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改变他人行为的情况,比如

你想要早起,却总是在闹钟响起来的时候就顺手关掉。

你的女朋友很胖,你想让她减肥。

你的顾客没有专业的能力,却总是对你指手画脚。

但你发现你想要改变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却总是显得很困难。

营销的本质目标是改变消费行为,是“劝人离婚的艺术”,本来跟别人过的,现在要让她跟你过,本来买别人的,现在要让他买你的。所有的营销努力都是在让你倡导的消费行为“值得做”和“容易做”,一切有效的营销行为都是围绕这两个维度展开。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事实上,我们只要在“值得做”和“容易做”这两个维度上找出关键环节,集中更多的营销资源,你理想中的消费行为将会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呈现,一切的营销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的营销没有把资源放在对消费行为的改变上,而是各种的急功近利:找个大客户,进个大终端,想个大创(dian)意(zi),制造个大话题,上个大媒体,开个大会议。

“找关系卖货、想点子造轰动”的投机式营销,以改变关键消费行为为本质目的的营销,三观不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每年死掉的产品数以万计,每年有无数企业倒闭,不在乎多个一家两家,市场会让他们回头的。

另外一些企业的营销则是让人捉鸡的:他们深知改变消费行为是营销的本质,从USP到品牌到定位理论工具,也都熟练应用,他们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成功履历。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原来运用的一切不那么管用了,尤其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公司,更是如此。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通常,营销者试图影响消费行为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巨牛逼的独一无二的产品(USP和定位理论的综合运用),非常适合你(目标人群界定),你用了之后非常爽(体验感描述),大家都在用(羊群效应),某大牛也在用(权威效应),产品好还是次要关键看气质(品牌形象打造)。”

这些信息传递的途径是:产品包装、广告、推广活动、终端展示、销售员讲解、公关关系等。

看上去顺理成章,大家也似乎都在这么做,以往的品牌多数也是这样成功的,其中不乏国际大品牌和知名民族品牌。

不过,通过看上面的人类面对影响的反应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到里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漏洞,企业在让消费者觉得“值得做”方面可谓下足苦功,从各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向消费者传递“你值得拥有”、“你必须拥有”,但在“容易做”这个维度下的功夫却明显不够。

要想让人按照你的期望改变行为,你就要理解促使行为发生背后的逻辑。

要素一、动机

斯坦福大学的B.J.Fogg在2009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述『行为设计学』的模型,叫做Fogg’s Behavior Model。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公式:B=MAT。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B(ehavior)代表用户的行为。M(otivation)用户的意愿,也就是动机。A(bility)能力,用户使用的门槛。T(rigger)触发。

1、怎么找到人们的真正的动机?

2、如何让人们增强动机,从而改变行为?

人类的强烈动机可以被总结为以下8大生命原动力,它们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动决策:

1、生存、享受生活、延长寿命

2、享受食物和饮料

3、免于恐惧、痛苦和危险

4、寻求性伴侣

5、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

6、与人攀比

7、照顾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8、获得社会认同

如果上面的8大要素,你觉得没有逻辑关系,你很难理解。不要紧,还可以用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来帮助你理解。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人类8大原始的欲望都能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一一对应的找到。

马斯洛需求分五个层次,分别是:

生理需求

: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安全需求 :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家庭安全,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道德保障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 友情,爱情,性亲密

尊重需求 :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 : 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要素二、购买能力

有了动机还不够,还要有行为发生的能力。一个穷人拥有购买汽车的动机,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也就无法形成需求,行为的发生也就不可能。让人们提高能力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提高产品的感知价值,一个是让消费行为容易发生。提高产品的感知价值,让人们觉得这个产品很有价值,让人们觉得必须购买。

提高产品感知价值的套路是哪些呢?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比如权威背书,明显代言,专家认证,认知对比,锚定效应... 等等。

这些手段都是在让人们感到你这个这个产品超值,不买可惜了,再贵也应该买!通过塑造产品的感知价值,强势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那么,除了产品感知价值,营销人往往忘记另外一点,那就是让消费者行为更容易发生。因此,提高能力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降低购买行为的门槛,降低消费者行为的成本。

让消费行为发生的成本主要有三种:

(1)行动成本

(2)学习成本

(3)决策成本

一般这类产品是什么性质的呢?

一般就是你已经有了消费意向,但你并不清楚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具体的产品。

比如,你进去一个陌生的餐饮店,你没来吃过,你看着密密麻麻的菜单,难以选择。所以,现在一般的餐饮店都会标注“必点”“金牌”“畅销”“热卖”等等字样。如果你提供给你的消费者过多的选择权,这其实未必是好事(就像密密麻麻的菜单),因为会导致选择困难症,人们面对过多的信息,反而无法做出决策,或者并没有能够做出对商家而言更有利的选择。

也就是说(1)你要给消费者选择权(提供多个产品)

(2)在多个选择中放置一个最优选择(包装最具性价比产品)

(3)如果消费者并没有按照你的期望选择最有产品,你要明确的指出(必点,热卖)

要素三、触发器:利益刺激与场景刺激

人们的行为并不完全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在社会情境和个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所谓触发器,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外部刺激。触发器约等同于外部刺激,可分为两个:

1,利益刺激:比如说,我每天路过一家鱼店,想要去吃,也有消费能力,但是看到很多人排队,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等,也就一次次错过。可是有一天,这家店半折促销,我就愿意进去消费了。“打半折”就是触发器,触发器的作用就是告知顾客,马上行动。

2,场景刺激:比如我在知乎回答的问题,被人点赞,它就会推送给我“你的回答获得XXX的赞同”。

本来,我可能没有打算打开知乎的,它的这一推送就让我想要打开知乎看看,是谁给我点了赞同,“点赞”推送就是触发器,让我打开知乎。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推送,而是要看时机,别人点了赞给我推送,这是一个好的时机,给予我虚荣感。

企业营销:你有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要学会改变消费行为三要素

因此,改变消费行为的发生:

第一,要有足够的动机。

第二,要有足够的能力,让消费者有能力完成。

第三,提供合宜的外部刺激—触发器。

社会行为学家认为:人是习惯动物,当他在习惯和固有模式行为中,心理处于舒适区,是拒绝改变的。“从人多力量大”到“只生一个好”很难,从“独生子女”到“鼓励生两个”同样不容易。改变人的行为必须通过这些要素起到作用:第一是动机,第二是能力,第三是触发器。即“我有必要做这样的改变吗”和“我能完成这样的改变吗”以及“我如何去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