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甘肃有哪些名人?

Jurii电竞


甘肃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的记载了,提起甘肃大家一定会想到兰州、古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等等。

甘肃省人杰地灵,是块风水宝地,当地的母亲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名人,他们为甘肃争光。小时候我们经常听老一辈人讲神话故事,很多古老的传奇说历史上的伏義、轩辕、女娲等老前辈们诞生在甘肃大地上,甘肃省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历史岁月的变迁,甘肃省内依旧保存着大量跟伏羲、轩辕黄帝有关联的名胜古迹,当地人传说轩辕黄帝曾经多次来甘肃著名的旅游景点内参观,留下千古名句,供后人流传。


有的人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甘肃人,唐太宗在统治期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朝廷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力挺不错的。很多甘肃人以前在历史上都很牛逼的,甘肃不仅盛产君王帝王,还盛产一些文人墨客和忠臣,甘肃人深受历史王朝历代皇帝的重用,在历史上大有作为,影响深远。现代也有很多娱乐明星和著名主持人也出自甘肃,甘肃上挺出名的。


说一说兰州美食


说起甘肃名人,今天和大家聊聊邓宝珊。邓宝珊是甘肃天水人。1909年,15岁的邓宝珊就在新疆新军当兵了。第二年,他加入了同盟会,并且后来参加了伊犁起义,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在这些战斗中,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名西北名将。


1924年,冯玉祥带领西北将领发动北京政变,邓宝珊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李大钊与陈独秀并称“南陈北李”。邓宝珊与李大钊所领导的中共北方组织关系较好。即使到了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邓宝珊坚持“对朋友不能反目”的信条,与共产党人保持着友谊。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宝珊担任第21军团的军团长。他所驻守的陕西榆林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团结合作,共同抗日。”是他坚持的信条。当时榆林与延安形成了团结抗日的共同奋战局面,成为国共合作的抗日典范。毛泽东与邓宝珊书信来往频繁,并结下友谊。邓宝珊的女儿还是共产党员。



解放战争期间,邓宝珊也曾追随蒋介石,攻打解放军。但是后来到了1948年的时候,他干脆回到家中,静观时局变化。在解放军攻打北平时,傅作义将好友邓宝珊接到了北平商量对策。邓宝珊纵观整体局势,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邓宝珊成为西北军的政治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68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


红雨说历史


甘肃虽然远在西北,但是却是很重要的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毕竟河西走廊在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这里称为雍凉,因为雍州特别是凉州所属的地方多在甘肃。五胡十六国时期,甘肃一带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因此出了不少帝王。到隋唐时期,又有一个有名的关陇集团,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这里出来的。到了近代,就不得不提“西北四马”了。

四马是马鸿宾、马鸿逵、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是马鸿逵的堂兄,马步青是马步芳的亲哥哥。

马鸿宾(1884-1960),甘肃临夏人,回族。曾任八十一军军长,民国陆军中将,甘肃省政府主席。1949年起义,曾任甘肃省副省长等。1960年病逝于兰州。

马鸿逵(1892-1970),甘肃临夏人。马福祥之子,回族。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宁夏省主席长达17年之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人称宁夏土皇帝。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战时曾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帝17集团军总司令,后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1970年病逝于美国洛杉矶。


马步青(1898-1977),甘肃临夏人,回族。曾任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五军军长,滴40集团军副总司令,陆军中将。1949年后到台湾,1977年病逝台北。曾参与与红军西路军的作战。

马步芳(1903-1975),甘肃临夏人,回族。马步芳在“四马”当中年纪最小,但名气最大,实力最强,人也最为残暴荒淫。早年随父亲马麒投西北军,历任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曾派兵“围剿”红军西路军,双手沾满了红军将士鲜血。1949年失败后逃亡埃及开罗,后任国民党“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死于沙特。为人极为荒淫,据说糟蹋妇女达五千人之多。


