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樓市分化加劇,2018年到底如何買房?


我的建議是:2018年剛需最佳上車年,投資房產的人需謹慎。

雖然對於剛需來說其實不分最佳買房時機,但相對而言,剛需確實迎來了近幾年來最佳的購房時期。

我國樓市,清醒的人都明白,如果沒有其他黑天鵝,想要過分的下跌幾乎不可能。對於剛需而言,如果你手裡有存款又沒有做其他的理財,那麼實際上每年你手裡的存款價值是在縮水的,因為目前咱們依然還是通貨膨脹,一方面手裡的錢貶值,一方面房價卻在悄悄上漲,你說買還是不買?

另一方面,房價的波動都有周期的。在2016年樓市的猛漲和2017年大範圍的調控之後,2018年的樓市主基調應該是穩定,國家也再三喊話,要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定房價,房住不炒,所以底下的開發商即使拿地價格很高,單價也不敢標的太高,為什麼?政府不給批啊!調控樓市不是說說而已,今年至少得堅持下去。

二手房方面,主要一二線城市造就已經受到了調控的影響,紛紛下跌。但我們都知道,這些熱點城市的住房其實是供不應求的,看看他們的供地面積就知道。

歸根結底,咱們的樓市就是政策市,這一點和股市有點相似。而對剛需者而言,有能力有需求,可以趁調控的檔口上車,畢竟以後房價是什麼情況,誰都說不準,沒必要去賭。對於投資者而言,如今的樓市限制太多,一次性投入的資金成本也太大,沒有必要再入場了。海外投資、A股,相比樓市而言投資價值都更大一些,當然,投機者除外。


槓桿遊戲


從目前的政策來看,要貸款買房的剛需很受傷,現在銀行利率上浮15-20%,首付再提高一成,買房成本提高,這還是首套而已,而如果是能一次性付清的,就一點影響都沒有,現在銀行的貸款額度不夠用,說明買房的確實比較多,如果確實買得起的,是可以買的,因為誰都不知道漲價會漲到什麼程度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