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十位

派拉蒙背後的險峻——馬特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馬特峰,亦稱馬特洪峰,阿爾卑斯山系最著名的山脈之一(高4,478公尺〔14,692呎〕),地跨瑞士和意大利之間的邊界,位於瑞士採爾馬特(Zermatt)村西南10公里(6哩)處。

馬特峰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後一個被征服的主要山峰。原因不只在於攀登技術上的種種困難,也在於此峰陡峭的外形給予早年攀山者的心理恐懼。攀山家們大約於1858年左右開始嘗試征服馬特峰,他們多數選擇從南邊登山,事實上南面路線比較困難,他們經常發現自己身處溼滑的岩石上而決定放棄前進。

1865年7月14日,愛德華·溫珀、查爾斯·赫德森、弗朗西斯·道格拉斯(Francis Douglas)、道格拉斯·哈多(Douglas Hadow)、米歇爾·克羅(Michel Croz)和彼得·陶格瓦爾德斯(Peter Taugwalders)父子從採爾馬特登山,成為首支成功登上馬特峰的登山隊。不幸地是,下山的時候米歇爾·克羅、道格拉斯·哈多、查爾斯·赫德森和弗朗西斯·道格拉斯四人發生意外,墮進1,400米以下的冰川裡身亡。事後,除道格拉斯的屍首不能尋回外,其餘三人都葬在了

採爾馬特

三天後,讓-安託萬·卡雷爾(Jean-Antoine Carrel)帶領的團隊成功從南邊登頂。尤利烏斯·埃利奧特(Julius Elliott)在1868年成為第二支從採爾馬特登頂的登山隊,同年約翰·廷德樂、J·J·馬基納斯(J. J. Maquinaz)與J·P·馬基納斯(J. P. Maquinaz)成功跨越山峰。露西·沃克和梅塔·佈雷武特在1871年分別成為首名及次名攀登馬特洪頂峰的女性。

現在,登山者一年四季都可從馬特峰的每個面或山脊登峰。在夏季由採爾馬特從Hörnli上山的人駱驛不絕。登上馬特峰需要一定技術,但對老手來說不算困難(難度評級為AD,請參閱難度評級),在部分路段更設有固定繩索輔助登山者。雖然如此,每年總有數人因為缺乏經驗、落石或路線太擁擠等原因而意外身亡。登山者通常先由採爾馬特乘黑湖纜車(Schwarzsee Cable Car)上山,然後步行上海拔3,260米的Hörnli-hütte,在大石屋裡待一晚。登山者須於第二天早上4時出發登頂,以確保他們可以在下午的雲霧及風暴到來前平安下山。

除Hörnli外,登山者可選擇其他路線如意大利脊(Italian Ridge)(難度評級為D)、Zmutt Ridge(難度評級為D)及難度最高的北面路線(難度評級為TD+)(到1931年才被施密德兄弟(Toni Schmid與Franz Schmid)征服,因此該路線又稱為施密德路線。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九位 登山家的遇難地——麥金利峰

麥金利峰(也翻譯作麥金利山,英文:Mount McKinley),又名丹奈利峰或德納利山(北阿薩巴斯卡語支:Denali),位於阿拉斯加州東南部、阿拉斯加山脈中段,海拔6194米,是北美洲最高峰,也是美國的最高峰。它的俄語名稱是Большая Гора(英語轉寫:Bolshaya Gora),意思是“大山”。

麥金利山地區擁有變幻莫測的高山風、典型的北極植被以及野生動植物。這裡大部分地區終年積雪,山間經常濃霧不斷,霧氣在皚皚白雪中繚繞瀰漫時,幾百米之外的景物便不可見。夏季,麥金利山的青青山坡上鮮花盛開,紫色的杜鵑和精巧的鈴狀石南花

隨處可見。麥金利山還是世界登山愛好者的彙集之地。每年5月到7月有數百人登山,只有一半不到的人能登頂成功。一次登山約花3個星期。

麥金利峰地勢險峻,氣候寒冷,從三號營地向上,必須使用冰爪和冰鎬。由於山體靠

近北極圈,雖然頂峰只有6194米,但周圍景象卻酷似北極,層層冰蓋掩住山體,無數冰河縱橫其中,有時風速可達每小時160公里。在這裡,冬季最冷時氣溫低於零下50℃,探險者需要忍受極低的氣溫、大風和長時間的冰雪徒步,因此登頂成功率僅為50%,已有一百餘人死在了山裡皚皚的白雪之上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八位 浪漫傳說帶來的殺機——艾格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艾格峰(Eiger,3970米),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是少女峰(Jungfrau)4,158米及莫希峰(Mönch)4,107米東部延伸的高峰。

