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反脆弱》:人生没有起起落落,就会像玻璃杯那样,一磕就碎

今天介绍一本书——《反脆弱》,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本书是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蓝图,也是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时的终极自保守则。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反脆弱》:人生没有起起落落,就会像玻璃杯那样,一磕就碎

就像人的骨头承受压力和紧张会变得更加坚强,谣言或暴乱会在有人试图镇压它们时变本加厉,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塔勒布找到所谓“反脆弱”的那类事物,不只受益于混沌,我们也需要适时出现的压力与危机,才能维持生存与繁荣。

黑天鹅效应告诉我们,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事物之中。《反脆弱》一书更力陈不确定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必要,并且建议我们以反脆弱的方式建立各种事物。

所谓反脆弱,其实就是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从随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中受益。

反脆弱超越坚韧或强固:坚韧至多只能够抵抗震撼和维持原状;反脆弱则会变得愈来愈好。

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反脆弱性呢?

如何让我们在黑天鹅事件来临的时候,不但不受损,反而受益呢?

1保持压力源

复杂系统在被剥夺压力源的情况下会被削弱,甚至被扼杀。塔勒布借用米特拉达梯的故事来说明压力源的作用。

传说,国王米特拉达梯四世在其父被暗杀后被迫东躲西藏,其间由于持续用药而摄入了尚不致命的有毒物质,随着剂量逐渐加大,竟练成了百毒不侵之身。

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为了获得压力源,你要多行动,要多出去看看,探索世界,才能遇见一些新奇的事物,感受不确定性。

此外,要多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多学习、钻研新的事物,保持一定的压力。

压力源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不要让它成为我们止步的借口。

2欢迎脆弱,拥抱变化

塔勒布强调,我们要拥抱变化。

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具有反脆弱性。

有一句拉丁谚语:“艺术家成长于饥饿之中。”

如今,现代人却仍试图依赖舒适、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进行创新。

罗马政治家老加图,将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他不喜欢所有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走向堕落。

所以,从心态上讲,我们不能对脆弱逃避,要勇敢面对

3从错误中学习

塔勒布认为,失败和成功都在向你传递信息。

我们在网购某样东西,我们往往倾向于去看好评以支持自己的行动,而忽视掉了差评,或者认为它们不重要。

我们也不喜欢失败,却忘记失败可以带来经验、反思,是成功前的练习。

错误,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一种宝贵的经验。

有时候,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机会。换个念头去面对错误,可能是另一个更圆满的成果。

就像我们学习,不能因为自己的基础差就放弃,要从中看到我们基础差的优点,就是我们基础差但我们是一张白纸,吸收的反而会更好。

4杠铃策略

《反脆弱》不仅讲明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确实存在的,并且给出了应对之道,也就是杠铃策略。

大家应该都见过杠铃,两头粗,中间细。所谓“杠铃式配置”,指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有储备,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在一棵树上吊死。

在生活上,可以做一些疯狂的小事,但是在重要决策上保持理智。

也就是说,永远都要有变化和不确定性,不要一直维持紧绷状态,这样会崩断,也不要一直过于安逸,这样会堕落。

5保持好奇心

“越是深入海底,海就越深。”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自己尝一尝。好奇心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就像上瘾症一样,你越是满足它,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当你越是深入地研究某事,就越是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此事。

6永远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有人说,好马与劣马一起赛跑,最终会越跑越慢,而与更优秀的对手比赛则会越战越勇,成绩不断提高。

所以,我们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这样你才能成长得越快,提升自己的反脆弱性。

如今世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危机,而学会如何和危机相处,提升我们的反脆弱性,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增加自己的反脆弱性,以应对将来一定会出现的危机,我们不只是希望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或仅仅是战胜不确定性,而是能够拥有最后的决定权。这才是真正的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