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地雷、水雷、燃烧弹:明代领先世界的炸弹类火器

《世界火器史》一书曾经这样说:


从14世纪80年代到17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军事变革中心:一个是以中国明朝为中心的东方军器变革中心;另一个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军事变革中心。


对于此等言论,一些人恐怕会嗤之以鼻:明朝火器的军事变革?抱歉,那只是拾西方唾余罢了,什么佛郎机铳,什么神威大将军炮,不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么?你明代自己不还是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然而,真相恐怕会让那些人大跌眼镜:明朝是有自己的火器研发强项的,明朝人不仅会积极引进、学习,而且也会自主开发、创新。只是这种创新,由于客观战争环境的限制,和西方比有些稍显“另类”罢了。


现在,我就来谈一下,明朝在火器上的“另类创新”之路——炸弹类火器的磅礴发展。


地雷、水雷、燃烧弹:明代领先世界的炸弹类火器

茅元仪《武备志》


(一) 地雷


很多人也许想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采用机械自动发火装置的地雷,实际上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据王兆春《中国火器史》里说,茅元仪《武备志》里就记有地雷十多种,其中包括炸炮(踏发式地雷)、伏地冲天雷(拉发式地雷)、无敌地雷炮(点发式地雷)、万弹地雷炮(绊发式地雷)等等,各种款式一应俱全。


其中“炸炮”是这样运作的:


使用时选定敌必经之路,将几个炸炮的火线相互串联,并接在钢轮发火的“火槽”内,再从钢轮发火装置内通出一根长线,经过一根竹筒通到地面,扣在地物上。尔后挖坑将地雷和钢轮发火机埋好,用土掩盖。敌人若踩绊长线,牵动钢轮发火装置,即发火爆炸。


“无敌地雷炮”则是这样运作的:


作战前,先将雷体埋伏于敌必经之通路,竹竿口露向自己一方,待敌进入雷区时,即令士兵点着火线,将地雷引爆。


由此可见,这些地雷的先进程度,已经很接近现代地雷了。而西方使用地雷最早的例子,则只能追溯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


地雷、水雷、燃烧弹:明代领先世界的炸弹类火器


不仅如此,这种地雷还被毛文龙利用到了实战中,给予了后金重大杀伤。史载天启三年七月九日,毛文龙派遣四百精锐骑兵乘着夜色潜入后金统治区内,在各山头上放炮举火,砍柴焚树,等烈焰冲天之后,就更换旗号服色,往来奔驰。金人的瞭望台看到这等情形,也不知有多少明军出没,于是赶紧敲击梆子,传声报警。与此同时,这些精锐骑兵则立即按照毛文龙的吩咐,在三天之内进入到深河寨,选择险要之处,在后金必由之路暗摆空营三层,埋伏上地雷。


两三天之后,金军便调集了大军四五万,浩浩荡荡杀将过来,在七月十三日,一齐到满浦对过各山,沿边剿杀。由于金人以为明军看见他们永远都会望风而逃,于是看到毛文龙所摆好的空营,也不以为怪,就一股脑全冲了进去。这下好了,BOOM的一声,后金军“被地炮发击三次”,结果阵脚大乱,发生了大规模踩踏事故:“因践踏炮打并跌死者二万余”


注:关于毛文龙在明金战争中的作用,大家可看杜车别所著《明冤:毛文龙、袁崇焕与明末中国历史走向》。


(二) 水雷


水雷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其发明时间比西方要提前两百多年。李崇洲在《中国明代的水雷——世界水雷的鼻祖》中说:


一般认为,水雷是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由美国人发明的……但实际上远在我国明代嘉靖年间,便有了有关水雷的记载,明代名将唐顺之在其《武编》一书中,有一则文字扼要介绍了水雷的构造与性能:‘水底雷’以‘大将军’为之。用大木作箱,油灰粘缝,内宿火,上用绳绊,下用三铁锚坠之,埋伏于各港口。遭贼船相近,则动其机,铳发于水底,使贼莫测,舟楫破而贼无所逃矣。


不仅如此,世界上最早的飘雷也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万历十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最早的一种以香为引信的定时爆漂锚雷——“水底龙王炮”,这种锚雷以香为定时引信,拥有巧妙的通气管道,考虑了河水的流速。二十八年,王鸣鹤利用碰线引信原理制成“水底鸣雷”。天启元年,明代人把“水底龙王炮”和“水底鸣雷”改进成了碰线引信的触发飘雷,它是在水雷上安装一根或几根绳索,任其漂浮于水面,当敌船在航行中碰到这些绳子就会自动击火引信,引起水雷爆炸,击毁敌船。


地雷、水雷、燃烧弹:明代领先世界的炸弹类火器


(三) 定时炸弹、手榴弹、燃烧弹等


嘉靖时期,曾铣非常“皮”地发明了一种“定时炸弹”,当时叫做“慢炮”——“曾铣在边,置慢炮法。炮圆如斗,中藏机巧。火线至一二时辰才发,外以五彩饰之。敌拾得者骇为异物,聚观传玩者墙拥,须臾药发,死伤甚众”


除此之外,明代还有手榴弹-“击贼神机石榴炮”——这是一种生铁铸造的炸弹,其形状像石榴,使用时或抛至敌阵中爆炸,或放置在路边,敌军人马踩踏后引起炮内火种受震起火,引起爆炸,或使得敌人中毒后封喉、瞎眼。


此外还有兼具毒气弹和燃烧弹作用的炸弹——“万人敌”,这种炸弹一般在守城时使用,守城士兵点燃火线后,即可将其掷往城下爆炸。


地雷、水雷、燃烧弹:明代领先世界的炸弹类火器

明朝炸弹


由此可见,在炸弹、地雷火器的研发上,明代是远远领先同时期的西欧的。领先的根本原因则是明代特殊的战争环境:明代所面临的战争大多是面对塞外“蛮夷”的大规模野战,所以往往大量需要以“规模杀伤”“成片杀伤”

为特点的火器(比如炸弹和地雷、火箭等),而西方则不同,他们经历的战争主要以攻城战、阵地战为主(16世纪的西欧战争过程极其沉闷呆板,就是频繁的攻城、守城和“排队枪毙”),这就对火铳、火炮等“对点杀伤”武器需求极大,因此,西方在火铳、火炮(尤其是火炮)的研制上要领先于明朝。


总而言之,与我们的刻板印象不同,明代的中国人其实是开放且具有创造力的。《天工开物》卷下《佳兵.火药科》里的记载:“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著书以献”当可为明代时期人们对火器的创造冲动,做一最好的注脚。


参考文献:

1、杜车别:《明冤:毛文龙、袁崇焕与明末中国的历史走向》

2、宋应星:《天工开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