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西决G2,勇士输了球,库里三分8中1,杜兰特狂砍38分,于是,杜兰特废队友?还是杜兰特真大腿?

这本来不应该是个流量如此夸张的话题,但G2与G3的比赛相隔时间太久,等待的越久,话题就越会发酵,就像全明星周末前,勇士输给开拓者,库里发挥不佳,杜兰特砍下50分;全明星周末,库里被杜兰特和詹姆斯防的投不出最后一攻。当这两个球员表现出现落差,又赶上N天没有比赛的情况,争(SI)论(BI)就会无休无止,说实话,这时候不管找多少材料分析证明,都解决不了争论,只有赛场能解决问题。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但我还是很好奇,想知道勇士到底发生了什么,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出现了G2的惨败,库里的低迷。于是我把G1和G2的比赛录像又看了两遍,反复思考,再比照库里复出后的各种数据,还是能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问题——勇士教练组对这轮系列赛的战术布置是什么样的。两场打完,我思考了两天,觉得科尔的思路是这样的:

  1. 火箭的换防弹性好,防守默契进步也很大,传切必然不好打,常规赛火箭给对手无球掩护、空切的比例都很低。勇士的传切不好打是必然,挡拆被换防拆解,同样不好打,勇士教练组显然在系列赛开始前就很清楚这个问题。

  2. 明白传切不好打,就有两个选择:A.头铁,坚持打传切;B.老老实实单打。很显然,AB可能都不是最优解,因为A的难度系数变大,失误风险大,被打反击的可能性大,而选择B就等于跟火箭对拼火箭最擅长的单打。

  3. 从G1看,科尔最后选择了一条接近B,但不完全放弃A的套路——先用单打跟火箭僵持,冷不丁打几个传切就更加防不胜防,这样有效命中率未必高,但失误少,这其实是保守而稳健的策略选择。勇士做这个选择,其实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链。

  4. 勇士的逻辑是,虽然火箭这赛季打出了历史级的单打表现,但那是因为火箭的对手不都是勇士,其他球队没有勇士这么豪华的锋线防守,大部分球队内线都有错位,而勇士大部分时间可以不给内线错位,保罗的单打又需要内线错位,只要勇士尽可能少给保罗错位,那么火箭真正有效的进攻解法就剩下哈登打库里, 哈登魔球打法,突破多,打到后面总有累的时候,效率下滑,勇士就有机会了。这也是为什么勇士要首发死亡五小,勇士希望从比赛开始就落入哈登单打的循环里,除了衔接段,保罗最好不要有参与度。

  5. 到了进攻端,勇士的逻辑是,虽然我的空间不如火箭这么好——按理说单打没有极致空间支持的一方会吃亏——但杜兰特中距离为主的进攻方式,可以无视空间环境,虽然这么打改变不了防守,也与队友脱节,但失误也少,只要杜兰特效率足够高,就可以保证勇士阵地战的保底输出,哈登那边打进一个,杜兰特还回来,双方把比分咬住就行了。而相比火箭,勇士除了杜兰特单打还有其他有效解法——毕竟还有冷不丁的传切,还有库里的单打,虽然库里复出后持球投状态不好,魔球打法的库里也远比杜兰特需要空间支持,可火箭第一道防线——哈登——太容易被过了,勇士只要注意一下格林、伊戈达拉、卢尼们的站位,库里还是能保证篮下效率,与火箭系列赛,库里在篮筐10英尺范围内17中12,命中率70.6%,非常高效。只要不出意外,勇士阵地战完全有能力跟火箭咬住。

  6. 双方决胜负的地方就在转换进攻了,火箭的退防和推转换的能力都不如勇士——科尔为什么系列赛前就声明要重用杨少侠?因为杨少侠与火箭的比赛里命中过大量反击追身三分——阵地战假如双方五五开,勇士只要转换进攻赢了火箭,也就赢了。