1858年8月11日,愛爾蘭人Charles Barrington沿西側首次登上了艾格峰。陪同這位業餘登山者的兩名嚮導Christian Almer和Peter Bohren都來自格林德沃。這條線路至今仍然是標準線路,其分類等級為"難"。在攀登艾格峰之前的幾天,剛剛從征服少女峰的旅程中返回的Barrington希望尋找一條真正具有挑戰性的旅行線路。他得到的回答是:"試一試艾格峰或馬特洪峰!"。Charles在成功攀登艾格峰之後沒有前往策馬特,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惋惜的事,他的名字本來可以在

阿爾卑斯山的歷史上更耀眼一些。

1864年,英國人露西沃克(Lucy Walker)成為第一位登上艾格峰的女性。她的嚮導依然來自伯爾尼高地Melchior Anderegg。他們完成這項壯舉共花費了約90個小時,當然是在沃克家人和其他嚮導的陪同下,因為在維多利亞時代英格蘭,一男一女單獨置身山間或登山營地中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艾格峰北坡是全歐洲最陡峭崎嶇的天險之一,其中一部分是垂直落差達1,830米的石灰岩壁,對登山者為極度兇險。 由於艾格峰的北坡經常有滾石,加上那裡的氣候不穩定,使得從北坡攀登艾格峰變得異常艱難,這使公眾更加關心艾格峰。1938年7月21日和24日,德國人Anderl Heckmair 和Ludwig Vorg以及奧地利人Heinrich Harrer 和Fritz Kasparek分別成功地從北坡登上了艾格峰。在此之前,共有9名登山者在北坡喪生。Toni Kurz首次攀登艾格峰時就與同伴一起墜落,懸在峭壁上達一夜之久,並於次日救援即將到達時身亡,成為

阿爾卑斯登山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悲劇。北坡一共被劃分為30條不同的線路,其中有些線路的攀登難度極高。艾格峰的公眾關注度僅次於馬特洪峰和珠穆朗瑪峰。在2006年7月,一塊屬於艾格峰,大約為70萬立方米的岩石,從東面下跌,跌入了無人居住的地區,沒有人受傷,並沒有建築物被擊中。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七位 神秘雪人出沒地——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位於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分別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雅蘭康峰(YalungKang,又譯作雅龍康峰,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主峰以西1500米),8476米的達蘭康峰(Talungkang,又譯作達龍康峰,即干城章嘉南峰,亦稱第二干城章嘉峰,距主峰1423米)與8496米的中央峰(亦叫第三干城章嘉峰,主峰東南880米,南峰西北600米)。還有一座為澤木峰(Zemu Kang,又譯作熱姆峰,7730米,位於主峰東南3159米、南峰東南1948米)。8505米的雅蘭康峰由於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獲得幾支登山隊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為應獨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雅蘭康峰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但一般

登山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側峰。干城章嘉被錫金人視為神山,但其名稱一般相信來自藏語,意思是“雪中五寶”。因為地處偏遠且難度較高,攀登干城章嘉的人並不多,至1999年底僅有146人登上干城章嘉峰,是14座8000米中,倒數第三名的,且其中只有一位女性,而死於此山的人則有38人,大部分是因為高山反應而死亡,所以要攀登建議帶上抗高原反應的產品。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六位 死亡桂香路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它的北坡

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8844.43米,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除去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士峰”。海拔8850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藏語“珠穆朗瑪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34℃。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瀰漫天際。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很早就為人們所注目。登頂珠穆朗瑪峰一直是眾多登山愛好者和運動員的夢想。由於其山勢險峻,氣候惡劣,許多攀登者往往不得不中途放棄,甚至不幸喪生。登山者的死亡多發生於海拔

8000米以上,而且82.3%的死亡事件集中在登頂時、登頂後及從山頂下降階段,這是由於在冰雪和岩石徒坡上向下方行走時,由於慣性大,速度快而摩擦力小,容易發生滑行,以及較長時間的高山缺氧,造成反應遲鈍,判斷錯誤,身體疲憊造成的。同時還可能伴有有認知障礙、共濟失調等高原腦水腫症狀。喪生者通常出現極度疲勞、登頂緩慢以及不能跟上隊伍等現象。而常見的登山死亡原因高山肺水腫卻很少見。也很少人是死於雪崩或者落冰。有人說珠峰並不是一座難度技術最高的山峰,但它對人類意志力和勇氣的考驗卻不曾因為被征服過而停止。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五位 致命的絕色誘惑——南迦巴瓦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南迦巴瓦峰,是中國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

