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卡塔尔224万人口,外籍占87%,本国人30万,为什么卡塔尔这么开放?

爱在龙泉山水间


卡塔尔,一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1960年以前还以"采珠业"的贫穷国家,在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后,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的快车,成为人均GDP世界第一的土豪国家。



从人口数字的分布上来看,卡塔尔似乎很开放,引进了87%的外来人口。诸位随我深入的了解下卡塔尔的社会人口结构,就知道卡塔尔是不是真的开放了?!



卡塔尔的外籍人口多来自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菲律宾人成了卡塔尔劳动人口的基础。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保安等都是外籍人员。由于卡塔尔土豪从不缺钱,国家的高福利已不需要卡塔尔土豪再出来谋生活了,所以卡塔尔人很少出来工作,就算出来工作的也在银行、政府机构相关的岗位,福利高压力小。



卡塔尔系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卡塔尔国内政局和商业基本由所谓的本地十大家族所控制。卡塔尔的政府办事效率低,且有着繁锁善变的规章制度,如想去卡塔尔创业,最好找当地人来代理,否则将寸步难行。



卡塔尔虽富但还不是发达国家。


山合水


其实不仅是卡塔尔,在海湾地区外籍人口多于本土人口是个普遍现象。除了沙特阿拉伯,其他像卡塔尔、巴林、阿联酋与科威特,都拥有比本土人口还要多的外籍人口。卡塔尔外籍人口比例约85%,而最高的阿联酋超过88%。

海湾各国的外籍人口,几乎就是外籍劳工,他们常年在当地工作生活,但依旧并非本籍居民有所区别。包括卡塔尔在内,海湾地区的外籍人口大多来自于南亚的印巴与孟加拉。


卡塔尔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很小,却拥有大量油气资源。按照目前已探明储量来看,卡塔尔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十三,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与伊朗位居全球第三。多年来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给卡塔尔带来的滚滚财富,其年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7万美元以上,综合竞争力位居阿拉伯世界之首。

有钱自然就要花,手握巨额财富的卡塔尔多年来也是花钱如流水,荒蛮的卡塔尔半岛上各种现代化建筑连年增加。不过卡塔尔本土人口并不多,更何况由于大量石油财富使得卡塔尔本地人口都非常富有,也就没有了参与建设的必要劳动力。为了不影响经济建设,卡塔尔便花钱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劳动力。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与迅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不过在卡塔尔,本土人口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商政、金融等要紧职务,甚至很多卡塔尔本土人口并不工作,唯有服务业、建筑行业等行业才被留给外籍人口。规模庞大的外籍人口,只是卡塔尔的务工人员,极难进入卡塔尔的管理中枢。

原本海湾地区都有着管理外籍劳工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卡法拉制”。在这一制度之下,外籍劳工如果想要在卡塔尔工作,必须有本籍雇佣者作为担保人,才能获得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劳工都被严格限制自由,想要换工作或者离开卡塔尔都要担保人同意。直到2016年卡塔尔才使用新的法规取代了卡法拉制。


外来人口数倍于本土人口,“反客为主”的问题卡塔尔等国也并非考虑不到。一方面前去卡塔尔的劳工主要来自于南亚诸国,甚少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多都是遇事默默忍受的群体;另一方面,卡塔尔核心终究掌握在本土人口手里,外人很难参与其中。就好像富豪家中雇佣再多的佣仆,富豪的财产也不会因此易主。

近来法国发生“黑背心运动”,黑人移民宣称“法国不止属于法国人”,之所以发生这种喧宾夺主之事还是因为法国的过度纵容。相比之下,卡塔尔对于大量的外来人口管理非常严格,外籍劳工在卡塔尔只是工作而已,很难在当地成家置业,迟早都是要回到故土的。多年来也极少听说卡塔尔发生过反客为主的事情。


澹奕


卡塔尔常住人口200多万,但是这些不都是拥有卡塔尔本国人口。本国人口也就30万。其他近200万都是干嘛的呢?