这可能就是勇士教练组对系列赛的设计——G1基本按这个剧本来了,如果你还记得G1的比赛过程,上半场杜兰特神兵天降,但勇士和火箭其实是平手,因为对面哈登同样无敌,只是场面上,你会感觉哈登比杜兰特要更累——哈登要不断找库里的错位,库里多少能拖延一些时间,而杜兰特见谁虐谁,直接不讲理干拔,再加上勇士的冷不丁传切和转换得分,勇士这边显然更均衡。

G1的下半场,勇士怎么建立领先优势的?阿里扎犯规下场,巴莫特太坑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一旦哈登打库里效率下滑,火箭这边火力就续不上了,勇士的阵地战却靠各种方式维持了输出,再抓住几次反击机会,就把领先优势建立了起来。

我们现在再来看G2,就明白问题出在哪了——出现了很多比赛设计之外的问题。

首先,失误比预期多。G1勇士失误9次,G2失误15次,15次相比勇士常规赛还不到平均值,但勇士现在的打法是大量中距离单挑,这种打法优势就是失误少,勇士这场球送出了N次迷之失误,一共也只有21个助攻,这就很扯了。这部分错误我们可以相信勇士不会再犯。

第二,火箭有预期之外的输出点。塔克的惊艳表现并不全是超常,他的底角三分进入季后赛就是很准,塔克投进了顶着人的底角三分,但勇士也漏给他一些转换的底角三分,这些后文再说,至于塔克低位打格林这种输出也是勇士一定想不到的。阿里扎的情况也在后面说。戈登投进的6个三分球大多是顶着人投的高难,这些球出现的时间点也非常要命,要么是拉开比分,要么是比分接近时按住勇士的反扑。这三个人拿这么多分,完全是勇士计划之外的事,导致的结果是,勇士队只允许哈登一个人暴走的计划落空了,哈登被消耗的也有限,别看哈登这场球手感不佳,但他篮下8中6,在下半场双方对拼小阵容时,哈登的单打依然犀利,如果这场球打到最后关键时刻,哈登很可能会打出比G1后半段更强的表现。火箭不会每场球都有这种意料之外的输出点,但勇士也得清楚,火箭的锋线的确有能力打出这种表现,不能大意。

第三,勇士防守有一些不佳的选位。哈登打库里的球,进了也就进了,这本来就是勇士死亡五小阵容里没办法避免的损失,库里能拦下一个就赚一个,从G2来看,库里防的反而比G1要好。但格林没想到阿里扎能过掉韦斯特,所以没去协防,阿里扎过两个球员上篮格林又不协防,阿里扎两次空切,杜兰特选位不佳被阿里扎过掉,伊戈达拉选位不佳被过掉,类似这种球,就属于勇士队计算之外的防守损失,不能接受。另外,有一些我们对勇士的防守预期是没做到的:

  1. 当火箭摆卡佩拉在场时,格林应该在兼顾持球人上篮与卡佩拉吃饼上做的更好,从G1和G2看,格林用一种跟哈登玩心理战的方式来防守,就是哈登让格林猜我是上篮还是送空接,格林也让哈登猜我是协防还是截断你的空接,G1格林用这种方式成功了几次,G2格林被哈登完全拆穿,G3格林要怎么应对,不清楚,但还是相信格林的防守智慧。但从防守效果上看,卢尼对卡佩拉,格林对塔克时,格林扮演防守自由人的角色比他去对卡佩拉效果要好;

  2. 当火箭摆五小阵容时,勇士应该有能力兼顾篮下与外线做的更好。比如G1格林收篮下协防时,在45°的杜兰特会封锁哈登传底角的路线,坚持不给火箭底角,宁可给45°,这个思路是完全对的。但G2勇士防火箭五小做的非常差,除了自己轮转没做好,更重要是连杜兰特、伊戈达拉们都很轻易的被过掉,轮转当然顾此失彼了。

