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農夫老嶽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本意是指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這就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看待“色”這個問題,既不能“貪”也不能“寡”,最好保持一種平衡。

比如錢是個好東西,人人喜歡,沒有錢寸步難行。

因此人們追求金錢並沒有錯,金錢的刺激使人們努力奮鬥創造出財富,用汗水換來的金錢是芳香的。

一旦人偏離了方向,成了金錢的奴隸就錯了,比如哪些危害國家的“蛀蟲”,他們用手中的權力換來了金錢,這些金錢沾染了銅臭。金錢成了這些人的羈絆,以致身陷泥沼不能自拔。

人的原始慾望有三樣:“權力、金錢和女人”。

在古代,人一旦有了權也就有了金錢,有了金錢也就有了女人。

由於古代納妾是合法的,一個人擁有眾多妻妾是正常現象,於是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因色早死的男人比比皆是。

比如古代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沉迷色慾,因此年紀輕輕就掛了,古代皇帝平均壽命只有39歲,由此可見縱慾無度的危害性。傷感之餘,人們總結出一個道理:“色是刮骨鋼刀”

於是有了“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的警世恆言。

既然女人似禍水,如吃人的老虎,男人們都遠離女人吧!

這樣做也不對,沒有女人怎麼能生育後代?沒有兒女豈不斷子絕孫了!

這就是“無色路斷人稀”一句話的道理。

孔子曰:“食色性也”,色是人的基本慾望,是不可缺或少的東西。

男人都喜歡女人,但不可貪,這就好比山珍海味,好吃也不能貪得無厭,否則身體承受不住。

同樣的道理,男人於色要把握一個度,縱情聲色固然不對,清心寡慾也不提倡,有陰有陽,陰陽調和才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