通俗易懂的说,就是服务卡塔尔本国30万人。近200万外籍人口,只是卡塔尔打工仔。这些打工仔不仅仅做苦活、脏话、累活,就连普通的活,比如打扫卫生、淡茶倒水这些简单重复性工作都是这帮人做。

卡塔尔本国人只当官,掌控政府、商业、经济等各行各业的重要职位。甚至不少本国人干脆不工作。

那么卡塔尔是否真的开放或者会被喧宾夺主呢?

首先卡塔尔对外籍人士有着严厉的监管制度。

第二、外籍人士大部分来自南亚等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多数任劳任怨。

第三、本国人掌握政府、商业、经济等各行各业的重要职位,外籍人士基本不可能进入中高级管理层,更谈不上核心管理层。

第四、卡塔尔本国人宗教信仰很强,很难和当地人通婚,拿到卡塔尔绿卡。





上帝看地图


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是个君主制酋长国,国家元首为埃米尔。卡塔尔国土面1.15万平方千米(与我国的直辖市天津差不多大),人口257万,GDP总量1524亿美元,人均GDP排世界前列。


卡塔尔就是我们常说的土豪国家之一,257万的人口拥有1524亿美元的GDP能不豪吗。看看我们的邻国越南9000多万的人口,GDP却也只有2000亿美元多一点。卡塔尔是豪,富豪扎堆豪车遍地。

别看卡塔尔现在豪,其实历史上的卡塔尔也曾几经苦难。卡塔尔曾长期被葡萄牙及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过。1916年英国强迫卡塔尔酋长签订奴役性的条约由此卡塔尔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71年才正式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没错从题主所列出的几组数字及卡塔尔的富裕程度上来看,很多人的确会认为卡塔尔是个非常开放的国家。87%的外来人口所占比例的确很大,在世界上似乎也只有卡塔尔有这样的国情。然而这就表明卡塔尔开放吗?事实并非如此。

卡塔尔是个典型的君主制酋长国家,埃米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卡塔尔的国家政令、法律、法规都由埃米尔颁布,国际条约的签订也必须经埃米尔批准。除此之外卡塔尔还禁止一切政党活动。所有的这些都表明卡塔尔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国家。

卡塔尔之所以拥有87%的外来人口。并不是说卡塔尔有多开放,而是因为国家发展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卡塔尔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更是排名世界第三。如果说光靠卡塔尔本国30万人口,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的。自从卡塔尔靠石油天然气富起来后,国民收入高福利好没有生活压力。大多数的卡塔尔本土人都没有参加工作,即便是有工作也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这就对外来劳工有了很大的需求,来自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等国的劳工攘括了包括服务员、司机、保安、工人等所有一切卡塔尔社会底层的工作岗位。如果说把卡塔尔的社会形容成一座金字塔,那么金字塔的顶端是卡塔尔王室,中间是卡塔尔本土人,最下面的那些就是外籍劳工。


段干明峰


题主的问题是卡塔尔这个弹丸小国外籍人士占如此大的比例会不会反客为主,其实并没有这回事,在海湾国家,大多都是外籍人士居多,如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但是在海湾国家的外籍人士地位极低,一些政府单位都是由本国人工作,而外籍人士也大多数是菲律宾,孟加拉,印度等国的打工者,他们在这些海湾国家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如保姆,司机,清洁工等等。

大多数外籍人士在海湾国家基本没有尊严可言,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只有折合两三千人民币,卡塔尔的富有只是当地人富有,这里的种族等级非常明显,来这里找工作的中南亚小国的人,总是生活的小心翼翼,更别说能够反客为主的地步。

拿沙特来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本地人的生活也越来越不好,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王室为了给本国人提供工作机会,将一些较为轻松的行业实施规定,规定外籍人不允许从事此类贸易生意。

