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五月酷暑中,在田野里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们从宾州镇出发在前往古辣香米核心示范区的路上,看到农民们正在稻田忙活着,有的在给水稻施肥,有的在给水稻喷药......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农民忙着在田间打药

在武陵镇马碳垌,我们看到种植大户吴贞文挑着饲料往田里走......我们很好奇:“别人都是拿肥料去田里的,他怎么挑的是饲料啊?难道是什么新奇的种植技术?”随后我们跟着吴贞文来到了田里,看到一群鸭子正在田里玩耍。他告诉我们:“饲料是拿来喂鸭的,我们在400亩稻田里养了3000多只鸭子,利用鸭子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稻鸭共作基地内,鸭子正在田间觅食除害

从县农业局了解到,宾阳县多年来,坚持实施水稻生产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坚持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扦插黄板、生物防控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持推行冬种绿肥等耕地地力保护措施,坚持推广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不断治理农田生态环境,使全县田园生态更美,使古辣香米品质更好,使稻米产业更加兴旺。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古辣香米核心示范区田间杀虫灯

综合种养,扩面增点

近年来,宾阳县全力提速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打造绿色高标准高品质稻米基地,持续发展立体种植新模式,建立稻鱼、稻鸭、稻虾、稻螺等综合种养基地,呈现“一轴两带”的农旅融合聚焦点,即以宾州“炮龙古城”为中心轴,形成宾州-黎塘特色经济作物带和宾州-古辣香米产业示范带。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2018年,我县继续推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截至日前,我县示范推广稻鸭模式1000多亩,稻鱼试验50亩,有机水稻种植示范推广3000多亩。通过示范带动,促使全县稻鸭模式增加至3000多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0亩;稻鱼模式增加至500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0亩,有机种植增加至5000多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0多亩。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品质更高,销路更好

据宾阳县大桥镇众乐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我们基本不使用化肥,大米煮出来的饭比别人的香,比别人的好吃。我们的稻米比普通大米价格要高很多,1斤可以卖到6-8块钱,而且回头客也很多。他们不仅自己买,还经常介绍朋友过来买。1亩水稻能产650斤稻谷,按照70%的精米计算1亩稻田能产455斤大米,1亩稻田产值2730-4550元;每亩田放鸭子30只,每只销售价格120-150元,每亩产值3600-4500元。稻田鸭+稻鸭大米预计每亩产值约6330-9050元,实现了2亩地入“万金”的目标。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优质鸭稻米

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稻鱼、稻鸭、稻虾、稻螺等综合种养面积不断增大的同时,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还提升稻米质量,使稻谷产量和大米品质更加优化。稻鱼、稻鸭、稻虾、稻螺等综合种养基地建设保障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促使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实现了粮食基本不减产,农药基本不使用,化肥使用量大量减少,同块稻田产出渠道更多、收入更高,可谓“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宾阳县推行“一田两用”实现“一地双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