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4-70是不是最好用、最常用的全畫幅鏡頭?你怎麼看?

柳侍墨


24-70是不是最好用、最常用的全畫幅鏡頭?你怎麼看?



24-70/2.8確實是一支最常用的全幅畫鏡頭,是不是最好用,還得與個人的拍攝場合、拍攝習慣相聯繫。

第一、它和35/2.8左右的廣角、70-200/2.8一起被稱之為“大三元”。既然是“三元”,當然有三元的原因,就是它們三支鏡頭能涵蓋絕大多數的拍攝領域,而且使用方便,成像優良;這也是絕大多數拍攝者長期使用、實踐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的科學性不容置疑。


第二、它能兼顧風光、人文、人像的拍攝。風光和人像它都有很好的表現,尤其突出的是在人文作品和人物活動類場景中的拍攝,它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拍攝距離適中,調控能力很強,搶拍、抓拍的能力出類拔萃;在人物活動記錄類拍攝中表現尤為搶眼,其他鏡頭無與與其比擬;假如你是以人物活動新聞類題材為主的話,90%的任務都得由它來承擔。

第三、它體積重量不大,攜帶、拍攝便捷。

第四、就人像拍攝而言,它的成像質量比70-200/2.8稍顯遜色。它的人物特寫的成像比不過70-200/2.8,也“幹不過”焦段相當的定焦,但是它的靈活性是其他鏡頭無法實現的。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關注《拍客張光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拍客張光林


其實總之一句話,嫌麻煩就上24-70mm,可以說最好用,可以說最常用的全畫幅鏡頭,我個人有倆臺單反,幹活就是雙機拍攝,就沒有必要用24-70mm!

焦段確實方便

這是毋庸置疑的,24-70mm焦段選擇性非常多,拍攝能力也強,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臺單反搭配24-70mm就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其他鏡頭了,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有廣角,有標準,有中焦,三種都有,還有什麼理由再去購買其他鏡頭呢?對不對。其實這還得看個人的感受,我現在就拋棄了24-70mmF2.8,我是婚禮攝影師,我一臺單反掛16-35mm,另一臺單反可以選擇性掛85mmF1.8,或者70-200mmF2.8。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不如就一枚24-70就搞定了,何必倆機拍攝呢?是可以這樣說,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拍攝效果?24-70也只是24mm起步,24mm與16mm的焦段相比是不一樣的,我需要更廣的鏡頭來展現婚禮現場的氣氛,甚至我都想用老蛙12mm來進行了,畫質更好,但是由於是手動鏡頭,不太方便進行抓拍,還是沒有打算下去!

那麼,接下來看另一臺單反掛85mm或者70-200mm,24-70雖然有70mm的焦段,但是,畫質比不上85mm,而且就算焦段長度也達不到70-200mm的焦段效果,更別談虛化能力以及其他了,拍攝效果更不如70-200的200mm空間壓縮感了!所以說,我以後哪怕三機身,都不一定會考慮24-70mm!當然,這也是我作為婚禮攝影師的一些見解!


婚禮攝影師Tanke


24-70不一定是最好用的,但一定是最常用的。

24-70是大三元里最中庸的鏡頭,恆定光圈2.8。其它大三元鏡頭14-24(16-35),廣焦變焦鏡頭,主要針對風景題材,當然還有紀實、人文等;70-200,長焦變焦,主要針對人像題材,當然還有花卉等;而24-70這隻中焦變焦,往廣焦方向,可以拍風光、紀實、人文等,往長焦方向,可以拍人像、花卉等。這隻鏡頭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特點,廣焦上不如14-24(16-35)視角寬廣,長焦上不如70-200景深那麼深,拍人像焦距又短了那麼一點點!但是,如果兼顧風光、人像、花卉等題材,還真是非它莫屬!雖然有人說它不長不短,但在全題材的應用上,它就成了唯一。

24-70拍風光。

24-70拍人像、紀實等題材。

24-70拍花卉、植物等。

24-70,雖然說有點像別的說的不長不短,但退可守進可攻,特別是在想入手一枚走天下的情況下,即滿足題材上的需要,又保證了畫質。


南方之南


24-70是不是最好用、最常用的全畫幅鏡頭?你怎麼看?