不同于其他国家,海湾国家的人永远向着本地人,即使是外籍人士有理,但如果与本地人有矛盾,警察也是向着本地人而惩罚外籍人,尤其是菲律宾人和孟加拉人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尊严。





走进伊拉克


卡塔尔国人比较少,大量的工作没有人干,需要引进很多的外地人口,充实各行各业,甚至他们的警察部队都是由外国人充任的。

卡塔尔的税收政策非常优惠,在卡塔尔开公司,税很低,而且公司的利润可以随意汇出,不受限制,所以,卡塔尔是世界上公司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卡塔尔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外地人口只要有绿卡,也基本享受这一福利,加上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基本消费低,92号汽油不到一块钱一升,所以很多国家的人,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人,都跑到卡塔尔找工作。

但是,即使卡塔尔的外国人是本国人口的几倍,卡塔尔也不用担心他们反客为主。因为卡塔尔的移民政策非常严格,法律公平公正,执法严明,一旦发现外籍人士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立即驱逐出境。所以持有绿卡的外来人口,都规规矩矩,绝不造次,也没有造次的必要。


高尚涛


 在中东,外籍人口远远多于本土人口是一个普遍现象,卡塔尔的情况还不是中东最为极端的,拥有迪拜的阿联酋,外籍人口占据人口比重超过了88%!

  卡塔尔在亚洲范围内也应该算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国家,他积极投身各项国际事务,并且,比如说承办世界上第二大的体育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当然,近期他们的埃米尔比较烦,因为卡塔尔得罪了阿拉伯小霸王沙特,沙特打算通过挖运河的方式,将这个强邻变成一个岛国!

  尽管卡塔尔被沙特欺负,看似弱小,其实卡塔尔只是小并不弱!卡塔尔只有1.1万平方公里,国土狭小,仅相当于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的大小,人口更是只有224万,典型的小国寡民。可是就在这1.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下面埋藏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卡塔尔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第13位,这个排名看上去很尴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是结合卡塔尔那狭小的领土面积,可以说,他们已经饱受上天的眷顾,家里有矿,就是说的卡塔尔,而且,卡塔尔的地底不仅仅有石油,还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如此一个弹丸之地,他的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世界第一大国俄罗斯以及中东大国伊朗!靠着石油美元,卡塔尔迅速发家致富,它的综合竞争力在阿拉伯世界排名第一!所以,卡塔尔并不是一个弱国!

 和中东所有的产油国一样,卡塔尔也是一个会赚钱,更能花钱的主!卡塔尔人有钱任性,建设起自己的城市来,绝对是花钱如流水,更何况要在一望无垠的沙漠地带建造现代化的城市,所需要花费的金钱绝不是一个小数字,也只有中东产油国这种土豪级别的国家,才能承受这样的代价。然而,国家富裕了,人民的口袋里装满了钱,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有钱还不是一般有钱的国民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愿望变得很低,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了用人荒!然而,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这些产业,这可难不倒挥舞着支票本的卡塔尔人,卡塔尔大量引进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远高于他们国内的高工资吸引这些淘金者前来务工,这些人员的涌入,保证了卡塔尔的发展活力!

  当然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外籍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卡塔尔本土人口,但是卡塔尔人并不担心他们喧宾夺主。其实这些外籍人口,主要从事的是低端的劳动力进行产业,比如建筑业,服务性行业,可以说阿拉伯世界的繁荣事建设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血汗之上的。而涉及到国家命脉的金融,政治等相关行业,在卡塔尔是受到严格把控的,几乎都有本土人士担任!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外籍人士会造反,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些劳务人员由于接触不到卡塔尔的核心,他们的命运就和地主家的长工相类似,他们为地主创造了财富,却无法真正取代地主!而且卡塔尔引进的劳工多数都是来自印度次大陆三国,这些人普遍学历不高,他们都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他们来到卡塔尔就是为了赚钱,他们也没有什么政治追求,而且卡塔尔为这些人提供了专门的汇款服务,在银行设立的专门的窗口进行跨国汇款,方便这些外来人员将钱汇回国内,其实这是一招奇招,这些外来人员将钱都汇回了老家,也就意味着他们结束了劳务合同之后只能回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卡塔尔滞留,降低了卡塔尔出现法国黑背心运动的风险!

