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請問京杭大運河是怎樣跨越黃河的?請配圖片說明?

心有中和


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堤,百年一改道,京杭大運河跨躍黃河時,交匯口經常會發生變遷,不管怎麼變化,攔水壩,攔沙壩,船閘針對黃河來說,必須要解決的,幾經周折後,現今黃河改道山東墾利入海,京杭大運河是從山東東平湖附近過黃河的。

為什麼選擇東平湖過黃河最好?這是由於東平湖海拔位置較高,是京杭大運河最高點,其次是因為大汶河作為東平湖的補給來源,湖水充足,可以利用東平湖水,為大運河補水,實現自流,所以說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來解決大運河的河水來源問題,確保運河的暢通。

上圖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運河與黃河交匯的圖示,從圖中我們發現了很多船閘和攔河壩,船閘主要是解決黃河與大運河水位落差問題,因為黃河為地上河,水位高,而大運河水位低,利用船閘就能巧妙的解決,船閘的結構如下圖動畫。

在圖2 中,還有攔河壩、鉗口壩,這些壩的修建,充分考慮到黃河的洪水對運河的衝擊,減緩對運河大堤的破壞,由於黃河泥沙含量非常高,防止過量的泥沙沉積在運河裡,抬高運河的河床,又修建的攔沙壩。如下圖:

一系列的攔河壩與攔沙壩,再結合船閘,京杭大運河就是跨過黃河的。如下圖

南水北調東線調水也是利用京杭大運河,它是怎麼跨躍黃河的呢?是採用隧洞方式,從黃河底下穿過,由於盾構法隧洞技術比較成熟,用這種方法更可靠。

但南水北調東線的穿黃成功,也花了37年時間,因為這涉及到選址問題,穿黃的地方地質不能太差。最後選擇了東平和東阿兩縣境內開鑿,另外,為了保險起見,在1986年起挖了一個直徑3米的試驗洞,為的是探清河底的岩溶發育及水文地質情況。最終穿黃隧洞在黃河河床以下70米處,長585.38米,隧洞直徑達7.5米,來自長江的水得以源源不斷穿過黃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