磨史作镜


甘肃历史上的名人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唐宋两朝的皇帝。李渊自称陇西李氏,上溯到西汉名将李广,是甘肃天水人。宋朝皇帝姓赵,也是来自于甘肃天水,所以赵宋一朝被称为天水一朝。事实上,秦朝也是从甘肃陇西发展而来的。

到了近代,最有名的甘肃人莫过于邓宝珊将军。

邓宝珊在清末参加新疆的新军,并且参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伊犁起义。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邓宝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西北大地的名将。1927年邓宝珊任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的第五军军长,但之后失去势力。九一八之后,邓宝珊被重新启用,主持甘肃政务,却因不是老将嫡系被排挤。1935年邓宝珊担任新一军军长,但这个军只有两个旅,被笑称“新半军”!

西安事变中,邓宝珊积极奔走,为国共团结抗日做出重大贡献。抗日战争中,邓宝珊被任命为国民党21军团军团长,驻防榆林,顶住压力与陕甘宁边区保持睦邻友好关系。解放战争中,邓宝珊与傅作义谈判,成为和平解放北平的钥匙。不仅如此,邓宝珊还为绥远董其武起义、宁夏马鸿宾起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邓宝珊身上,可以看到军阀混战中的一个好人,在中央总是受人排挤,但是在西北大地,总是有很多朋友,董其武、傅作义、马鸿宾、于右任、杨虎城等西北大佬都把他当做朋友,这也许就是人格魅力吧!

甘肃因为长期被马家军所盘踞,走出的开国将军比较少,但是也有侯世奎、鲁瑞林、靳 虎、康健民、刘懋功、张明远、黄德魁、李化民 、徐国珍 等9位少将。他们大都是参加宁都起义的基层军官。

宁都起义是西北军董振堂部集体起义加入红军的一次起义。董振堂是河北人,在长征中,担任军团长,是长征的铁流后卫。后来在西征中,很多红军战死河西走廊,董振堂成为红军长征中战死的最高军职的指挥员。


历史知事


最有名的当然是伏羲、女娲兄妹俩了,要不就是轩辕黄帝?

他们中的前两者都出生在甘肃的天水陇南,必须得是甘肃人;黄帝的故里是甘肃天水,也是妥妥的甘肃人。

考虑到上古时期,很多人物都被神话化,连大禹都被质疑为一条虫子,所以还是说些真正有历史记录的吧。

战国到秦汉时期,陕西的关中地区经历了从区域中心到全国中心的变化,作为距离关中地区并不远的甘肃东南部,自然也就算得上副中心咯。

首先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一家子都是甘肃人,那是因为秦国的开国先祖秦非子就生活在今天的甘肃天水。按照这个道理,一直到秦始皇,他们的祖籍都是甘肃人。

到了汉代,这一连串名单,他们的老家都是甘肃,李广、李陵(平凉静宁)、甘延寿(庆阳庆城)、董卓(定西岷县)、张济、张绣(武威)、贾诩(武威)、郭汜(张掖)、庞德(陇西)、姜维(天水)。

前秦的苻氏家族,后秦的姚氏家族,后凉的建立者吕光,他们也都是甘肃人。

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别看他们是在山西太原发家,但老家却是陇西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

诗仙李白,出生在碎叶,现在归吉尔吉斯,也有一说是在巴西,当然不是在南美洲那个巴西,而是巴西郡,现在的四川。但从他的诗句“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中可知,李白自认的祖籍仍然是甘肃。

从唐代之后,长安不再是大一统王朝的首都,经济中心南移到江南地区,关中之地也失去了往日的王气和将气。

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自打左宗棠西北平叛,马占鳌、马海晏降清后,甘肃开始将星云集,因为马占鳌马海晏他们都是甘肃河州,也就是现在临夏人。他们的后辈衍生的甘马、宁马、青马,或者是“三马”、“五马”、“十马”、“诸马”,包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这些“后起之秀”,不管是叫什么马,都是出身于甘肃河州。