雍仲本教”的聖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同時,緊鄰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繞著他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彎,隨後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

南迦巴瓦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指數:★★★★ 綜合指數:★★★★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評選南迦巴瓦峰為中國最美名山之首。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海拔7756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的。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遮霧蓋,難以見其真容。南迦巴瓦峰也叫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有“眾山之父”之稱。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南側,它是林芝、墨脫、米林的界山,處於喜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會合處。

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風化剝蝕的陡巖峭壁,以西坡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殘留著道道雪崩留下的溝溜槽,峽谷之中又佈滿了巨大的冰川。南迦帕爾巴特,也被稱為"殺手山峰",是世界上攀登危險最大的山峰之一。險峻的地形,惡劣的氣候給攀登南迦巴瓦峰增加了極大的困難,早在1910年就有英國人進入該區活動,幾十年過去了,各國登山家們進行了多次嘗試,時至1992年10月30日,才被中日聯合登山隊伍征服。但此後再無人向其發起過挑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四位 超越珠峰的險惡 喬戈裡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喬戈裡峰,又被稱為K2,“K”指喀喇崑崙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崑崙山脈被考察的山峰,喬戈裡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

,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

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裡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

喬戈裡”,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喬戈裡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

喀喇崑崙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意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里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裡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喬戈裡峰通常被稱為“K2”,在塔吉克語中意為“高大雄偉的山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是海拔僅次於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喬戈裡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佈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

法新社說,喬戈裡峰的登頂死亡概率約為27%,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登頂死亡概率的2倍還多。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者阿基萊·孔帕尼奧尼和利諾·拉切德利首次登上喬戈裡峰。那以後至2007年間,284人次成功登上喬戈裡峰,同時付出66人死亡的慘痛代價。喬戈裡峰四大難:1、進山徒步路線長。進山徒步至少需要7天,其中4天是冰川路線。2、山勢陡峭,地形複雜。從大本營到前進營地的冰川中佈滿了明暗裂縫。前進營地到一號和二號營地間是非常陡峭的雪坡。一號和二號營地幾乎沒有平整的地面可供建營,二號營地以上又有冰壁、大風口,高空風非常大,容易發生凍傷。三號營地到四號營地之間是東南山脊的刃脊,冰雪和岩石混合路段,雪坡上積雪較深,又有大的裂縫,必須拉繩索,此外還需要大量的路標。如果天氣不好,隊員在這裡一旦迷路,極易掉入懸崖。3、氣候複雜多變。天氣是攀登喬峰最大的困難,三天兩頭不是颳風就是下雪,即使利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難準確預測到山區的氣象變化。不像別的山,很有規律。資料記載,喬戈裡峰在歷史上很少出現超過一週的晴好天氣。4、後勤保障困難。受山區氣候條件的限制,大多數攀登隊伍一旦進入喬戈裡峰大本營,一般都得呆上兩個月,許多隊伍不得不中途補充,補給線長,同時也補給受氣候制約。此外各高山營地都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山上經常颳風下雪,搭建好的帳篷經常被雪壓壞或被風吹跑,給登山活動帶來很大的困難。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三位 喜怒無常的壞脾氣 安娜普爾納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位於尼泊爾中北部,喜馬拉雅山地,波克拉城的北面。海拔8091米。安納普爾納山,脈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靠近主峰的瑪察普察峰,以銳利挺拔的角峰著稱,

