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航母上有多道拦阻索,飞机降落时如果尾钩勾住了前边的拦阻索,会不会再被后边的拦阻索?

老兵新传65260646


一般不会,有防范措施的。

如果拦阻索出现了问题,那么对舰载机和飞行员来说都是极为致命的,甚至有时也对航母甲板的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在2003年的时候就曾在美国的华盛顿号航母上出现了惊魂一幕。当时华盛顿号航母的一条拦阻索在一架F-18战斗机着舰时被拉断。不仅导致这架倒霉的F-18战斗机直直冲出了甲板拥抱深海,而且这根断了的拦阻索还曾大闹航母的甲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了舰尾的整个飞行甲板,导致了7名在附近执行任务的地勤人员受伤。

当时航母上的摄像机还记录下了附近的一个地勤在这个玩命关头惊险一跃,躲过了这根拦阻索,使得这个地勤意外走红。不幸中的万幸,这个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两个飞行员都及时地弹射跳伞落到海面上获救)。而就在去年,俄罗斯海军的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组成一个战斗群远赴叙利亚参战(秀肌肉)时,曾在短短两星期之内就发生了两次拦阻索被拉断,造成了2架舰载机坠海的重大财产损失,也使俄罗斯在国际上丢了大脸,所以回国后这艘俄罗斯唯一一艘航母很快就进厂大修。

此外,可以这个拦阻索,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航母上有多道拦阻索,飞机降落时如果尾钩勾住了前边的拦阻索,会不会再被后边的拦阻索?其实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啦,因为我们的舰载机要进入降落航线时飞行员首先会把尾钩放下来,使尾钩大概与机身成70度角左右,之后飞行员通过舰上人员和设备的指引,调整好飞机的高度和俯仰姿态,对准着舰甲板中心线。


驾驶飞机从甲板上方一定的高度经过, 当长度一米左右的尾钩一旦勾住任何一道拦阻索后,尾钩就会受到拦阻索的拉力而拉起向上翘,这时尾钩就会远离甲板,接近与机身平衡的角度,这时尾钩就会超过了剩余拦阻索的高度了,没有再保持在能勾住拦阻索的状态。所以也就不会存在勾到多根拦阻索的情况了。飞行员在勾到拦阻索后就压低飞机接触到飞行甲板,通过拦阻索把飞机速度降低到零,然后就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着舰了。


小鹰说科技


1981年5月26日深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以东70海里的大西洋海面上,“尼米兹”号像往常一样进行夜间攻击飞行训练。为了更能贴近实战,美国海军把夜间和复杂气候条件下的训练看的特别重要。一架完成训练任务的

EA-6B

电战机完成夜间训练后,准备进行夜间着舰。与塔台沟通联系后,这架战机开始进入降落航线,向甲板缓缓飞去。

EA-6B电战机处

不幸的是,这架战机降落中偏离了方向,并没有直直地对着甲板跑道。而是径直冲向了甲板停放的机群,首先撞上了一架直升机,紧接着又撞上三架A-7E攻击机、以及三架

F-14A

战机。剧烈的碰撞随即引发机群大规模起火爆炸。更不幸的的是,
甲板上停放的战机挂载的都是实弹!大火很快引爆了这些弹药,导致后续赶来灭火的救援人员被炸死了不少。

引起的巨大爆炸

整整花了三个小时,这场大火才被完全扑灭,战机的被烧黑的残骸被扔进了大海。此时的航母甲板已是一片狼藉。这次事故总共造成14人死亡、48人受伤,

另外还有10余架飞机受损或者直接报废,由于EA6B电子战机有很多精密的电子设备,以及被炸毁的f18也是造价高昂,以前的文章就提到过一架大概要7亿人民币,加上航母的维修费用,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当时超过了55亿元人民币。

这次事故给美国的航母事业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也让我们这个新兴的航母大国警醒,在日常的作战训练中,必须严谨细致,甲板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不能放过,毕竟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车事儿参考


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测一下,由于问答题目字数的限制,题主没能将最后两个字打出来,完整的问题应该是“航母上有多道拦阻索,飞机降落时如果尾钩勾住了前边的拦阻索,会不会再被后边的拦阻索勾住”,这个问题其实两张图就能说清楚,没必要搞那么复杂的。

这是F/A-18C/D舰载机的着舰尾钩放下状态,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着舰瞬间尾钩的状态,即拖在甲板上,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舰载机的尾钩拖地时不仅有重力作用,还有作动机构的阻尼力,这个阻尼力能够保证舰载机的尾钩在落到飞行甲板之后不会被反弹起来错过拦阻索,只要尾钩能勾住拦阻索,着舰基本上就成功了。

当尾钩勾住任意一道拦阻索之后,尾钩会在舰载机的牵引力和拦阻索拉力的作用下与机身形成一个夹角,处于悬空状态,加上尾钩作动机构的阻尼力,尾钩在舰载机的减速过程中是不会再次摔落到飞行甲板上的,也就不存在被后面的拦阻索勾住的情况。

当前各国海军航母拦阻索的数量一般是4道,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后期几艘舰改成了3道,而根据美国海军的统计,60%以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都会勾住第二道、第三道拦阻索,两道拦阻索之间的距离不过10多米,这就意味着舰载机的尾钩几乎不可能发生勾住一道拦阻索之后再勾住另一道拦阻索的情况,除非拦阻索突然断裂。但从迄今为止发生的几次拦阻索断裂事故来看,即使被勾住的拦阻索突然断裂,舰载机的尾钩也不会勾住断裂拦阻索后面的拦阻索,尾钩的阻尼力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军机图


图注:勾住拦阻索的歼-15舰载战斗机

你这个问题的意思,其实是问舰载机降落后,前面的拦阻索如果已经勾住了着舰钩,那么后面的拦阻索是否还能起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分时代去研究。