现代名人,潘石屹、朱军、罗海琼、李修平等,也是甘肃人。


历来现实


甘肃名人众多,不胜枚举,我讲一讲东晋十六国时期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皇帝——苻坚。

苻坚,今甘肃秦安人,是前秦惠武帝苻洪的孙子,丞相苻雄的儿子,史称他自有贵相,传说他背上有谶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草付”即“付”,“臣又土”即繁体的“坚”,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将来要在咸阳称王。

苻坚自幼聪明,八九岁的言谈举止犹如大人,而且他好学,在八岁的时候便叫他爷爷给他请老师来叫他,对于这个请求他爷爷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民族当时只知道喝酒吃肉,而苻坚却想学习,于是欣然答允,随着苻坚的学习,他将经史都读通了,心中有了经世济民、一统天下的大志,而且在求学期间他也结交了许多当世豪杰。

本来苻坚与帝位无缘的,但是独眼皇帝苻生即位后残暴无比,经常随意杀人,朝中人人自危。而苻坚因率军抵抗姚襄,并且擒杀了姚襄,逼迫姚苌率部投降,名声大旺,朝中大臣劝苻坚谋反,苻坚怕力量不够,没有动手。而苻生看见苻坚声望渐升,便打算杀掉他,可以苻生的侍女把消息告诉了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把苻生废了,苻坚废苻生后让位给自己哥哥苻法,苻法不接受,苻坚于是即帝位,并降号为天王。

苻坚接收的是一个烂摊子,但是他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重视教育,开办学校,强令氐族人学习儒家经典,开发河流、修筑堤坝、疏通沟渠解决了关中地区的灌溉问题,最终使国家强大起来。

五公之乱后苻坚开始了他统一北方之路,从369年到376年期间,苻坚先后灭掉前燕、前仇池、前凉、代国、吐谷浑等国和占领东晋的益州、梁州,至此苻坚统一北方,当时的中国大地只剩下南方的东晋了,苻坚欲乘胜之勇,南下攻晋。

王猛死前劝阻苻坚不要攻晋,先把国内鲜卑和羌族等其他民族对前秦政权暗藏的问题解决了再图晋,不过苻坚统一北方后并未听从王猛的话,积极备战东晋,对于苻融、石越、苻宏、张夫人等人的劝谏都不听,而打算复国的慕容垂等人支持苻坚,于是苻坚决定南下攻晋。

公元383年,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晋,但在淝水被谢玄、谢石、刘牢之率领的晋军击败。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族等部族纷纷反叛,建立割据政权,慕容垂派军围攻长安,苻坚从长安奔走,在五将山被姚苌包围,姚苌派人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苻坚大喝道:“小小羌胡竟敢逼迫天子,五胡的历数次序,没有你这个羌人的名字,玉玺已经派人送到晋国那里,你得不到的了。”姚苌又提出苻坚禅让给他,苻坚大骂:“禅代,是圣贤的事,姚苌是叛贼,有什么资格做这事。”

苻坚对姚苌不薄,但是公元385年10月16日,姚苌派人将其绞死于新平佛寺,享年四十八岁,姚苌为掩盖他杀死苻坚的事,故意谥苻坚为壮烈天王,苻丕即位谥苻坚为宣昭皇帝,吕光谥其为文昭皇帝。

苻坚失败于太过仁慈,是一个悲情天王,在他之前历代前朝皇室很少被屠杀,因为他仁慈,没有杀掉之前统一的前朝贵族,导致了自己的惨死,这使后代的君王不敢轻易放过前朝皇室,所以至他之后很多改朝换代,前朝皇室大多被屠杀。

如有错误,望斧正。


司马长史


甘肃的历史名人,从唐太宗李世民,到近代民国时期几乎统治西北的“西北五马”,再到新中国的“铁人”王进喜,都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就给大家说一个在全国并不那么出名,却在当地有不小影响力的民国甘肃小军阀——鲁大昌。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接近了目的地——陕北。在途经甘肃腊子口时,遇到了倚仗腊子口天险阻挡红军北上的甘肃军阀部队。虽然有天险阻挡,但是红军却从侧后方攀上悬崖峭壁,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敌人的阵地,甘肃军阀防守的腊子口天险被一举攻破。