發現現在公認最危險的安峰竟然是14座中最先被登頂的(1950年),不過代價也很慘重:兩名首登者,法國人MauriceHerzog和LouisLachenal因為凍傷被切除了全部腳趾和手指。其他人還有1997年的安納託利(AnatoliBoukreev)和ChristianKuntner(死前已完成13座,安峰是最後一座)犧牲在這裡的牛。安娜普爾娜主峰為安娜普爾娜I峰,海拔8091米,其他頂峰還包括:安娜普爾娜II峰(7937米)、安娜普爾娜III峰(7555米)、安娜普爾娜IV峰(7525米)、剛嘎普爾娜峰(7455米)和安娜普爾娜南峰(7219米)。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安納普爾那峰為世界第十高峰,是安納普爾納山脈的主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位置十分偏僻,整個群峰均在尼泊爾境內,Annapur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安納普爾那峰是第一座被登頂的8000米級山鋒,但這絲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情恰好相反,因為多發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逾越的高峰之一。它以地形複雜、攀登難度大而聞名,征服它不亞於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它充滿魅力的外表下,是充滿野性的天性,攀登路線上,危險重重,明暗裂縫縱橫交錯冰崩雪崩是它最喜歡玩耍的遊戲。 安納普爾那峰地區的氣候複雜多變,與珠穆朗瑪峰大體相似,而且由於安納普爾那峰地處偏遠,路途艱險複雜,每年也只有九,十月間可以接近。安峰二號營地,是比較危險的地段,它處在一個巨大的冰牆的凹部,冰牆上是多年的積雪,非常危險。隨時都有滑墜、崩塌下來的危險。只能挖雪洞建營。過去有許多外國隊,寧願長途行軍,跨過或撤回一號營地,也不在此過夜。有許多人就是在這裡,成了安納布爾納峰永遠的伴侶。 安納布爾納峰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安納普爾那峰的登頂死亡率也在所有8000米級山峰中名列前茅:截止2000年,共有106人登頂過該峰,但也有54位攀登者再也沒有醒來。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二位 被忽略的奪命峰 貢嘎山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貢嘎山(Minya Konka)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7,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被喻為“蜀山之王”。主峰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受海洋季風影響,雪線海拔4,600~4,700米,冰川發育規模較大。東坡最大的海螺溝冰川長14.2公里,末端下達2,850米,已落入森林帶內,在長期冰川作用下,山峰發育為錐狀大角峰,周圍繞著60°~70°的峭壁,攀登困難。1932年,美國探險隊攀登成功。中國大陸登山隊於1957年6月到達峰頂。

貢嘎山在二戰以前的地理學上地位相當矚目。美國人Joseph F·Rock於1930年錯誤地測得貢嘎海拔為9,500米,從而宣佈其為世界第一高峰,不少國外的探險家因此慕名而來。1931年,瑞士著名地理學家Eduard Imhof第一次比較準確地測出貢嘎山的高度為7,590米,他手繪的貢嘎測量圖和貢嘎素描也把貢嘎山的信息帶給了歐美各地。

貢嘎山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對於登山者而言,貢嘎山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它也因此得到了“山中之王”的美譽。貢嘎山作為一座高海拔技術山峰,難度遠甚於珠峰。1980年,它與珠峰等其它七座高峰被中國政府同時對外開放接待外國登山隊,這也就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的登山家前來攀登,尤其以日本登山者為眾,因為貢嘎山被日本人視為自己的“父親山”(富士山被視為 “母親山”)。但由於其巨大的攀登難度,貢嘎山的登頂死亡率極高。

早在1878年,奧地利人勞策最先進入山區考察。

二十世紀30年代初,瑞士人洛克·海姆也曾進山考察。

1932年,美國人Terris Moore與Richard Burdsall首次登頂貢嘎山。

1957年6月13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中國登山隊前身)六名隊員攀登貢嘎山成功,但有四名隊員遇難。

1982年,日本隊松田宏也在距貢嘎山頂峰50米處遭遇雪崩,但在堅持19天后成功得救而奇蹟生還。

1982年,美國隊D. Coffield與D. Kelley登頂該峰。

1983年,瑞士隊三人登頂,但一人在下撤中因雪崩遇難。

1984年,德國人Heinz Zembsch,Gerhard Schmatz,Hans Engl成功登頂。

1998年,韓國隊沿危險的東北山脊第一次登頂貢嘎山,但有一人犧牲,之前幾次登頂均是通過西北山脊完成。

1999年,日本人登頂成功,這是人們第一次沿東坡過北山脊翻越西北山脊攀登貢嘎山成功,同時也是第一次春季攀登貢嘎山成功。

2002年,法國Antoine和Laurent沿西坡西北脊傳統線路登頂。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排名第一位 永遠的處女地 卡瓦格博峰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十座雪山

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主峰,藏區八大神山之首,處於世界聞名“三江並流”地區,海拔6740米,是雲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認為最美麗的雪山,被譽為“雪山之神”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梅里雪山有13峰,卡瓦格博峰是最高的一座,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峰。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譽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享譽世界。

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處女峰。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對主峰發起了衝擊,他們從三號營地出發衝頂,上升至海拔6400米時天氣突然變得惡劣只好下撤準備第二天繼續衝頂。然而當晚當隊員與大本營進行過最後一次語音聯繫後遭遇大規模雪崩,所有隊員全部遇難,長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遺體於數年後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側的大冰板發現。人類對雪山之神征服的嘗試又一次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從此也更讓人領會到藏族同胞對人與自然關係更為真誠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若一心與自然為敵,只意欲征服自然,則必將以滅亡告終。現在,在梅里雪山下各個旅館和寺廟中,常能見到藏族同胞呼籲禁止攀登雪山的倡議書,其行文簡潔,話語犀利,其中卻實有深意。

迄今為止,過去15年中共有9次攀登梅里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全部失敗。自1996年後,國家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