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太平天国后期诸王中,真正有用的只有这两个

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农民起义战争中开创了许多先例,例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西方宗教主义发动的起义,也是唯一一次遭到中西方军事力量联合镇压的农民起义。到了太平运动后期被封的王甚至超过2700人,基本到处都是王,人人都是王

那么问题来了?封这么多王肯定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的,那真正有用的是哪几个呢?

抛却天王洪秀全和早期封的五王外,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只有两个: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太平天国后期诸王中,真正有用的只有这两个

一、陈玉成出生于1837年,原名丕成。广西藤县客家人(一说桂平),祖籍广东翁源县。[1] 他出身贫农。幼时父母双亡,依靠叔父生活。1851年,十五岁的陈玉成随叔父扶王陈承瑢[2] 参加了金田起义。他在童子军中表现极为出色,苦练一身好枪法。不久便当上了童子军的首领。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他被提升为“左四军正典圣粮”,主管军粮。1854年6月,西征军进取武昌,十八岁的陈玉成在奇袭武昌的战斗中,表现勇敢,建立首功,被提升为殿右三十检点(三十八指挥,位在丞相以下),统领后十三军及水营前四军。1856年提升为冬宫又正丞相。

太平天国后期诸王中,真正有用的只有这两个

1856年天京事变后,为了扭转危局,太平天国将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洪秀全自任军师,总理国政,积极着手组建新的领导核心。

1857年1月--5月与李秀成在枞阳商议配合作战事宜后,先后克无为,庐江,舒城等地,5月,战线由安徽推进至湖北,又连克黄梅,广济,蓟州,蓟水,罗田。10月被封为又正掌率,成天豫。

太平天国在1858年恢复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为前军主将。咸丰八年(1858年),湘军精锐李续宾帅六千精锐围攻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吴定规“一日五文”向时在六合战役中的陈玉成求援。陈玉成随即渡江赶回天朝,奏请后军主将李秀成同赴三河,遂连夜驰援庐州(今合肥),在三河之战中,以迂回包抄战术断敌退路,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州﹑常州。

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年)春,派部将扶王陈德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庐州守军兵单被围急。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今安徽寿县),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年仅26岁。

太平天国后期诸王中,真正有用的只有这两个

二、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汉族,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

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年仅四十二岁。

除此之外,干王洪仁轩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章王林绍璋慕王谭绍光航王唐正财护王陈坤书堵王黄文金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康王汪海洋偕王谭体元赞王蒙得恩等王虽然表现没有陈、李二位那么突出,但也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得以青史留名,至于其他的大部分王,纯属滥竽充数,不值一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