作为航母上战斗机起降拦阻的重要设备,拦阻索可以说是保障舰载机成功起降的关键。早期的重力式拦阻索,其实就是在拦阻索左右两端绑上沉重的沙袋,靠着沙袋的重力来缓冲拦阻舰载机着舰时的高速。所以那个时候拦阻索至少有10几条,甚至20条。经常会出现舰载机着舰时速度太快,前面几条拦阻索虽然让舰载机缓冲减速,但阻拦它不住的情况,之后还要被后面的拦阻索再拦一下,最终保障其停住。这个时期,拦阻索数量众多,为的就是在少数几条拦阻索不靠谱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拦阻成功系数。

但飞机进入喷气式时代以后,舰载机着舰速度越来越大,这个时候重力式拦阻索就不靠谱不够用了,拦不住喷气式舰载机。这个时候出现了拦阻能力更强的液压式和液压缓冲式拦阻装置,其中在技术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在其现役航空母舰上使用的MK7拦阻装置,它主要由拦阻机、拦阻机驱动、拦阻索支撑以及钢索固定缓冲装置等组成,其最新改进型号MK7-3型拦阻装置能够回收时速130千米/小时、重约23吨的舰载机,拦阻距离100米。美军航母一般设置4道拦阻索,第一道设置在斜角甲板尾端55米处,此后每隔14米设置一道。这种现役的拦阻索非常粗,直径35毫米,由6股钢丝绳组成,每股钢丝绳又由12根主钢丝和12根辅钢丝缠绕而成,最大可承受约85万牛顿的拉力,拦阻索两头连接的滑轮和液压缓冲阻尼器可在2~3秒内全部吸收拦阻动能,使舰载机减速为零。所以这种新时代的拦阻索超级结实,一般舰载机着舰钩勾上一道拦阻索后,就完全可以实现制动降落,无须也不会勾上后面的拦阻索。但有时候偶尔也会出现问题,如果前面的拦阻索意外断掉,这时舰载机着舰钩还有机会勾住后面的拦阻索,完成降落。


兵工科技


几率非常小,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



1、首先拦阻索是用于吸收着陆(舰)飞机动能、缩短着陆(舰)滑行距离的装置。

2、多道拦阻索主要是防患于未然,现代航母上的喷气式舰载机降落时并不关闭发动机,情况不好可以马上复飞,所以拦阻索大大减少。


峰子87


不会,尾勾有一定的活动角度,一旦勾住拦阻索,将会在拦阻索的反作用力下被迅速拉高,不会勾住后面的拦阻索。


深蓝防务


拦阻索是用于吸收着陆(舰)飞机动能、缩短着陆(舰)滑行距离的装置。美军航母上备有4道拦阻索,第一道设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处,然后每隔14米设一道。拦阻索技术首先由英国发明使用,目前能独立生产拦阻索的国家有:英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均是联合国五常国家,只有法国不拥有此技术)。

拦阻的阻力产生装置,当飞机接触后里面将充满蒸汽,最终使飞机停下来,拦阻索不是就是一根铁索,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是阻力产生装置,当飞机接触后飞机和拉弯的拦阻索形成三个力,这三个力的合力最终沿着飞机的飞行方向。
保持合力在飞机的飞行方向,假设飞机恰好拉住中点部分,那么拦阻索的两边拉出的长度应该是一样的,而两段的力也应该是一样的,这种是最理想的方式。然而并不是说每次都能钩住中点,如果钩住靠左或者靠右几米,那么拦阻索两边拉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两段的力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拦阻索的核心部分,即如何使得两边产生的力不同,最终使得飞机和两段拦阻索上的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当舰载机降落时,尾钩放下,其位置比起落架还低,着舰点在1、2道拦阻索之间为好,这就要求飞行员有很高的操纵技术。据美国海军统计,白天着舰的舰载机尾钩挂住2、3道拦阻索的合计约占62-64%,尾钩挂住第4道索的约为18%,尾钩挂到第1道索的约为16%。在夜间尾钩多挂住第3、4道索。如尾钩未挂住拦阻索,着舰机必须拉起复飞,这在白天约为5%,夜间则高达12-15%。
如果出现同时被多道拦截索拦截,不是没有可能,也是有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

猴子军师


不会的,尾钩勾住拦阻索之前,下垂的角度比较大,钩端紧贴甲板。勾住一道拦阻索后,尾钩会在钢索的牵引下向上抬起,从而远离甲板,不会再勾住其它拦阻索。

看图说话吧,下图是降落前放钩状态


下图是着舰前即将勾住拦阻索

下图是勾住拦阻索以后尾钩抬起的状态
这个角度近乎水平,离甲板甚远,不会勾住其它拦阻索了。


荠菜糰子


当然不会!先说一下拦阻降落系统,航母甲板面积是有限的,降落用的斜角甲板也就一百多米,现在的喷气舰载机速度都特别快,这一百多米是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必须使用拦阻索。拦阻索由钢丝和麻编制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能有良好的润滑, 拦阻索连接着活塞装置,由弓形弹簧使其离开甲板大概三十到五十厘米,一般布置四道拦阻索(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三道),每道间隔14米,舰载机降落时放下尾钩,钩到拦阻索后会因为拉力使尾沟上翘,这个高度就超过了剩余拦阻索的高度,所有不会继续阻拦。


明白她二大爷


飞机尾部有挂钩,没勾住是垂下去的,这样可以勾住拦阻索,一旦勾住其中一根,飞机尾部的挂钩会被拦阻索拉起,拦阻索只高甲板一点距离,拉起的尾勾已经超过拦阻索的高度,自然不会勾住剩下的拦阻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