另外,勇士G2防转换不好除了因为失误,还有一个原因——库里几乎每次突破都倒地,一旦打不进,火箭反击库里是回不来的,这种情况被塔克进了两个三分。这似乎是个没办法的情况,其实火箭同样有这个问题,哈登突破上篮不进,同样也回不来——这就只能拼成功率,适当交一点战术犯规。

第四,格林、伊戈达拉拖空间的问题比预期要严重。G1这个问题没怎么显,G2在双方小阵容对轰时,就明显看出火箭那边空间拉的开,勇士这边格林和伊戈达拉都想去篮下,结果很方便火箭上协防。虽然塔克身高有限,真到了篮下未必能护框,但他能阻断库里和杜兰特的突破路线,也能造进攻犯规。勇士跟火箭拼单挑,最大的问题就在这——火箭用极致空间阵容时,虽然勇士有身高优势,但协防的难度更大,轮转上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漏底角三分或空切。勇士这边杜兰特虽然可以无视空间环境,但如果火箭都是突破和三分,杜兰特都是中距离,长时间这么拼下去,预期效率哪边高不用我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追梦和伊戈达拉注意站位,一个人去空切位或底角,另一个人一定要在弧顶带走一个防守人。另外,站空切位或底角的球员一定要在弱侧,避免对位者提前阻断突破路线,库里和杜兰特突破到篮下后也要注意找一下空切的伊戈达拉或者格林。

以上四个问题,让勇士的作战计划落空了,既不能在阵地进攻里咬住火箭,又因为火箭阵地进攻效率出奇的高,自己没有转换机会,反而成了被打转换的一方,这种攻防两端此消彼长的叠加,最终导致了一场惨败。

所以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提有关库里和杜兰特的撕逼争论?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好争论的,他们俩本来就没什么问题。勇士整套作战计划,从理论和实践(G1)都说的通,G2出现了意外情况,加上执行力也有一点问题,不能因此就彻底否定了勇士教练组的计划。至于勇士如果主打传切、辅以单打的策略会不会更好,G1和G2没有做过实验,我也不知道,科尔会坚持原计划还是适当把传切比例增加,我就更加猜不到,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很难指望库里打出遇到大中锋球队时的统治力——这种换防弹性的队伍,本来就是克制库里的,我在前瞻里也说过,这轮系列赛主攻点肯定是杜兰特,库里是牵制力和辅助攻击点——库里这轮系列赛球权并不算少,场均持球时间5.5分钟,队内第一,比常规赛还久一些,当然,也是因为出场时间多了。

那么,库里遇到的麻烦在哪呢?

很多人只看到库里命中了2记三分球,却没看到库里的三分出手组成。库里复出后,第一轮打鹈鹕,数据是这样的: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四场比赛,出手样本也不足够多,这里面必然有偶然性,但还是能看出一些趋势——库里复出后,篮下终结没问题,接球投篮没问题,问题都在持球投上,不管是两分还是三分,都没有达到预期。与鹈鹕的系列赛,当时能看出一个问题——掩护质量不行,但话又说回来,库里的能力,即使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持球投也不应该是这个水平。

与火箭的系列赛,数据是这样: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很明显,库里延续了与鹈鹕系列赛的问题,持球投还是不准。

我们知道,持球投是比接球投难度大的出手方式,所以还是能看出来,库里在复出后对这种难度更大的出手方式还没有找到节奏,与火箭的比赛,根本没有掩护墙可用,出手难度也就更大。

所以,库里要怎么调整呢?

