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據科學研究表明,現在中國有90%的孩子回家之後,都無法和父母正常溝通,甚至都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仔細想想,這確實是現在社會一種普遍的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都對生活有了高標準,所以要求孩子近乎完美,孩子因為壓力太大,所以不願意過多的和人接觸,包括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家庭就被我們稱為“啞巴家庭”。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若有來生,再也不見。

9歲的妞妞是一個美麗聰明的女孩,可是性格卻十分孤僻,平時幾乎不與人玩耍,心智上的成熟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同齡人,而回到家之後,妞妞也只是把自己鎖在屋子裡面,不和父母說一句話,特別的沉默。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妞妞的父母也很無奈,但是他們一心只關注女兒的學習,只要學習好,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直到那一天,9歲的妞妞坐在窗臺上,徑直地跳了下去,年輕的生命就這麼一點點消散了,而作為妞妞的父母沒有生氣,只有迷茫,不敢相信女兒就這麼跳下來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沒有了,那麼優秀的女兒沒了。而妞妞僅僅只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若有來生,再也不見。

就像上文中的妞妞一樣,妞妞的父母總是用高標準來衡量妞妞,而忽略妞妞的快樂,久而久之,妞妞變得鬱鬱寡歡,不願意和人接觸,就連父母都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父母從始至終,都看不清孩子的內心變化,從來不知道去傾聽孩子。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啞巴家庭”是如何形成的?

1. 家長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自居,自己沒有做成的事情,把希望都寄予到孩子的身上。

2. 家長從來都不相信孩子說的話,永遠覺得她是一個小孩子。

3. 對孩子永遠要求都是那麼嚴格,只要孩子做得不對,就會變得特別苛刻。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如何避免成為“啞巴家庭”?

  • 傾聽孩子。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只有父母經常願意傾聽孩子的話,孩子才願意打開心房,不會排斥別人,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而且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判定孩子。

  • 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利用父母的權威,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批評孩子,但其實這是不對的,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父母應該要多多理解孩子。

若有來生,再也不見!9歲女孩留下一封遺書,高標準父母永遠的痛

  • 尊重孩子的隱私。

大家都是會有自己的小秘密的,你有我也有,孩子自然也是會有的。無論家長有多愛孩子,都應該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小秘密,不要讓孩子毫無保留地被你看見。

你對於“啞巴家庭”有怎樣的看法?你平時又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

這裡是陪寶兒長大,如果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問我,我會盡全力為你們解答,在這裡你會找到最有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