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視距空戰和超視距空戰是空戰的兩種不同形態。

飛機發明後的最初空戰被嚴格制約於視距範圍內。隨著飛機性能和機載武器裝備的不斷髮展,空戰的發展先後經歷了視距空戰的典型表現形式、超視距空戰的萌芽、從視距空戰向超視距空戰的過渡、超視距空戰成為空戰的主要形式等階段,完成了從視距空戰到超視距空戰的發展演化。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一戰空戰構想圖,來源網絡

一、飛機性能和機載武器裝備的發展使空中力量具備了超視距空戰的能力

過去,由於飛機航程短、作戰半徑小和攻擊精度差,空中力量通常在近距離遂行作戰任務,而且必須通過加大打擊規模和打擊力量來彌補攻擊精度上的不足。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和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飛機的機動能力和攻擊能力迅速提高,為超視距空戰奠定了基礎。

在一戰和二戰中,由於戰鬥機、轟炸機採用光學瞄準設備,機載機槍和航炮的射程只有幾百米,因此,空戰只能是視距空戰。戰後50年代出現的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飛行速度突破音速,但是機載武器仍為機槍或航炮,空戰仍然在視距內進行。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一戰空戰畫面構想圖,資料圖

60年代的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速度達到音速的2倍,飛機上安裝了火控雷達及導航設備,可以遠距離發現目標;機載武器除機炮外,開始裝備第一代、第二代空空導彈。第一代近距空空導彈由紅外、雷達引導,只能採用尾追攻擊,射程為1.1公里至12公里,對載機發射時的過載限制較大,命中率只有10%,使用效果不夠理想,只能用來對付轟炸機。第二代中距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增加到8公里至22公里,雷達型接近於全方位攻擊,能夠打擊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轟炸機。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美軍F-22超音速戰鬥機,資料圖

70年代至80年代的第三代戰鬥機在速度與高度上與第二代戰鬥機相同,但飛機的機動性有了大幅度提高,機載火控系統性能有所突破,機載火控雷達探測距離成倍增加,超過了100公里。如F-15戰鬥機APG-b3機載火控雷達可在185公里外發現目標,"幻影"-2000戰鬥機HD-1機載火控雷達搜索距離為100公里。機載武器均為第三代中遠距空空導彈、近距格鬥導彈和航炮相結合的空戰武器系統。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幻影2000戰鬥機,資料圖

其中,中遠距空空導彈具有全方位攻擊能力,射程為10公里至50公里;近距格鬥導彈在視距內進行攻擊,射程為10公里。同時,以飛機為發射平臺的空地導彈發展迅速,普遍採用激光、雷達、紅外、電視等制導方式,其中戰略空地導彈射程達數百公里至上千公里,戰術空地導彈射程為幾十公里至100公里。如美軍B-52轟炸機可攜帶12枚射程2500公里的AGM-86B巡航導彈。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AGM-86巡航導彈,資料圖

隨著機載探測設備和機載武器裝備特別是空空、空地導彈的迅速發展,發現目標距離和攻擊目標距離均在視距以外,航炮的作用相對下降,促使傳統的視距空戰發生演變,產生了超視距空戰這一新的空戰樣式。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機載平臺發射空空導彈畫面,資料圖

二、全維偵察手段為超視距空戰提供了目標保障

實施超視距打擊,除武器的射程與精度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發現、識別和控制目標的能力。在一戰時,空中偵察和搜索主要由人在飛機上靠目視進行,效果較差。在二戰中,空中偵察使用目視或照相機,偵察範圍有所擴大,但仍然受到機載設備性能的限制。30年代,雷達發展迅速,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英、美、德等國都在飛機上裝備了雷達用於探測空中目標。二戰後期,英、德空軍還在夜間戰鬥機安裝雷達,用於截擊敵轟炸機。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一戰時期雷達設備,資料圖

二戰後,軍用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偵察和搜索技術發展迅速,形成了由衛星、預警機、偵察機、地面雷達等組成的地面、空中、太空偵察網絡。偵察衛星、預警衛星和導航衛星的廣泛應用,使戰場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幾乎達到了使軍事目標無藏身之處的地步,為遠距離作戰提供了精確的射擊諸元或發射座標。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一戰時期雷達設備,資料圖

