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为了对外抗御匈奴,巩固边塞,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安扶百姓,修养生息,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汉武帝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将秦时修筑的长城相连,据历史文献记载,汉朝修筑长城大至分为四次。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当是真正较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开始。
武帝元狩二年春(公元前121年),为巩固河西走廊边陲的安全,汉武帝修筑了由今甘肃永登县至酒泉的长城。关于这次修长城,《汉书·张骞传》载:“汉始筑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汉书·张骞传》亦载:“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这是汉武帝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汉武帝第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是元鼎六年(前111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间所筑由酒泉西至玉门关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这里所说的玉门,指酒泉郡下的玉门县(今玉门西北)位于敦煌的东面。 同样此事《资治通鉴·汉纪》载“上遣将军赵破奴击车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车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又据《史记·骠骑列传》载“后二岁,(赵破奴)击虏楼兰王,复封为浞野候。”又《汉书·张骞传》载“明年,(赵破奴)击败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等文献均有记载。这段长城东起金塔县境内与“令居塞”衔接,经金塔至沙枣园子以西入玉门,沿北石河西行入瓜州,沿疏勒河西行,过三道沟、桥湾、双塔堡,由三个墩以南入敦煌,过大月牙湖至河仓城,经小方盘城至榆树泉,即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阳关遗址。酒泉境内的汉长城大多修建于这一时期。
汉武帝第四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10年)间,修筑由玉门关至新疆罗布泊的长城。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从汉长城建筑形式看,多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修筑,有的地段夯筑了塞墙,有的地段则开挖了壕沟,有的地段纯粹是自然屏障,而有的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酒泉境内的汉长城主要也是以这些方式修筑。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当地的流沙、散石、黄粘土及沿线的各类植物,如红柳、罗布麻、芦苇、胡杨树等逐层叠压而成。从现存的遗迹来看,敦煌、金塔及玉门花海、瓜州的部分长城保存较为完好。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汉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亭障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燧。小的叫“亭”,大的称“障”。由候官率领戍卒把守。每个烽燧的人数大约五、六个人左右,少的三人,多的可到三十人左右。烽燧的作用主要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防备敌军的骚扰和入侵;其次是保卫屯田、水源;第三是检查和保护来往的客商,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第四是支援附近的郡县防务。酒泉境内的烽燧有百余座,从东向西依次分布其突出的特点,就是长城和烽燧建筑在同一个直线上,长城往往在烽燧北侧。长城走向的转折处也多以烽燧为标记,烽燧多呈上窄下宽的方柱形。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有的烽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为准确地掌握全省境内早期长城资源的分布、规模、构成、走向及其时代、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建立科学、准确、翔实的记录档案,为编制长城保护规划、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加强保护管理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010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进行了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对酒泉市境内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进行了全面调查,这些长城遗存主要有:

  玉门境内的汉代长城,全长70多公里,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是由白粘土、沙砾石加红柳、芦苇筑成,红柳根向外、梢向里,并以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分段修筑,相连为墙。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望长城》专题节目组拍摄专题片时,专门到玉门花海拍摄过汉代长城和烽燧的很多镜头。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全程达320公里,呈东西走向,这段汉长城与玉门境内的长城相连。从残存的遗址看,城墙是用砂石加红柳夯筑而成,两千年后,整体形态和走势依然清晰,其中一半保存较好,墙体最高处约2米,宽约1米。

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在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 ,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

  瓜州境内汉长城,全长约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处。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

  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为此后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缩影。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在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中,还残留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最珍贵的当属汉简。甘肃出土的汉简在全国数量最多,时间最早,其中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花海汉简更是闻名遐迩,特别20世纪30年代以前,敦煌藏经和居延汉简的发现震惊世界,它们就是被学术界称为20世纪东方文明四大发现中的两大发现。