24-70這個鏡頭的焦段確實是相當實用的焦段,我們不敢說它最好用,但最常用的還是可以說的。

我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拍攝喜好,說個實話,很多玩家在大三元鏡頭中不買這一款鏡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款啥都能拍的鏡頭也是啥都拍不好的鏡頭。

不過我們從很中立的角度來評價一下這一款鏡頭,它確實不錯,可以說各大廠商都出品有這一款鏡頭,主要是它的用戶還是很多的,它是焦段最為合理,可以說適應大多數場合下的拍攝,比如風光、人文、花卉、人像等都是可以用來拍攝的,大光圈2.8用著也很方便。

這個鏡頭以前影樓的主力鏡頭,在影棚裡拍攝最為方便實用。用這個鏡頭拍攝視頻還是相當方便實用的。

總的來說,鏡頭的好壞主要看我們怎麼用了,你用不好了,再牛的頭都是狗頭了,會用了,啥鏡頭都可以成為牛頭。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廣角不夠廣,長焦不夠長,大三元中棣哥覺得這是一支比較雞肋的鏡頭。

拍風光24不如14-24鏡頭廣,拍人像70不如70-200鏡頭長,50時光圈又不如定焦1.8、1.4甚至1.2大,虛化跟不上。

這個焦段的鏡頭,棣哥是在14-24、70-200之後才買的,買的還不是24-70,是24-85/2.8-4的變焦微距,拍文玩、美食很實用。

可以說直到現在,棣哥一直沒有用過24-70。

玩單反不一定非要配齊所謂的大三元,一定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鏡頭。有人說24-70可以當掛機頭,不用再買別的鏡頭了,那還不如直接賣一黑卡,既輕便又便宜,何必買單反呢。

那些只買了24-70的人,最終為了拍風光還是又買了14-24,為了拍人像還是又買了70-200(也有人買了85/1.4、50/1.2)。

人心總在變,所謂的一步到位只是願景,玩攝影誰沒折騰過幾個機身、幾支鏡頭呢,棣哥只是希望大家少走彎路,好鋼用在刀刃上,心思用在技術上,儘量不在器材上琢磨太多,費錢費力。

下圖都是24-85/2.8-4鏡頭拍的。手持機,室內環境光,無背景,光圈基本上是最大,因為要保證一定的速度。沒啥出彩的,大多是按要求拍的工作照。

如果非要上24-70焦段,感覺還是24-85/2.8-4的廣變焦微距更實用。









棣哥在路上


24-70這隻鏡頭真的是萬金油,也是影樓行從業人員使用頻率最高的鏡頭,被親切的稱為“幹活頭”。因為你在室內棚拍的話,有一隻2470就真的是:“一鏡在手,別無所求”。

在說這支鏡頭的素質的話,肯定也是非常好的,因為2470這個焦段是每個鏡頭廠家的必爭之地。但是用久了這支鏡頭你會發現,他的24端並不是很廣,而且70段也不是很長。它就是這麼一隻不廣不長的鏡頭。所以鏡頭多的時候,一般是這樣選擇的。在你有明確自己的拍攝題材的時候,會選擇一支或兩隻定焦鏡頭。在你不知道拍什麼題材選什麼鏡頭的時候,帶一支2470就足夠了。比如說棚拍的時候,一會兒又要拍全身啊,一會又要拍特寫。

這裡說句題外話,其實很多攝影愛好者使用變焦鏡頭的時候都用錯了,在這兒先描述一下,大部分人是怎麼使用變焦鏡頭的。我們通常會站在一個地方,然後反覆的變換焦距,找到比較舒服的視角,調整好構圖之後按下快門。然後到最後拍完這張照片之後,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多少焦段。而正確運用變焦鏡頭的話,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先選擇焦段,比如說,我看到街邊賣水貨的商販,我想把這個畫面給拍下來,而我又想周圍的環境也容納進去。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選擇一個35mm左右的焦段,就比較合適。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先把鏡頭焦距變到35毫米,然後通過移動自己的位置來變換角度,找合適的構圖,然後再按下快門。這兩種拍攝的不同就是一種是先找準自己的位置,而另一種是先找準合適的焦距。攝友們在拍攝的時候可以試一下第二種方法,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科技柴知道


24-70有2.8一代和2.8二代,二代現在是大三元主力,當然極好。

另外還有F4的小三元24-70,光圈小點,但是有防抖,另外還有微距功能,價格不到大三元的一半,也是非常好的一款鏡頭,總之拍照還要看看自己喜歡題材,以下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謝謝了











呼倫貝爾包車谷歌


24-70是不是最好用、最常用的全畫幅鏡頭?你怎麼看?