  所以卡塔尔虽然外来人口远超本地人口,但是他们这个国家的根基还是极其稳固的。

  


福垊


那么现在回到这个话题上来,卡塔尔224万人口,外籍占87%,本国人30万,为什么卡塔尔这么开放?不怕反客为主吗?

首先,来说说卡塔尔的开放程度,作为一个穆斯林国家,它为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提供了免签或者落地签,所以在主观上,是有开放的意愿的,这和我们在主要空港实行外国人144小时免签,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卡塔尔除了是知名的石油国家之外,卡塔尔航空也是这个国家最闪亮的名片。而大多数的人乘坐卡塔尔转机,都可以利用他的落地签政策进去逛一逛。

其次,题目也说了,外籍占87%,那么,外籍终究就是外籍,绝大部分人都是给皇室打工,给你工钱,你做事情,就完了,不涉及到反客为主,因为外籍人员连皇宫都进不去。更别提反客为主了。

总之,题主是多虑了。欢迎交流。


本来世界观


什么是“食利者经济体”制度呢,这指的是中东以沙特为代表的国家基于巨额石油储备和石油出口量上建立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典型的就是沙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等几个国家。

卡塔尔哈里发国际体育场

这几个国家都奉行着世袭君主专制统治,无论君主的头衔是酋长、埃米尔或者国王。这套体制运行的基础就是,国王用石油出口换来的石油美元,让少数本国居民过着高福利低工作强度的生活,以换取本国民众的政治服从。

在经济上,因为本国民众依靠石油美元带来的好处过着高福利生活,不愿从事辛苦的工作,只能引进大量外籍劳工来进行替代。因此,造成了外国人比例特别高的局面。

这是因为卡塔尔的大多数工作岗位已经无法吸引生活优渥的本国国民,因此必须找外国人来做。

举个例子,卡塔尔是2022年世界杯主办国,要办好世界杯需要新建大球场,训练场以及相应的餐厅,酒店等设施。这些投资都是由卡塔尔国家投资的。

但建设这些比赛设施和服务设施除了钱还不行,还需要相关人才来设计,施工和运营。这个时候就不能靠卡塔尔本地人了。因为卡塔尔本地人福利太高,只愿意在政府和银行等体面部门工作。设计一般交给西方的设计师,施工则交给来自巴基斯坦或菲律宾的国际施工队,最后再交给外籍人士来运营。

另外,卡塔尔的支柱工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员工也是外籍员工居多,因为太辛苦了本国人不愿意做。

这些并不能说明卡塔尔开放,因为外国工人和本国食利者几乎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两者地位和生活状态天差地别,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边界。前者和卡塔尔企业或政府之间只有雇佣关系,几乎没有入籍和融合的可能,后者则安心享受福利以及本国国民的特权(比如外国人想在卡塔尔创立企业必须聘用本地人做大股东的规定)

因此,卡塔尔外国人多,很难说是开放,而是基于石油天然气收入的食利者经济体的一个表现而已。


昭杨


卡塔尔资源丰富,本国人口少,需要得劳动力多,外来人口从事本国人口不愿从事的工作。因为卡塔尔考卖石油能赚取大量的钱,本国人口享受着练高的福利,所以不愿意从事一些像建筑的工作。 别的国家有大量的劳动力赋闲,在外找工作钱能挣的多,所以许多像南亚这样的国家的人口到卡塔尔找工作。 卡塔尔现在意识到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通过石油赚取的钱进行投资,发展其它产业,所以卡塔尔外来人口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