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Model 3國產後價格已經降到32.38萬元,而在享受國家補貼後,售價僅需29.905萬元,同時免徵購置稅。相比進口車型四十多萬的售價,很多電動車消費者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錢袋,開啟了瘋狂買買買模式。而特斯拉的創始人Elon Musk,也在首批國產Model 3交付儀式上,高興地手舞足蹈。而在特斯拉喜笑顏開之餘,國產廠商確是如臨大敵。


作為一臺電動車,最為關鍵的是電力的來源,特斯拉使用的18650圓柱形電芯,早在2014年,該電芯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52Wh/kg,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52Wh/kg,在電池的一致性、安全性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而寧德時代、比亞迪使用的層疊式方殼電芯,甚至連尺寸、大小、極耳位置等都不統一,電池廠商所具備的生產工藝也不能滿足條件。致使寧德時代電芯的能量密度也僅為153 Wh/kg,系統能量密度甚至連100Wh/kg都不到,在安全性和放電功率上,都遠不如特斯拉。而那時的國內,雖然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但是大多數車企的重點目標,都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補貼?在續航表現上,基本都只有不到200km。而當時的特斯拉Model S續航卻已達到了 500km。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時間到了2017年,Model 3正式交付,開始使用容量更大,價格更低的21700圓柱電芯,體積能量密度(733 Wh/L)比方殼811電芯(642Wh/L)還要好不少。這使得雖然Model 3的圓柱電芯成組效率低,但是最終在電池包體積控制上,和811方殼電芯還能處於同一水平。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不過在質量能量密度控制上,特斯拉在電芯層面也並不是遙遙領先,隨著層疊式方殼電芯的材料和工藝不斷提升,在2019年,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811方殼電芯,質量能量密度已經接近特斯拉使用的21700圓柱電芯。在成組之後,圓柱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控制比較一般,以75度電的長續航Model 3為例,電池包的質量能量密度只有159Wh/kg左右,而使用811方殼電芯的國產車型,已經可以做到180wh/kg。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除了成組效率外,圓柱電芯的循環壽命也是一個問題,即便是升級到了21700規格,圓柱電芯的循環壽命大概只有1000次左右,而方殼電芯可以輕鬆做到2000次以上。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model 3是完全正向開發的純電車型,在設計之處就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放置電池包,還可以直接讓車身底部的橫縱梁與電池包相結合,為電池包提供更高強度。而與此同時其他的車企,還在使用油車架構做電車,很多車型並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電池包,因此也做不到更長的續航。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直到2019年底,許多國內車企使用上寧德時代811電芯,續航里程達到500km。但是在Model 3這一級別的車型中,還是無法和它相媲美,截至當下,全球NEDC綜合續航最長的車型,依舊是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664km)。並且此時Model 3交付了接近3年,在如今又實現了國產,真是給國內電動車企業在價格上又增添了不小的壓力。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可以看出,Model 3在電池還有續航上面的領先,也是特斯拉這個品牌厚積薄發的結果,在其他車企還在油改電上淺嘗輒止時,特斯拉就已經開足馬力做了很多隻有電動車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在2020年必須買一臺電動車,等一等特斯拉降價,比買一些新勢力的首款車以及一些傳統品牌的油改電要靠譜得多。

「Tesla進化史」為什麼人人都想擁有一輛Model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