在我看來24-70不一定是最好用的全畫幅鏡頭,但一定是最常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怕麻煩,不喜歡背很多鏡頭出門、不需要商業拍攝的人,選擇24-70肯定是最方便的。

焦段實用

24-70涵蓋了平時生活中比較常的一些場景。廣角端可以用來拍攝風光和掃街,長焦端可以用來拍攝人像特寫、靜物特寫。可能有人說2.8的光圈不夠大,但是如果你不是拍攝客片,那麼在長焦端的虛化也是夠用的了。

便於攜帶,不用頻繁換頭

24-70的鏡頭通常不像大光圈的定焦鏡頭這麼重,也不像70-200這麼長這麼大,不方便攜帶,而且如果你在一個類似咖啡館的地方拍攝,還需要通過頻繁的更換鏡頭來拍攝。作為掛機頭,可以輕鬆攜帶。我自己使用的是索尼的微單,平時套上24-70/2.8,就可以放在我隨身攜帶的小包裡。

對拍攝者的要求也不高

有一些鏡頭的使用,比如大光圈定焦頭,如果是攝影小白,可能會出現對錯焦的狀況,而使用70-200的鏡頭又會舉不動,如果使用超廣,對與不會取景的小白來說肯定會拍出亂糟糟的畫面。24-70這個焦段對於小白來說就比較友好了,24端不會太廣,畸變也不算嚴重,而使用長焦端,即使是使用2.8的光圈,跑焦了也不是太明顯。所以對於新手小白來說是非常友好的。


為什麼不算最好用呢?

因為對於職業的、對作品要求比較高的攝影師來說,24-70又顯得有點不夠了。例如:人像攝影需要大光圈鏡頭,而24-70的最大光圈是2.8.這顯然是不太夠的;風光攝影師通常使用的是超廣或者70-200,對於24-70這個焦段,他們通常會用素質更好的定焦頭代替。婚禮攝影師一定會準備一個長焦頭,而另一個頭通常會選擇35或者50的定焦,也並不會選擇24-70 。所以這個鏡頭並不算最好用。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人像攝影精選 分享ps後期技術 | 分享攝影教程 | 分享拍攝心得


雙下巴金金醬


各家的24-70 2.8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實用的掛機頭,鏡頭各方面都很均衡,出活,號稱大三元之一。有人說不好駕馭,其實最難駕馭的還是定焦頭。配圖都是原圖隔著櫥窗拍攝,鏡頭素質怎樣,大家來評判。




路寬視界


應該這樣講,24-70鏡頭是每個全幅單反廠家都會出的數碼相機經典焦段的鏡頭,在膠片時代,這些大眾的相機廠家出的類似的鏡頭是28-70。是因為當時的技術限制!現在每個廠家包括副廠在內都是出24-70焦段為恆定f2.8。

24-70這個焦段之所以經典在於每個焦段都很出色,在最廣角的24mm段對於拍攝風景,風光遊刃有餘,28mm段拍環境人像也不在話下,35mm段拍攝人文人,人像表現雖然不如定焦,但也很優秀,50mm段是標準段拍攝人像表現出色,70mm半身人像雖然不如85mm段,但也是很優秀的。

至於說是不是最好,最常用的,這個未必,因為與本廠一樣焦段的定焦鏡頭比較起來,在畫質上就有明顯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手用這個焦段練習是最好的,因為是恆定光圈,焦段涵蓋廣角段到標準段,對新手沒有顯得那麼侷促,至於有人說不如佳能的24-105 f4(尼康的是24-120 f4),這個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是這兩個焦段的鏡頭最大光圈通光量可是差了一倍,且不說最大光圈時對畫質的影響巨大,就說最長端的畫質比較,那可是慘不忍睹啊!所以24-70整體是優於24-105(24-120)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