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爛泥扶不上牆”,相信人們對這句話並不陌生。然而在咱們內江東興區,有這樣一個人卻經過藝術加工,給原本一文不值的爛泥賦予了不一樣的價值。她就是市級非遺項目東興泥塑的傳承人肖傳敏。

在東興區勝利鎮園藝村4組一間不起眼的民房裡,我們見到了東興區泥塑製作技藝傳承人肖傳敏,她正拿著一小塊泥土在手裡揉揉捏捏。不一會兒的功夫,原本毫無生氣的泥土開始有了人的模樣。肖傳敏拿起手中的竹刀,對著剛剛成型的泥人刻刻劃劃,很快一個活靈活現的泥人就出現在她的手裡。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泥塑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經手工捏製創作出各種造型的作品。泥塑又稱泥雕,雕是做減法,塑是做加法。泥既可雕也可塑,而木雕、石雕、銅雕則只能雕,不能塑。雕塑作為美術一大門類,均以泥雕泥塑為源!

肖傳敏自幼就與泥塑結下了不解之緣,她出生在重慶江津的農村,小時候沒有什麼可以玩耍的玩具,坡裡、田裡、地裡就是她的遊樂場,她主要的玩具就是泥土。再加上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她從小就學會了捏泥人。在她看來,把一團泥巴捏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動物、人物,有一種成就感。

肖傳敏回憶,那個時候她並沒有什麼技術,就是把泥土拿在手上玩,捏捏泥人什麼的。但漸漸地,肖傳敏深深地愛上了泥土的味道。1993年,20歲的肖傳敏從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後,輾轉到了廣東從事泥塑工藝品工作,逐漸磨練出高超的泥塑技藝。

就這樣,肖傳敏開始了她的泥塑藝術生涯。在廣東的那段時間裡,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遊建勇。由於遊建勇對泥塑同樣感興趣,於是肖傳敏就手把手把他教會,讓遊建勇成為了自己的第一個徒弟。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一九九七年,肖傳敏和遊建勇結了婚,之後夫妻倆輾轉於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由於在外面漂泊始終覺得不穩定,幾年前,夫妻倆從廣東回到了遊建勇的老家內江,也隨之把泥塑手藝帶回了內江。出於對泥塑的熱愛,回到內江後,肖傳敏夫妻倆依然選擇了製作泥塑。他們在東興區蟠龍衝附近成立了作坊,一門心思的鑽研泥塑。

在藝術創作方面,肖傳敏有一套完善的手法,泥塑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從圖紙設計到選擇泥土,再到完成塑形、制模、精心打磨、彩繪上色等工序,一件複雜的泥塑作品,往往需要十多天的時間來完成,肖傳敏卻從沒想過放棄,她想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我就希望大家都來學,我願意手把手教他們,能夠把這個技術傳承下去。”肖傳敏如是說。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肖傳敏的作品內容豐富,形象逼真,形式也不拘一格。既有中式風格的“太極拳”、“花開富貴”、“黃山迎客松”,也有歐式風格的人像等等。2013年,在肖傳敏的努力下,東興泥塑技藝成功申報為內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能把這門古老的技藝好好保留傳承下去,肖傳敏還琢磨著如何將其發揚光大。在她看來,泥塑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擺件或者工藝品,傳統手藝也應該煥發新的生命,於是夫妻倆就將其瞄準了園林裝飾。

“回到內江後看到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到處新修起很漂亮的小區,就想到可能需要一些裝飾,然後我們從這方面出發,把泥塑這門技術變為實用的東西。”

——肖傳敏

於是,夫妻倆開始把小泥塑向大型的雕塑轉型。他們借鑑了各地雕塑的的經驗,在傳授徒弟泥塑技藝的同時,他們結合現代工藝的審美要求,把泥塑拓展到了水泥塑、玻璃鋼塑等泥塑的衍生產品上。

那時,夫妻倆的經濟條件不好,在內江也沒有人脈關係,為了能夠接到相關的訂單,他們硬是用腳一步步走著去挨個問商家有沒有需要。在沱江河邊的十賢坊附近,他遇上了正在施工的項目,經詢問他們得到了做浮雕的活兒。

就這樣,憑著自己的努力,肖傳敏夫婦創作的泥雕作品進入了內江的各大景區、住宅小區以及一些城市公共建設項目中,比如千水湖公園,東興老街,十賢坊等;此外,他們的作品還遠銷宜賓、遂寧、廣元等地。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如今,在肖傳敏的堅持下,原本毫無生氣的泥塑不僅走進了生活,走進了小區,還走進市場。在傳統泥塑膏型工藝技術的基礎上,向水泥、玻璃鋼、銅塑發展。由他們製作的精美房屋石膏裝飾、繪畫浮雕、大型雕塑,正裝點著一座座樓宇和崛起的城市......

【記者手記】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有的行業,傳統的老手藝體現了一代人的勤奮與智慧。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老手藝面臨傳承的困境。四十多年來,肖傳敏把兒時的興趣當做自己的事業,硬是把普通的泥土玩成了非遺項目。肖傳敏說,“文化的傳承光靠一腔熱血顯然不夠,沒有市場的傳承與保護都是空談。”為了手藝的傳承,她努力開闢新的道路,轉型融合創新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給這門傳統手藝賦予了新的生命,讓這原本走向消逝的手藝得以“柳暗花明”。

記者丨潘皓 劉野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因為熱愛,內江這位非遺傳承人把泥巴玩出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