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周天子西遊崑崙會西王母的結果是什麼?

聲屏障鋼立柱鐵件加工


“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八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從這首李商隱寫的《瑤池》詩中,我們就會想起周天子西巡會西王母的故事。周天子為何要西巡,其結果又怎樣?史料不詳。我們只能從殘存的史料和民間流傳的佚聞趣事中去尋找蛛絲馬跡。

周穆王平定犬戎之後,為了版圖的最大化,開始了他的西巡之旅。經過長途跋涉,到達崑崙,會見了當地的部落酋長——西王母。沒想到這西王母還是一個美人胚子,作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周天子而言,與之發生點風流韻事也不足為奇。後來周天子三會西王母,可見他們情真意篤。西王母的詩可以作證: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遠,山川間之。將之無死,尚能來乎?周天子回詩曰:予歸東土,和洽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不管他們的情是友情還是愛情,西王母后來朝拜周朝,不說是臣服,也可以說是友好往來吧。不可否認的是,周穆王是有史以來中原地區西行西域的第一人,在增加西周勢力影響的同時,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繫和文化的交流!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周天子西巡並不是為了尋歡作樂,而是為追求統一,追求和平而去的。那麼周天子西會西王母無疑是一幅中原與西域不可分割的旖旎歷史畫卷!


清川流夢


這裡周天子指的是周穆王,又稱穆天子。喜好旅遊,上層路線走的比較好,朋友圈中多是加V的神仙大咖。

話說這一日穆王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家傳《周易》)說:吾當西行!於是駕著八馬力的房車(筆者無意間從一部天庭藏書《末法隱現錄》中發現,這八匹馬都是天馬),向西崑崙方向駛去!

王母娘娘是西崑崙的掌控者,在民間總是將王母娘娘和玉帝(俗名張友仁)當成兩口子,其實不是,最多算是合作伙伴,反正神仙的事咱也不敢問。

王母在瑤池招待來訪的周天子,至於是在池子裡頭招待還是在池子外面招待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周天子沒白來,走的時候王母送了他四頭白狼和四頭白鹿,並叮囑周天子,有空讓這幾隻寵物常回家看看。後來有出戏叫《四狼探母》不知道是不是從這來的。四隻鹿不願回去,就一直放養在白鹿原。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周天子見到了西王母,“西王母為王謠”,西王母為周天子作歌。她下面都是女的,看門的神仙才是老頭子。到了崑崙山,西王母要是不讓你看見,你永遠看不見,你老死在那裡、凍死在那裡也看不見。如果到了崑崙山,看見有個青鳥飛過來,你要馬上跪下來拜,因為那是西王母的前哨尖兵。所以唐人的詩說,“忽逢青鳥使”,那是西王母派來的,要這個鳥帶路才可以見到她。西王母為周天子作了歌,這一些仙女就唱這個新歌。“王和之”,周天子就接著這個歌,自己也作了一個,“其辭哀焉”,周天子這個歌歷史上找不到了,據說很悲痛,做人間的皇帝一點味道都沒有,所以他唱這個歌的時候很痛苦哀傷。


季長鳴


周天子西遊崑崙會西王母《穆天子傳》卷三中描寫的最為詳細;

“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在一個良辰吉日,周穆王拿著白色玉圭和黑色玉璧,以及大量絲織品送給西王母,女神悅納了這份厚禮。

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

應該是第二天,西王母在瑤池邊上安排了一場筵席,西王母唱道,路途遙遠,山川阻隔,請你不要死去,還能回來看我。周穆王則回唱說,我必須回去治理國家,等到天下大同了,我還要回來見你,頂多也就是三年時光。你在西方,我住在野外。虎豹為群,與喜鵲為伴。你有你的使命不能改變,我是帝的女兒,你又將離開去。吹笙鼓簧心中翔翔。是讓你是萬民之主,我只有天天盼望著”(水平不高翻譯錯了勿噴)

這裡大家要腦補下,至於其中過程不得而知《穆天子傳》的描述把西王母從“虎齒豹尾”的怪物,變成美麗高貴的女神。這種性別轉換,跟觀世音由男身轉為女身的情形非常相似,顯示中國民族在深層心理上對大母神式文化偶像的亟迫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