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转业后当了警察——逼出来的优秀!

转业后当了警察——逼出来的优秀!

最近一段时间,一封国防生写给母校的信火遍了家乡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是我的表侄,着实为这个优秀的晚辈骄傲了一阵子。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军官,总能成为父老乡亲们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谈资。骄傲之余,让我回想起自己走出大山的历程。山里娃能走出大山,基本只有读书一条路。而我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曾经,我应该也算是个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还不错。在考上大学就能分配工作的当时,老师们觉得我上个大学捞个“铁饭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我读高三的时候,家中突发变故。爸爸得急病住院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和妈妈在村里、在亲戚朋友家,挨家挨户借钱给爸爸交住院押金的情景。当时大家都不富裕,一家只能借到一百元、几十元。一千元钱要借十几家才能凑够。

爸爸病愈后,留有一些不可治愈的后遗症,只能保证生活自理,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的状况,即使我考上大学都没有钱去上。这时候,一年一度的征兵开始了。我瞒着家里,报名参加了征兵体检。

从军之路算是一帆风顺,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三学生,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军人。虽然不能上大学有些遗憾,但从小对那身军装的渴望终于实现了。可能所有男生都有一个关于制服的梦想。

说起来惭愧,我当时的梦想还真的不是为了报效国家,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改变家里一穷二白的面貌。但穿上军装才是这个梦想的开始。我不想服役期满后复员回家,那样生活就回到了原点。既然不能上大学,我一定要考军校!

部队真的是一个大熔炉。大家都是报着不同的目的来到部队,但在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那些曾经玩世不恭的、曾经看破红尘的、曾经心宽体胖的、曾经弱不禁风的,都变成了流水线制作的标准产品,黑皮红心且有棱有角。

部队生活远没有小时候想像的那么悠闲浪漫,想复习功课考军校,时间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挤。在部队考军校,跟在地方考大学没有区别,竞争一样激烈。对我而言,考军校的过程,艰苦而令人兴奋。因为我知道,这是我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复习过程很艰苦,但梦想的召唤却让人十分兴奋。1998年8月,我收到了来自天津武警指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是含着眼泪,大笑着狂奔向邮局,给爸爸妈妈发了一封三个字的电报:已录取。当时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长途电话很贵,而且农村很多地方没有电话。电报也很贵,我的津贴只够发这三个字的。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二老收到这三个字时的心情跟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是一样的。

在部队十年,从列兵到上尉,从战士到中队长。吃了生来从未吃过的苦,也收获了在很多人看来无法企及的荣誉。

优秀士兵、训练标兵、嘉奖、立功,每一个证书、每一枚奖章,都浸透了汗水,都记录着我青春奋斗的足迹。在同年兵眼里,我是个积极上进的好战友;在领导眼里,我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干部;在父母眼里,我是个争气懂事的好孩子;在乡邻眼里,我是个出人头地的“出息人”。

一点都不夸张,当时在村里出一个军官,绝对是一件祖坟冒青烟的事情。山里的孩子,很少能有走出农村的机会。走出去再回来的时候,一定浑身都散发着光宗耀祖的味道。我清楚地记得考上军校后的第一个假期,我回到村里探亲的时候,邻里街坊看我的眼神。有赞许,有疑惑,也有一点点羡慕忌妒恨。

那时候,年少轻狂地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是村里出类拔萃的,足够优秀的。现在看来,不过是命运给了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而我恰好没有错过而已。部队十年,建功立业结婚生子,我给自己的评价是: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如果说人生的这个十年还勉强算得上优秀的话,我的体会是:所有的优秀都是逼出来的。所谓优秀,就是你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委曲,付出更多的努力。

2003年10月,我从武警天津总队转业回到地方,被组织分配到某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工作。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工作内容。部队套在我头上的所有光环都不再被认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虽然有十年部队工作经历,但相比之下,部队生活较为封闭,特别是驻北京、天津的部队,管理异常严格,与外界交流很少。转业后我对刑警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小时候看过的影视作品上。当自己也成为一名刑警的时候,我才发现,电影里的刑警永远只会存在于电影里。

刑警的神秘感烟消云散,而这个承载着我的梦想的职业,一度让我迷茫徘徊。我动摇过怀疑过,甚至经常问自己:我的后半生就要在这个小县城里,在帮大爷大妈找牛找羊中度过吗?

想起在部队的时候,每年只有一次不超过十五天的随时都可能被临时召回的假期,回家乡看望父母是一件需要计划很久且实施起来有很多变数的非常奢侈的事情。当兵十年,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加一起不会超过三个月。当时都是以“自古忠孝难两全”来安慰自己。

现在转业了,离家乡近了,回家看望父母也方便了。带着对新职业的诸多疑惑,带着对前途命运的种种疑问,我回家了。一来看望父母,二来,我觉得需要找一个地方,让自己打拼了十几年已疲惫不堪的这颗心,稍事休息。家里,父母身边当然是不二选择。在家的日子,都是睡到自然醒,中午饭好了妈妈叫吃饭才起床。着实让人在长大之后又过了一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瘾。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假期,因为单位的一个电话,很快就结束了。惜别父母,归队。当天晚上发生的一起案件改变了我对基层刑警的看法,解释了我所有的疑惑。

那是一个雨夜,一个女孩赤裸着身体被人勒死在小树林里。这是我从警生涯的第一个命案现场。现场的具体情况不细说。跟着那些平时看上去有些木讷不善言谈的老刑警勘察现场、调查访问、确认身源。。。。。。原来这些前辈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睿智无比!

身源很快就查清了,是邻市的一个有轻度精神障碍的女孩。被害后遭遇性侵、焚尸。谁会对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女孩下此毒手呢?考验侦查员们智慧的时刻到了。我也第一次觉得小城刑警不仅仅能帮助大爷大妈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也能为社会大众伸张正义。曾经看着貌不惊人的刑警们,原来一个一个都是警界的精英。差不多每一个人身上都获得过“破案能手”、“优秀人民警察”等各种各样的荣誉。我对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集体,对这些干了一辈子刑警的前辈们肃然起敬。

相比部队生活,刑警的工作方式要灵活一些,自由一些。但工作强度,伯仲之间。看到这些前辈,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未来。我能想象得到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我顶着满头白发,大口大口抽着烟,在案发现场凝思的情景。这是我要的生活吗?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侦查,案件顺利告破。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凶手竟然是被害女子的亲弟弟!破案过程、侦破结果,比小说里的故事更加离奇。我觉得破案之后,我在一夜之间成长了,对曾经追逐向往的名利虚荣看淡了许多,对人生目标、对我的未来有了一个我自己的规划:干一辈子警察,一样是为国效力,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比以前的年少轻狂,当刑警之后成熟了、低调了许多。不再争强好胜,不再斤斤计较。心里被破案之后的成就感充溢着。说心里话,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当兵的时候,一直很遗憾没有机会上前线作战(这个是每个当过兵的人在部队的时候都有过的想法。

对我们部队的政治教育,全世界都应该给一个大写的服!这从一另一个角度也反应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案发现场,居然有了上前线的感觉。破案带给我的,是打胜仗的喜悦。从头开始,从零做起,我的刑警生源自此真正开始了。

今天,参加公安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所有的路基本按照自己的规划在走。期间,我做过一线刑警,当过刑警大队副队长,当过派出所所长。随着国际国内反恐斗争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又担任了反恐特警大队大队长。

我很庆幸,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 小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