?

文能载道,画亦能载道,每个画家的画都是表达画家的思想,也风格不同,如丰子恺画的善,张大千画的美,齐白石的画讲究趣,齐白石特别是晚期的作品,作品中多表现生活中的趣味,画中细细品味,让人不禁莞尔,看画的人会感受到画中表达生活的生趣,而也会联想到画画的人,齐白石多么像一个天真又顽皮的小老头!画界称齐白石的画富有天趣,所以齐老画出这样一幅画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想这画也是齐老不经意的一份调皮。

为什么这幅牛屁股的画能卖到2000千万?

我想这主要也是因为齐的名声和资本的炒作,但从这炒作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没做到被炒作,齐老也是从一个学画者慢慢成长变成画家,一步一个脚印,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并坚持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把画画做到极致,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这幅画看似齐老的恶作剧,其实作品技艺极高,画作层次分明,浓淡适宜。

画牛屁股的猜想?

画画多画脸面,既然可以画头身,为什么就不能画牛屁股呢?!齐老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固定思维只看一面,人经常被自己的惯性思维固化,难以跳脱出来看问题,到白石老人这个年龄段,已看淡世事,没有什么看不清的,换个方向看问题,会让你可以走的更远,不是吗?


云韵星尘


“齐白石只画了一个牛屁股,为什么就能卖两千万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是齐白石画的。

齐白石是谁啊?二十世纪中国的最著名的画家,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毕加索多厉害,西方画坛的牛耳,对齐白石都要退避三舍,“听说中国有个齐白石,所以不敢去中国。”

6

齐白石一生总共创作了2万多余张国画作品,齐白石的虾是最出名的。齐白石的《慈菇游虾》在2011年嘉德秋拍上被拍到了483万的高价来,这算是齐白石的虾图中拍价最高的一幅了。



在拍卖市场,齐白石的画的虾最多,但不是最贵的。

这只没有画正脸的老虎,当时的成交价是3200万。



一幅《蝉》,最后竟然拍出了8亿的天价。

2017年12月12月17日晚,在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山水十二条屏》以4.5亿元起拍,在近70余次的竞争中,最终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中国近当代画家中,擅长画牛的画家,非李可染莫属。可是李可染是齐白石的徒弟,齐白石也喜欢画牛。齐白石对自己画的的《李子树下的牛》不满意,本来是扔掉的,后来齐白石用那幅画,把给毛主席刻的印章包起来送给毛主席,毛主席见到那幅画后,反而很欣赏,就让工作人员把那幅画装裱起来。




齐白石穷人出身,小时候放过牛,对牛很熟悉。齐白石的艺术风格是“似与不似之间”,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齐白石画牛不似牛,有的像是野猪带两个角,有的甚至画牛不见牛,而是凳子上的绳子,让读者自己去联想。



齐白石对牛有自己的理解,他曾记有一段画牛的故事:

蜀中张伟良善画,尤喜画牛,卧者、立者、食者、耕者,皆毕肖。生平画牛数千头,无一相同者。为人画以头计而论资,不计幅之大小。一日画斗牛,态怒,角相触,尾高举,奕奕如生,自谓为得意之笔。见者亦谓为神品。适一农夫过其家,见而笑曰:非佳作也。张怪问之,农夫曰:吾非解画也,乃习见真牛者,牛斗时夹尾于两股,壮夫数人,曳之不出,今先生所画,牛尾高举,吾是以知其非佳作也。张然若失,自此不复画牛。



李可染画的牛没有不露脸的,齐白石却独辟蹊径画了一幅牛屁股,这正是齐白石的独特之处。

很多人不理解这幅画到底好在哪里?

有专家将这一幅画放大了25倍,而在放大之后,大家发现在画中除了屁股和尾巴,其实还露出来一个小小的牛角的一截,这让大家再次被大师的技术和心思所折服。牛角隐约可见,齐白石的生活情趣和童真心态,跃然纸上。齐白石的匠心独运,真是大师风范。



不是牛屁股值钱,而是齐白石的艺术值钱。同时,在拍卖市场,讲究稀缺性,越少越值钱。齐白石画的牛本来不多,牛屁股这幅画还是一幅不露脸的。所以说,花两千万买个齐白石的牛屁股画,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