而在腊子口派兵阻挡红军长征的甘肃军阀,就是鲁大昌,此时,他已割据陇西14县长达五年之久。鲁大昌,字嵩龄,1889年生于甘肃临夏。不同于民国大多数军阀,鲁大昌既没有上过军校,也没有身居高位的亲朋故旧,更没有可倚仗的家族势力。


鲁大昌出生普通家庭,又由于自幼丧母,几乎没怎么读过书。鲁大昌混迹各地,他摆过摊儿,当过货郎,也做过脚夫,但均无所获。

清朝光绪末年,鲁大昌投军成为了清军中的一名士兵。在军队之中,鲁大昌作战勇敢,也颇有眼力,也因此,鲁大昌从毫无地位的普通士兵,成为了军队中的下级军官。

鲁大昌先后混迹于罗开福部、湖北王占元部、和甘肃宋有财部,在1927年时,鲁大昌已经成为了一名团长。在1926年与冯玉祥西北军的战斗中,鲁大昌坚守阵地,数次击退西北军的进攻,也因此,鲁大昌在甘肃地区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这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宋有才旅被消灭后,在宋有才部担任团长的鲁大昌被解职,不甘心的鲁大昌先后投靠了蒋介石和吴佩孚,并取得了“甘肃讨逆军”第二路司令等官衔。颇有手段的鲁大昌依靠自己当年的名声,在甘肃当地招兵买马,大量收编土匪和地方武装。

民国19年,即公元1930年,鲁大昌趁冯玉祥部撤出甘肃,陇西防御空虚之际,占据了岷县、临潭等陇西14个县。正式成为甘肃割据一方的小军阀。第二年,国民政府给了鲁大昌一个新编14师的编号。



1935年在腊子口被红军击败后,正式进入甘肃的国民党中央军,将鲁大昌先后升为新编第二军军长和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的职位,但却是明升暗降,鲁大昌已失去了兵权。

失去兵权后的鲁大昌,拿着割据数年所搜刮积攒的庞大资产,居住在兰州。1949年兰州解放时,逃往岷县居住的鲁大昌被解放军逮捕关押,1962年病逝。


鸢飞九天2018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可以说是名人辈出。

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人都诞生在甘肃地界,其中尤其以炎黄二帝的事迹流传极广。

相传,炎帝和黄帝是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一次双发为争夺领土爆发了大战,炎帝部落失败后就迁往东方,到了中原一带的时候与西迁的九黎族爆发冲突,九黎族在蚩尤的指挥下击败了炎帝,把他们赶回了老家。

炎帝找到了黄帝,两个部落联合到了一起再次东进。

这一次,虽然蚩尤所面临的对手比以前壮大了一倍,但由于蚩尤部落武器先进,还是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在逐鹿这个地方双方爆发决战,激战时忽然天降大雾,面对面都看不清人,双方的军队发生混乱。正在这个时候,黄帝祭出了高科技装备指南车,确定了方位后直奔蚩尤中军,将蚩尤擒杀,从此奠定了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

(逐鹿之战,据说当时蚩尤是骑着熊猫打仗的,难怪会输)

此后,黄帝及其族人还发明了文字、发明了布匹、发展了农业技术、发明了凿井技术,于是华夏族在这些基础上衍生了辉煌的文明。所以,黄帝也被称为人文初祖。由于华夏部落的基本盘来自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华夏族也被称为炎黄子孙!

