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01

感情的世界里,没有人不期待永远,也没有人不羡慕“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为什么呢?

因为越稀缺、越难求的东西,往往才是人们最渴求的。

张爱玲的小说里,也体现了纯粹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就连《倾城之恋》看似圆满的结局,也满是凄凉的底色。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一场战事,让范柳原和白流苏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合法的夫妻,但实际上,他们的结合也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范柳原并没有真正拜倒在白流苏的石榴裙下,只是因为白流苏陪伴着他度过了烽烟四起的岁月,这份情谊让他甘心娶她,成全她。婚后,他依旧喜欢逗留在花花世界中。

而白流苏之所以想在范柳原身边,主要是她被亲人嫌弃,在老家已没有立足之地,范柳原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她必须紧紧抓住,为自己谋求生路。婚后,虽然少了范柳原的甜言蜜语和爱,但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安稳生活。

所以说,范柳原和白流苏他们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各取所需。这样的感情,是不可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的,反而会让自己内心的空洞越来越大,然后用其他东西来填补。

毕竟,世间万物都讲究一个平衡,一旦超越了临界线,选择用其他事物来填补这一部分的匮乏是再正常不过的,这就是人性。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02

陈奕迅的歌《红玫瑰》里有句歌词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充分体现了人的矛盾性。

如果你看过张爱玲的小说,你会发现她笔下的人物也特别矛盾。他们各有各的牵绊、追求和欲望,他们的人生不是幸福的色调,而是复杂多变的颜色。

在她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出身寒微的青年男子佟振保英国留学归来,与朋友妻子王娇蕊以及妻子孟烟鹂之间的两段感情故事。小说的开篇,她便用两段对比性很强的话奠定了故事的主基调。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的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张爱玲用红玫瑰和白玫瑰来比喻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就像冰与火的碰撞一般,极具特色。但是这样的描写又暗含了讽刺的意味,在这篇小说中,红玫瑰是佟振保朋友的妻子王娇蕊,白玫瑰是他抛弃朋友妻后娶的妻子孟烟鹂。

对于佟振保的这种行为,作者这样写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人对于得到的东西,总是不容易满足,而对未得到的东西,总是充满无限渴望。这一点在男权社会中,也有所体现。而女人往往就成了这种社会环境下男人填补内心空虚的消遣品。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03

拜伦曾说:“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这种错位的思想误差,使女人总是为爱而伤,而男人却总是能够抽离出来。

不可否认,出生寒微的佟振保,爱过王娇蕊,但和自己前途相比,这一点爱微不足道。也正因如此,他放弃了朋友之妻王娇蕊,娶了妻子孟烟鹂。

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为美人而放弃江山的人是少数。佟振保的选择,也不过是权衡自己得失之后的一个决定罢了。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但王娇蕊在被佟振保抛弃后,依旧选择和自己的丈夫离婚,让人唏嘘不已。或许女人的爱,总比男人的爱要坚定一些、决绝一些。她选择离婚,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爱过。

其实,在那样的旧时代里,大多女人唯一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容貌。她们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趁年轻的时候,给自己挑选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而佟振保不是这样的男人。

在佟振保心里,王娇蕊是娶不得的,她是不受拘束的、放浪不羁的。可是,多年之后,王娇蕊却如普通人一般,和所爱的其他人结婚生了孩子,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刷新了佟振保的认知。

而佟振保的妻子孟烟鹂,怀着满心期待嫁给了他,却丝毫没有得到他的爱。在家里,孟烟鹂没有地位,连仆人对她都不够尊重,过着压抑的婚姻生活。最终孟烟鹂和一个小裁缝好上了,填补了自己内心的空洞无助。虽不长久,但也应该有过被肯定的快乐。

读懂了张爱玲的小说,你就读懂了真正的爱情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变化,看似有些戏剧化,但这也体现了人性,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通过另一种形式去拥有。

因为有些东西,得不到可以放弃,或者选择另一种方式来对待,但女人对于爱情的追寻,却是生生不息的,贯穿了女人的整个生命。

最后,愿你足够幸运,能够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作者简介:梦晴空微蓝,天秤座情感倾听者,写最简单的文字,看世间最真的情,与你一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