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我的姥姥姥爷

我的姥爷于1918年出生在炮台公社磙桥大队炮岩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姥爷的母亲在姥爷三岁的时候去世了,姥爷一直和父亲、继母生活在一起,因为家中土地比较多,祖辈都以勤劳种地为生,姥爷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土地改革之前,家里雇佣好几个做农活的伙计。姥爷的父亲按时给伙计发工钱,生活上对伙计也很照顾,还经常拿自家的粮食和其它物品接济贫困乡邻,和乡亲相处得很融洽,所以后来划分成分的时候,乡民一致不同意把我姥爷家划分成地主富农成分,降了一级,划成上中农。也没有遭遇乡亲们的歧视和批判。姥爷把七间正房倒出来给生产队做库房用,自己搬到偏房去住,把其他的房子借给没有房子的困难村民居住。

我的姥姥姥爷


记得小时候我七、八岁去姥姥家,姥姥身体不好,姥爷就教我做家务活,洗衣服,帮着烧火做饭,扫地等等。姥爷他每天早上起来很早就去外面干活了,侍弄菜园,忙里忙外。妈妈说她小时候每天早上醒来都看不到姥姥和姥爷,他们俩很早就起来干活,姥姥做家务,姥爷去菜园种菜,浇水,摘回来一筐黄瓜,芸豆,韭菜等蔬菜,供全家十几口人一天吃的。姥爷早上忙完家里吃了早饭就去生产队劳作,姥姥等全家人吃好早饭赶紧打扫收拾好就开始准备午饭了,吃完午饭打扫室内外卫生就准备晚饭,纺棉花织布做衣服鞋子的工作只能晚上来做,而且全是手工制作。

我的姥姥姥爷


每年秋天姥姥姥爷会腌制三大缸酸菜和三大缸萝卜,做一缸黄豆酱,存储一些大白菜,萝卜,地瓜,土豆等供全家人一冬天到春天食用。妈妈说,春节之前姥姥姥爷为了给全家人做衣服鞋子,做豆腐、年糕、炸各种面食。准备供奉祖宗的贡品等等,他们俩晚上睡的很少,过年的时候孩子都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吃上提前准备好的食品。供桌上摆满了整齐的贡品,年三十晚上年长者到年幼依次给已逝祖宗家谱烧香磕头,祭祀三天。

妈妈说他们小时候虽然物资极其缺乏但是他们家没有挨饿受冻。因为姥姥姥爷勤劳节约基本上都能吃饱穿暖。

我的姥姥姥爷


姥爷年轻时是生产队的牛把式(使唤耕牛的人),生产队的几个牛把式都由我姥爷派遣工作,每当冬天,生产队长就和我姥爷商量来年每一块土地耕种哪种农作物,因为队里的大部分土地土改之前都是姥爷家的,姥爷多年的耕种劳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每一块土地适合播种哪一种农作物才能生长旺盛,只要风调雨顺就能获得丰收。

姥爷非常重视七个儿女的学业,二舅小时候经常逃学,姥爷看到二舅不上学不打也不骂,而是牵着牛拉着二舅去学校,看到二舅进教室学习了,他才牵着牛去山上吃草,这样反复多次。为供子女上学,姥爷在母猪便宜没有人要的时候买进家里来养,等母猪生下猪崽长大后,猪仔价格就涨起来了。卖了钱给子女交学费,买学习用具,贴补家用。

听姥姥说在解放前有一天傍晚,八路军有一位指挥员在屯子里与国民党部队的战斗中受伤了需要送到医院治疗,八路军的战士少,姥爷和屯里的一个远房侄子抬着那个指挥员步行送到松木岛上了船,天亮了才回到家。

小时候姥爷经常告诉我说,世界上没有鬼神,走夜路的时候也不要怕有鬼跟着你,只有防范坏人就好了。人就是神仙,人想要什么就会发明什么,发明了电磨,织布机,缝纫机,拖拉机等等现代化机器,提高了生产力。有姥爷的教导,我胆子也大起来,十几岁就在深秋的傍晚送妹妹去亲戚家,半夜1点多一个人走了十多里地回家,期间穿过楼区,玉米地,树林。在路过玉米地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后面有人,想着姥爷说过的话世上没有鬼,于是我胆子就大起来,快走几步藏进玉米地里,等那个人走到前面看不见了,我再出来继续赶路。

生活中姥姥偶尔会抱怨姥爷,姥爷总是嘿嘿地笑着,从不反驳,记得姥姥爱吃桃罐头,姥爷就带着我到几里地外的供销社去买罐头,自己从来不吃,等姥姥吃完了再去买,姥姥晚年身体不好,姥爷就耐心地照顾她,从不发火。

姥爷还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记得一次晚饭后,我自己剪指甲,姥爷说剪下来的指甲要小心包好,不要乱丢,将来积攒多了做饼干吃,边说边笑,见我用诧异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他还反复的强调好几遍呢,引得我姥姥在一旁笑个不停,现在想想,姥爷一定是怕我剪下来的指甲乱扔乱蹦不卫生,所以才说这个笑话的。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剪指甲收集起来扔到垃圾桶的习惯。每次吃饭的时候姥爷总说饭碗里吃不干净将来找对象脸上都是麻子,奇丑无比,吓得我每次吃饭都小心翼翼的把碗里的饭吃得连一个饭粒都不剩,饭桌上掉落的饭菜也都吃了。渐渐地就变成了习惯。至今每当我盛多了饭吃不完就会想起姥爷的话,想着姥爷做农民一生的辛苦,于是赶紧吃完。

我的姥姥姥爷


姥爷姥姥已经不在了,他们俩的孝心,勤劳,朴素,守信,节俭,善良,敬业,相濡以沫等优秀品德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现在孙辈十七个人虽然天南海北居住,但是平时在一个微信群里互相交流学习,团结和睦,喜丧事宜都会团聚在一起,互帮互助。还是幸福的一家人。

大连瓦房店市幸福人生传统文化研究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