甘肃地区人口不多,到今天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600万人口,不是一个人口大省。但是,在历史上的地位却极其重要。

汉武帝时期,汉军夺得了甘肃西部和北部地区,在这里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等郡,打通了前往西域之路,从此以后无数人顺着这条路来到西方,他们将中原文明带到中亚,又将那里的文明带回中土,甘肃也成了连同世界的咽喉重地。

唐朝经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微,甘肃大部分地区被吐蕃占据,切断了西域地区和中原的联系。致使安西军得不到支援,在独立抗击侵略者数十年后全军覆没。一直到公元848年,敦煌人张义潮率领大唐子民起义,才驱逐了吐蕃人,将甘凉十二州收复。

吐蕃人对甘凉各州的统治是极其残暴的,青壮年沦为奴隶,为统治者放牧耕田,老人惨遭杀害,甚至被折磨而死。当地人在痛恨吐蕃人的时候,无不翘首以盼,希望唐军驱逐侵略者恢复故土。所以,每逢唐朝使节经过这里,老百姓都夹道迎呼涕泣曰:

‘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

可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元气大伤,已经没有能力收复这里,解救亿万子民了。而这个时候,一位出生于沙洲(敦煌)的人,主动担当起了收复故土的重任,他就是张义潮。

张义潮出生于公元799年,家里本是沙洲地区的豪族。他从小目睹了吐蕃人对当地人的压迫,发誓一定要收复故土,驱逐侵略者。

为此,张义潮招募志同道合的勇敢之士,秘密训练军队,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起义。

终于机会来了,会昌年间吐蕃遭受连年饥荒,人畜大量死于饥饿,而吐蕃内部也爆发了内乱。

张义潮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公元848年率众起义。战斗中,城中民众纷纷拿起武器助战,一举夺回了失陷百年的沙洲。

战后,张义潮派出10支队伍前往大唐报捷,但由于凉州等地还在吐蕃人手中,队伍只能绕道沙漠和草原,在路上吐蕃人派出军队进行拦截,杀掉了9支队伍,只有一支躲过吐蕃军追杀,在两年之后安全抵达长安。

就在信使还在路上的时候,张义潮率领归义军继续对吐蕃作战,收复了肃州、甘州、西州、河州等地。

公元851年,张义潮派人将河西十一州的图集送到长安报捷。

公元861年,张义潮率军攻克凉州城。从此,河西4000里土地,百万户人口再次回归大唐。

除此之外,还有陇西李氏家族。

这个家族从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李信开始,持续了上千年的辉煌,李广、李敢、李陵、李渊、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杰出人士。

甘肃还有哪些名人,欢饮补充!


历史风暴


甘肃地处西北,陇西之地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而在历史上从关陇之地崛起的朝代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周朝,还有秦国也是从今天甘肃的天水,;陇南开始崛起的。大唐李氏家族的根基也是在陇西。到了现在中国的艺人,也是有着不少的甘肃人。

李广:飞将军李广相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李广。李广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在西汉时期也是很出名的将领。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也是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一直北伐试图恢复大汉天下。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

苻坚:淝水之战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苻坚和晋朝之间的一场打仗,只可惜前秦战败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最后自己也是被杀。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

张俊: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出名抗金名将,只可惜最后和秦桧走到一起去了。岳飞被害也是有他的一份力。

刘懋功;祖籍陕西渭南澄城,1916年生于甘肃庆阳市.1934年就参加了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还有在近代很出名的四马,西北三大军阀中的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以及有着尕司令称号的马仲英。

现在的演艺圈的名人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朱军,水均益,李修平等等,好像都是电视台的,都是兰州人。还有黄轩,富大龙等等。


中国历史研究所


甘肃古称“雍凉大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義、女娲、轩辕等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秦襄公、李抱真等很多历史大人物也是出自甘肃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甘肃的名人,大家看看有多少是名声在外,如雷贯耳的。

董卓,东汉权臣。

吴玠,宋代著名将领。

姜维。三国名将。

邓宝珊。著名将军。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理学家。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著名地产商。

水均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主要栏目《东方时空》、《高端访问》等。

吕继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代表作品《咱老百姓》。

马三立。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吃元宵》、《相面》等。

李欣汝,演员。代表作品《丑女无敌》等。


黄轩,演员。代表作品《亲爱的翻译官》、《芳华》等。

我是边城倦客,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