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去年9月,已经退役的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回忆了自己在去年治疗癌症期间的心路历程。

整个食道出现感染,喉咙里面全部破掉;

吃东西必须先喷麻药,否则剧痛无比;

到了第3个星期喉咙里全破掉,每次吃饭都是煎熬,只敢在洗澡的时候偷偷哭。后面谈到自己的妻子时,李宗伟留下了眼泪。

他说:“身上的痛还不算什么,最难受的还是经济压力。”到了第3个星期喉咙里全破掉,每次吃饭都是煎熬,只敢在洗澡的时候偷偷哭。后面谈到自己的妻子时,李宗伟留下了眼泪。

他一共接受了33次治疗,每次治疗需要30来万,总费用高达936万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靠着这笔钱,他用上了最先进的抗癌手段和药物,短短1年时间,体内的癌细胞基本被消灭。

节目播出后,有人在底下留言:

“900多万,普通人恐怕早熬不下去了,什么是病,没钱才是病。”

网友这话不假。

名人患癌,起码还有家底能放手治,但我们普通人,很难有这么好的运气。

前几年有个新闻,说一位33岁的母亲,抱着5岁的儿子跳湖自尽。原因是,她和儿子前后都确诊癌症,欠下了十几万外债,巨大的压力摧毁了这位母亲。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而且比这更可怕的是,癌症已经盯上了最不能倒下的一类人——中年人。

就拿这些年被爆患癌的名人来说:

李宗伟,37岁,鼻癌

姚贝娜,歌手,34岁,乳腺癌

梅艳芳,演员,40岁,宫颈癌

李大为,导演,47岁,胆管细胞癌

人到中年,不但要承受“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还要随时面临癌症的威胁。

在几十万治疗费面前,说不紧张都是假的。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去年,久未谋面的李雪健在抖音上惹得无数网友心疼不已。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他默默坐在采访后台的一角,看着其他人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仿佛周遭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由于得过喉癌,他说话非常吃力,听力也下降得厉害。一位记者凑到他耳边告诉他:“您是我们敬佩的演员,非常喜爱看您演的戏。”

李雪健看了一眼记者,声音沙哑地说了声“谢谢”。

他今年65岁了,无论是健康状况还是精神状况都已大不如前,唯有他生命力塑造的角色,依旧在人们记忆力血肉丰满、活灵活现。

2000年,李雪健患了鼻咽癌,身体越来越差,有时甚至讲话别人都听不清楚。

而当时《中国轨道》的拍摄还没有完成,这部剧是他在身体最痛苦,化疗反应最强烈的时候拍摄的。

剧组为了李雪健的身体,准备结束这部电视剧的进程。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他知道后,异常激动:“为了我这个戏不拍了,比让我死还痛苦,这不行,必须要拍。”

于是在身体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他坚持上午化疗,下午拍戏。

最后一场戏拍摄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出了那段台词,平和却充满力量,在场剧组所有的人无不落泪。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次告别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告别荧幕的李雪健,开始安心养病的生活。这段经历,对于他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关卡。

住进医院以后,他开始接受放射治疗,放疗的副作用很大,他的脖子开始溃烂。随着注射的剂量越大,溃烂也就越厉害。

那时的李雪健,由于化疗的反应,全身的毛发都已经掉光。

在他的病房有一扇窗户,他每天都凝视着外面的世界,总有一种想要冲出去的欲望。可是他不能动,只能静静的看着。因为稍微一动,就会有剧烈的疼痛。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李雪健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感觉说:

“就像你要吃鱼,服务员把一条活鱼狠狠摔在地上,那鱼可能没死,但内脏肯定被摔烂了。我就是被摔烂了内脏的那条鱼,生不如死。”

这种痛苦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原来拧劲十足的李雪健,也逐渐垮了下来。

他想着要放弃自己的表演事业,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

当他的好朋友田壮壮给他打来电话时,李雪健哭得说不出话来。田壮壮把他的电话挂掉,然后写了一封信,传真给他。

“我们都知道你很痛苦,这是我们健康人理解不了的痛苦。可再难有我们创业的时候难吗?你缺少了人起码的精气神儿。你是个男人,没有精气神儿哪儿行?”

李雪健说:“我永远也忘不掉这封信,是这封信把我给骂醒了。”

他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在重返镜头之前,打起精神。因为在世界的另一侧,还有无数的人在等着他归来。

在朋友、家人的支持下,李雪健终于战胜了病魔。在2004年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中。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经历过生命的考验后,他坦言:既然活着,就要继续认真的演下去。

对于李雪健来说,观众是最珍贵的。

他说:“我能活下来,是亏得观众救了我一命。”

他患癌治病期间,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走到李雪健的病房,对他说:

“叔叔,我妈妈和你得的是一样的病,你能在我妈妈面前笑一笑吗,谢谢。祝您以后演更多更好的戏。”

他用力点了点头,走进病房后,也不知道哪个人是孩子的妈妈,于是他见到每一个人都笑,笑了一路。

后来,每当李雪健接下一个新角色,这个孩子的脸就在他的脑海中显现。

那句“祝您以后演更多更好的戏”一直住在他的心里,成为他日后演戏的不二信念。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李雪健说: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有了这段经历,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每一次机会。”

病愈后的李雪健,听力变得越来越差。为了演好戏,他演戏前都是把对方的台词背下来。对方一张嘴,看口型就知道说什么。

时代不同,心境也不一样了,这造就了李雪健不同的表演方式。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永远质朴的作风和笑容。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作为中国知名老演员,他 一直没有经纪人和助理。

出席公共场合,他的衣服上总是戴着一枚鲜红的国徽,对此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美,是我情感的一种寄托,这是先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

在2017年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李雪健获得“中国最佳表演艺术奖。

他面对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上台接下沈甸甸的奖杯后说:

“把这个奖颁给我,我挺激动的,很让我难忘。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追求。

我在这里谢谢给我投票的观众,这个奖杯来的不容易,我会好好珍惜。谢谢大家。”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近几年,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说几句,就会停顿一下。

此时,台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癌症离我们真不遥远?