預警機的探測範圍達到700公里,能同時跟蹤搜索400個至600個不同的空中目標,具有探測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還能引導和指揮己方戰鬥機進行空戰。戰略偵察機裝有航攝儀、圖像雷達、電子偵察設備、側視雷達等,每小時可對1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實施偵察,戰術偵察機能對戰場上300公里至500公里範圍內的兵力、火力進行偵察。地面雷達探測距離可達上千公里,探測精度高,分辨率可達75釐米,能同時測定目標的三個座標。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二戰時期雷達設備,資料圖

60年代出現的相控陣雷達還可以對300多個空中目標進行遠距預警、跟蹤和引導。計算機控制的探測器材的數據處理能力、圖像放大和顯示清晰度得到極大的提高,探測距離提高了5倍、探測範圍和探測信息量擴大了25倍,使單個作戰平臺具有了超視距搜索目標、識別目標和跟蹤目標的能力。

衛星、預警機、偵察機實施的全球搜索目標、全球定位、全球導航,為各種空空、空地制導導彈的超視距打擊提供了精確的目標信息保障。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二戰時期雷達設備,資料圖

三、指揮自動化系統為超視距空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保證

超視距的整體打擊能力,取決於各種遠程打擊力量的密切協同,其中的指揮與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戰時,戰鬥機和轟炸機都沒有裝備無線電設備,地面也沒有配置雷達,因此,信息無法進行傳遞,也就無法實施統一的指揮。在1916年6月的索姆河戰役中,英軍曾統一組織飛機、高射炮、機槍、目視觀察哨、報知哨等用於防空,航空兵還派出代表進駐各集團軍司令部以加強地空協同。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韓國局部防空雷達車,資料圖

1935年英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部防空雷達後,在1940年7月至1941年5月的不列顛空戰中,英空軍使用52座雷達站建立了雷達情報指揮系統,開始利用雷達情報採用地面待戰的方法進行空戰,既節約兵力,又提高了截擊效率。隨後,蘇、美、德等國也逐步裝備了雷達,用於探測空中日標並指揮空中作戰。到二戰中後期,各國飛機普遍安裝了無線電設備,通過飛機之間以及飛機與地面之間的信息傳遞,實施一定範圍的空中作戰指揮。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防空雷達天線,資料圖

二戰後,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出現,1958年美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即半自動化防空指揮控制系統—C2,同年蘇聯也建成了"天空一號"防空指揮控制系統。1962年美軍在C2基礎上增加了通信(C),使C2系統升級為C3系統。1977年,美國把情報(I)加入C3系統,形成了C3I系統。1995年,美國將計算機(C)納入C3I系統,建立了C4I系統。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美軍APG-81相控陣雷達,資料圖

C4I系統主要包括偵察與預警系統、數字通訊與保密網絡、電子戰系統、監視與目標探測系統、指揮決策系統等。通過C4I系統把外層空間、空中、海上、地面各軍兵種的各種武器結合在一起,把情報、通訊、指揮和武器控制連成一體,把各種武器系統和各軍兵種、各個戰場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迅速地收集和處理情報信息,統一協調和指揮地面、空中、海上各軍兵種實施作戰行動。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空戰形式不斷演化,實現從視距到超視距的躍升

C4I系統,資料圖

C4I系統從戰略、戰役逐步普及到戰術級,使戰場指揮接近實時化。實時的信息處理和傳輸,可以使各種遠程作戰兵力兵器與作戰系統之間在目標識別、情報、跟蹤、火控、指揮、攻擊和毀傷評估等方面達成信息共享,從而使空中力量的作戰效能倍增,形成了依靠整體力量實施的超視距空戰。


【參考文獻】

《空軍軍事思想概論》,閡增富,解放軍出版社;

《世界新軍事變革新論》,王保存,解放軍出版社;

《空天一體作戰學》,蔡風震、田安平,解放軍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