  居延出土汉简分为旧简和新简。旧简约10000多枚,是当时管理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屯兵驻守的军政系统的历史档案。居延新简的大宗是1972—1974年间在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隧和肩水金关三个地点发掘的。甲渠候官(破城子遗址)出简7944枚,第四隧出简262枚,肩水金关出简11000多枚,总共20000多枚。这是居延汉简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数量相当于30年代出土的两倍,而且内容丰富。居延汉简中最早的纪年简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前后跨越200多年,是研究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居延简的又一次重要发掘是1999、2000、2002 三年间掘获汉简500余枚,其中王莽时期的册书颇为重要,现以“额济纳汉简”命名之。

  敦煌汉简主要包括马圈湾汉简和其他地点零星出土的散简。马圈湾汉简出土于1979年10月,其地点在敦煌市西北95千米的汉塞烽隧遗址。所出1217枚汉简中,最早纪年为元康元年(前65年),最晚为王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这批简中关于出入玉门关的资料为探索玉门关的确切位置提供了新证据;王莽用兵西域的记录对研究新莽政权与西域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悬泉汉简悬泉简是1990—1992年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的。该遗址共出木简35000多枚,有字简23000多枚,出土地点在敦煌市以东64千米的一处汉晋邮驿遗址。由于数量多,简牍内容又多为邮驿资料和中西交通方面的记载,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悬泉汉简”。简上最早纪年是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主要反映这218年及其前后的有关史实。整体内容以中亚西域、邮驿交通、民族关系、丝绸之路、河西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经济发展为其特色。

  还有玉门“漠河湾”出土的汉简(考古界把这次发现的汉简称为“花海汉简”),发掘木简、秭片91枚,无字素简12枚,和一件七面棱形觚。木简内容有诏书、簿籍、甲子表、书信以及小学字书《仓颉篇》等。这批汉简的内容当属汉代酒泉郡北部都尉的文书档案,特别是"武帝遗昭"与《仓颉篇》等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历史及文书学增添了新的资料。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花海汉简)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敦煌汉简)


  这些汉简的出土是研究河西地区军事防御和汉匈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和沿途国家、地区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两汉邮驿制度的历史标本;还是研究书法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料。汉简的新材料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历史的谜团。

  汉长城全长约1万多公里,它西起新疆,东止辽东。历史悠久,建筑完美,气势宏伟,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不朽结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但汉长城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保护农耕。酒泉境内汉长城的首要作用是阻遏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的袭扰,《史记·匈奴列传》载“筑长城以拒胡” 这是作为军事设施的根本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它保护了河西地区及新疆部分地区的安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促进文化的交流。汉长城不仅是军事设施,同时还促进了东西文化、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农耕和畜牧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汉武帝不仅修筑长城,还大规模进行军屯、民屯,有组织的进行农牧业生产。酒泉地区在那时得到了发展,可称为酒泉地区第一个发展的重要期。

  3.促进边疆地区城市的发展。城市是文明的象征,汉武帝在酒泉设置多个郡县,这些郡县多沿长城建置,这就是早期的城市,酒泉地区在汉代设置有酒泉郡、敦煌郡及酒泉郡下禄福、表是、乐涫、天依、玉门、会水、池头、绥弥、乾齐等九县和敦煌郡下敦煌、冥安、效穀、渊泉、广至、龙勒这些地方不仅是河西军政要地,同时更是物资经济贸易交流中心。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4.建立了快捷的信息和交通系统。通过设立驿站、建设烽燧,使信息快速传达,这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信息传导系统。围绕长城还修建有许多直道和驰道,大道小道交相分布,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打通,在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贡献。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5.华夷交融的纽带。汉长城是联系汉民族和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纽带,首先,它不仅保护了河西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巩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促进了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积累。其次,汉长城的汇集性有利于农牧经济、文化相互依存,联为一体。第三汉长城的中介区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认同。第四汉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秦汉以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也相继修筑长城。

  6.孕育了边塞文化。汉长城不仅蕴含着卓越的军事思想,军事科学,还吸引了历代大批的文人墨客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化产品。形成了边塞诗、长城文学等。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等,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灿烂的奇葩。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汉长城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人为破坏,有的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有的颓为埂沟,隐没于井田;有的面目全非,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惟有那些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沧桑与历史。使我们有机会领略到汉长城的风姿。目前,汉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虽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