持球手感或者无球投机会,这两样至少要找到一样。

持球投手感这种事,最好的办法是有扎实的掩护,让库里出手可以稳一点,创造好的投篮机会,但火箭无限换防的体系决定了勇士很难打挡拆。另一个办法是,库里后撤步跳投的手感比直接干拔三分还准,他可以试试用后撤步找找节奏。实际上,如果库里能找到一些无球掩护或者定点投篮的机会,也能把得分产量堆上来,他在复出后这块的效率是没有问题的,库里常规赛场均要出手5.2次接球三分,与火箭的系列赛两场才出手了5次,勇士自己无球掩护打的太少,虽然火箭也不会轻易给库里这样的机会,但勇士几乎完全放弃了这块,还是有点可惜——就算库里可以不用无球输出,汤神也需要啊。

库里在常规赛也会出现连续几场不准的情况,还是相信库里能调整回来。

至于撕杜兰特废队友的人,就实在太扯了。让杜兰特作为这轮系列赛勇士的主输出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决定——库里最适合灭大中锋球队,对付喜欢夹击的球队也是最好的诱饵,而杜兰特对付无限换防的球队,发挥他无差别单挑能力,这是正常教练组都会做的决定。

勇士在G2只是在执行力上有一些问题——比如杜兰特应该多找哈登、保罗的错位,对位打阿里扎或者打卡佩拉可以少一点,另外,当火箭摆出五小阵容时,勇士应该减少跳投,想办法疯狂攻击篮框。

当然,杜兰特作为主输出,不代表杜兰特的每个球都应该是单打。勇士在上个赛季为杜兰特设计了不少无球战术,不懂为何这个赛季用的少了——杜兰特的接球投篮比持球投要更准。为杜兰特设计一些简单的掩护战术,并不纠结是否挡住人,只要让他在舒适的位置接球投篮,会比杜兰特在发生对抗后的跳投,或者被保罗贴身上再很别扭的出手要更准。而杜兰特持球时,也应该更多的突破到篮下去终结,要造杀伤——过哈登并不费劲——只要格林和伊戈达拉站位不太坑,杜兰特对篮框的威胁是两队最大的,他这轮系列赛在篮框10英尺内出手12中11。

勇士G2惨败的原因,库里与杜兰特之间的问题

库里与杜兰特之间也要增加互动,库杜挡拆也好,库里为杜兰特做无球掩护也好,两大巨星同时在场,就需要把优势叠加,而不是简单的你打一个,我打一个。只要能赢球,真正的勇士球迷不应该在意库里得多少分,或者杜兰特得多少分——谁更适合,谁就得分。

最后说一下,库杜两人的兼容性。在遇到火箭这个级别的对手前,我不会认为库杜有兼容问题,两个人都乐于分享球,无球能力都强,在一块是互相加成。可遇到火箭这样让你战术不好打,逼迫你单挑的球队时,就会发现库杜对球队的配置要求的确略有不同。杜兰特无视环境的单挑能力,其实很适合场上再摆四个防守悍将,这四个人不要求都是三分高手,但最好有一位前场篮板高手——这就是传统中距离无错位单打巨星要求的配置,想想看,老版雷霆好像挺合适...库里单挑基本是突破+三分球的魔球风格,更需要空间支持。其实勇士的配置对于库杜两人的单挑打法,都不算最佳。所以我昨天会提出,当库里不在场时,勇士最好不要再留任何错位点给火箭,上利文斯顿,把防守推到极致,进攻靠杜兰特的无视环境能力。当库里在场杜兰特不在场时,勇士就一定要把杨少侠和汤神留在场上,保证空间还可以,让库里的突破不至于太辛苦。这轮系列赛,库杜两人错开时间分别带队,可能比常规赛库杜一组,汤追一组的分配更好。

总而言之,这轮系列赛,勇士没到那么危机的程度——策略大方向上还是对的,G2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执行力问题。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也没办法回答,比如G3持球与无球的比例如何调配,我是坚持两样都要,但到底最佳配比是多少,只有比赛中试一试才知道;库里的手感我相信会回来,但这种事谁也没办法保证。只能说,相信教练组的调整能力,G2和G3之间这么多天,我都能想到这些,教练组一定想的比我多,比我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