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决定他们未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刚收拾完的屋子一会儿就一地玩具;早起穿衣拖拖拉拉;高兴不高兴都乱扔东西;动不动就哼哼唧唧;一不满足就哭闹不止……

相信每个妈妈都是烦恼一堆,但孩子那欢快的笑容和偶尔的乖巧,依然让我们很幸福。

如果我们能将孩子那昙花一现的好行为变成习惯,那我们带娃就轻松多啦。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不用打骂和溺爱,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在美国和日本还称为“优雅教养法”。书里还为我们提供了10大策略,30多种替代打骂的方法,150种现场问题解决技巧,让我们轻松应对带孩子的各种麻烦。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本书的作者是实战派育儿专家伊丽莎折·克拉里,她可是有40多年的育儿经验,书里的方法和技巧都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所验证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从周围的人或者事物中学习做人做事,学着改掉旧行为,用新行为替代旧行为,直到变成习惯。

我们只要想办法让孩子持续好的行为,那么孩子就成养成好习惯了。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有一个方法叫正强化法,就是当孩子做出好的行为时,他们就能得到渴望的东西,比如食物、表扬、关注、玩具等等,来激励他下次还愿意做出此行为。

在使用这个技巧之前,我们先要想想对孩子的期待是否现实。也就是说以孩子现在的年龄阶段能否很好的完成这件事。

比如,孩子无意间把地上的一个玩具放进了盒子里,那么我们马上就要想想,现在他的发育水平是否可以做到把简单的玩具装成盒子。然后在能做到的情况下,给予孩子肯定或者表扬,或者食物奖励。

当孩子被赞美鼓励时,他会意识到父母喜欢他这么做,也更有可能持续这种行为。

而且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让他主动做这件事,每完成一次就要及时地进行奖励。如果我们的强化行为没跟上,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也就是说,当孩子学到好的行为时,我们及时强化一下,那么他就能够很快学会。如果不强化,那么学起来就会很慢。比如,想让孩子快速养成自己捡玩具的好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他捡一次,你鼓励一次,一直到完全学会。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也不能一直奖励下去,和贿赂一样,没完没了呀。所以我们要慢慢减少强化的频率,直到一个月一次就可以了。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次不做强化鼓励时,不要讲道理,而是装作忙别的事没看见,而不是我们不想鼓励了。比如孩子捡玩具时,你可以装作在打电话,没看见这个事。

但是接着,孩子下次再捡玩具时,一定要及时、马上进行鼓励,以免行为退化了。然后可以连续奖励3次,再减免一次……

就这样有计划地进行减少,直到一个月一次,孩子也能把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下去。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强化物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来激励孩子的问题。

正强化物是用来奖励孩子的,必须是孩子渴望得到的,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且正常情况下,你用这个来奖励孩子,也在强调这个强化物的重要性。比如,你频繁用糖果来奖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个很重要,更爱吃糖果了;你用肯德基来奖励他,那么他就认为肯德基更好吃了。

当一样东西被当作奖励,就意味着它美好而又特别。

不过,孩子喜欢的正强化物,可不光是糖果、汉堡,还有笑脸贴片、五角星、纪念币、游乐园的门票等等,更高级的还有给孩子讲故事、一句表扬的话、一个简单的手势、一次亲子活动、对孩子的关注、陪伴等等。只要你愿意去探索,你会发现,能激励孩子努力的事物会有很多。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另外,正强化物,也就是奖励,我们说出了就要兑现,比如当我们用游乐园门票当奖励时,一定要清楚这票什么时候兑现,要遵守承诺。

孩子的进步是父母与孩子的双向学习。

首先,孩子向父母学习,孩子学会了如何收玩具、如何叠衣服等生活技能;其次,是父母也在向孩子学习。父母学会了用如何用表扬鼓励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如何能激励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与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里,不只教了我们用正强化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还有如何培养孩子新的行为习惯 、如何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及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用5步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5步法,我们简单的来说一下,比如当孩子乱扔东西。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首先,我们要用具体行为来界定问题。过去,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太调皮了。正确的描述是:孩子扔满地的东西。

然后,我们来汇集信息

观察记录,孩子一天会扔几次,是否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这个年龄段扔东西正常吗?确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以扔东西来做实验;这是我的烦恼,还是孩子的烦恼?孩子扔的挺开心,而什么东西都乱失,我收拾起来麻烦,看来是我的烦恼。

第三,我们探索可选择的办法

给孩子选择的办法:对孩子说

“你只能扔软软的毛绒玩具”改变工具;

“你可以到外面去扔球”改变地点;

“你可以看看绘本”改变活动。

说明后果

“好好玩玩具,乱扔,我就把玩具收起来,一周内不能再玩”(逻辑后果)注意,自己说到就要做到。

第四,制订并实施计划

排除掉浪费钱和时间的方法,找到最合适可以马上就行动的。比如:找到球类玩具,带孩子到室外,教他如何扔球、接球,他努力照着学的时候,给予表扬,强化该行为。

最后,评估、修订和重复

这些方法用上4天,若没用,那么把他乱扔的东西收起来,3天内不许玩。如果一周后同样的问题还在,那么再想办法。


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轻松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我们带娃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方法可以“包治百病”,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还在不断成长、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试验出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育儿方法。

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