癌症究竟离我们每个人有多远,据卫生计生委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每分钟就有7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不到10秒钟就有一人确诊。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

按照人均期望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近几年仍在持续上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重疾已经成了人人都可能面临的一道坎。

再加上现在社会的污染太严重,人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食品安全问题过分严峻,加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习惯差,遗传等因素,发现重疾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有人问,得了癌症该怎么办?

有人说要积极治疗,有人说不要治,到底怎么办,要不要治,如何治?

得了癌症怎么办?一听这人问题,很多人喜欢“好心”瞎出主意,比如,别治了,反正治不好,不如省点钱到处游山玩水。这真是太‘好心”,帮人家省钱,有良心啊。

可你是否知道,如果真有人听了这种建议,而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去治疗,很可能错失可能的治愈机会,你就害了人家的命。

有的人一听我这样说,你的意思是癌症可以治好?你这才是骗子吧,癌症怎么可能治好?不能简单地说癌症都不要治。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其实,我反复科普过,癌症不是一个病,而是一大类病,包括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很多不同的病情,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放弃或倾家荡产治疗,得看具体情况。

如果发现癌症,先要明确诊断,要确诊,而不只是摸到身上长了包块或做CT发现有包块就认为是癌症,得病理确诊,而且要明确是哪种病理类型,不能简单地只说癌症,而是要说什么癌症,是上皮组织来源的“癌”还是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而同样是“癌”,还有不同的类型。

比如肺癌,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非小细胞肺癌又有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这同的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不一样,生长和发展速度不一样,治疗也不一样。

至于淋巴瘤,那就更复杂了,你不能只说是得了淋巴瘤,这太粗了,还得进一步弄清楚得的是什么类型的淋巴瘤,因为不同的淋巴瘤,治疗不同,预后不同。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接下来要明确分期,不要一听是癌症,就草率地说放弃,说不要治了,而是要全面检查,了解病灶分布情况,肿瘤大小,或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期。

有了病理类型,有了分期,才能知道如何治疗的问题。有的人既不知道是哪种癌症,也不知道分期,就说放弃,或如何治疗,这纯粹是乱来。

除了明确诊断,知晓病理类型和分期,还需要对病情和病人进行评估,然后是结合经济状况,医生、患者和家属,一起商议合适的针对性的处理策略。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对于肿瘤疾病,1/3可以预防,1/3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期。

因此,大家不必谈“癌”色变,应积极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识,努力做到 “科学防癌,重在预防”,采取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良好作息等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癌症的发生。

现在癌症的治疗变得越来越个性化。除了单一疗法外,医生经常使用多种疗法进行混合治疗,其中大部分是手术、放射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还有一个事实是,体内的癌症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里的癌症。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目前,癌症治疗已逐渐进入综合治疗时代,单一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效果不佳。

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自身体质、肿瘤的病理类型、病期和发展趋势,合理、有计划地将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要实施综合治疗,就要充分评估拟采用治疗手段的利与弊,选择有效治疗手段。对于需要多学科并用的综合治疗,但也应避免盲目无计划的治疗,也要避免过度治疗,用合适的经济费用,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以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趋势和方向,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特定药物,且药物会特意选择致癌点位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较少波及正常组织细胞。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10年前,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为主,而现在,化疗+免疫治疗被公认为‘一线疗法’,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免疫细胞治疗并不是所有肿瘤都适合、人人都可以,目前肿瘤患者中,能找到基因作用位点而从靶向药物中获益的病人只有30%。

免疫细胞治疗不单单是关注疗效,也关系着副作用的减轻,化疗的作用机制就是杀死分裂细胞,但事实上,人体内分裂细胞不只有肿瘤细胞,还有很多正常细胞。化疗病人掉头发、掉眉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囊细胞被杀死了。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被研发,化疗对于很多肿瘤患者而言可能是退居二线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精准医学可以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并减少治疗费用。

近年来,国际肿瘤治疗专家都知道一个词叫“日本现象”,指的是日本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活跃,无论从论文发表数量,还是研究成果在临床上的成功,都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癌症研究和治疗最领先的国家之一。

日本领先的技术不仅仅在癌症传统三大治疗手段上的突破,使得传统治疗对人体自身健康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破坏得到最小程度的降低,日本在免疫细胞疗法上的技术突破,也使得免疫细胞疗法在治疗上的效率大大提高。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他熬过33次癌症治疗,每次吃饭都是煎熬,谈到过程 默默流下眼泪

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癌症并不是绝对不可治愈的。众多案例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应当掌握的原则是:

(1)肿瘤治疗是综合治疗,难以仅仅依靠某一种手段获得最佳疗效;

(2)肿瘤治疗又是个体化治疗,适合别人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3)肿瘤治疗应该顺势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勉强患者做超出个人体力和现代医学可以企及的范围。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贯穿生命的最本质的主线。医院不仅要加大对癌症患者及亲人的扶持力度,更要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癌症是完全有治愈机会的。

希望我的科普能为更多患者带来信心与激励,摆正心态很重要,病情相关疑问点击我头像能私信到我,如能相帮我会尽量抽时间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