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常吃猪油会不会致癌?

周志群


食用油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尤其是在做饭的时候,几乎都少不了它,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在买的时候,再加上超市有一些促销的手段,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就喜欢买一个大桶的油,或者是一个大桶带一个小桶的油,这样的不仅实惠,还不用经常买。

但听别人说,食用油储存久了,会增加癌症的危险,是这样吗?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当我们买回家的大桶油,经常会遇到一吃就吃很久的问题,这时候经过时间的沉淀,你再没有放置阴凉干燥处,就会给细菌增加繁殖的机会。

特别是在春天里,正是容易滋生有毒病菌的季节,一旦达到了细菌需要生长的环境,就会迅速的繁殖,尤其是食用油中最易感染的就是黄曲霉毒素,这种霉菌有个特性,即使是经过长时间的高温,也不会将其杀灭掉。

同时,它也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生活中,还有发霉的花生、玉米也有这种霉菌的存在,因此,对于发霉的食物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扔掉。

有的人说,怎么用油更安全呢?

首先,我们在购买油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大桶的油去买,而是选择小桶装的油,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用油的保日期,但如果你还是喜欢买大桶的油,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准备好小瓶,分装起来,这样可以减少食用油滋生霉菌的机会。

其次,我们可以换着油来吃,这样可以为机体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如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等。从营养的角度上来说,不用种类的植物油,其中含有的脂肪酸以及营养特点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换着吃油可以让身体健康更大的受益。

另外,日常用油要少食用猪肉这种动物油,其中会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酸,特别是对于每天都喜欢高油脂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更要少食用或者是不食用动物油,如果食用过多,反而会使我们的血液粘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危险。

最后,用油要控制在健康的范围内,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每人食用油的量要控制在25-30克,尽量不用油炸、烧烤、煎的烹饪方式,多用蒸、煮、炖等健康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我们患疾病的危险概率。


爆炸营养课堂


的确有专家说过“常吃猪油会致癌”,但是专家指的“吃猪油会致癌”,应该指的是猪油在经过高温加热之后会产生致癌物,并不是说吃猪油就能直接致癌。

我们都知道,油脂的沸点一般为两百度左右,高温烹调时,油脂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因此,不仅是猪油、大多数油脂高温加热之后更容易生成一些有致癌风险物质。所以大家日常做菜的时候,要尽量降低烹调温度,避免冒出油烟,产生致癌物。

但是,猪油确实有两个健康弱点:饱和脂肪酸比例高和含有较多的胆固醇[1],吃多了对身体确实不好。

吃太多猪油确实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猪油中含有高达约百分之四十的饱和脂肪,且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人体能量摄入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并不鼓励大家用动物油做饭,建议食用植物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饱和脂肪摄入量减至总能量的10%以下(基本吃肉就能满足),反式脂肪降至总能量的1%以下,并且用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代替这些脂肪,可以降低罹患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吃饱和脂肪的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每天大约需要2000千卡的热量,那么饱和脂肪酸就应控制在22克左右;如果全部转化成猪油,大约是50克。要注意的是,食物中有饱和脂肪的,不仅仅是猪油!每天吃的肉、蛋、奶、坚果、饼干、糕点等,都含有饱和脂肪,很可能还轮不到猪油,就远远超标了[3]。所以说,猪油要少吃,吃多了对身体确实不好。

总的来说,吃猪油并不会直接致癌,高温加热(大于200℃)时猪油才会产生致癌物,因此在日常煮菜时不要使得油锅冒烟,冒烟就是温度过高了,且很多营养物质在高温时也会被破坏。

[1]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动物脂肪,真的有害?》。

[2]世界卫生组织健康饮食建议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94/zh/

[3]丁香医生,《猪油做菜很香,但能少吃就少吃,因为……》。


超哥话食


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猪油本身与癌症的发生存在关系,但肥胖与癌症的关系却较为明确。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身体肥胖程度高是结直肠癌、食管癌(腺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肾癌和乳腺癌(绝经后期)的病因,同时肥胖也可能是胆囊癌的病因。此外,在肥胖的类型中,腹型(向心性)肥胖是更为严重的一种肥胖类型,目前已有成分证据表明腹型肥胖是结直肠癌的病因,腹型肥胖也可能是胰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以及绝经后期乳腺癌的病因。专家建议:为降低由于肥胖所致的癌症,确保从童年期到青春期的体重增长趋势,到21岁时使体重处在健康范围;从21岁时起,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在整个成年期避免超重和腰围增加。

日常饮食中对于猪油的忌惮,也多与其中的大量热量会肥胖相关。此外,猪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有危害。

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必谈猪油色变,作为一种动物油脂,猪油中也有一些植物油脂不能代替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增加菜肴的口感,所以健康人不必把猪油肥肉当“禁品”,除了那些超重、肥胖者或医生明令禁止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外,只要注意烹调方法和把握好食量,还是可以适量食用一些猪油的。

而除猪油外,还有一类油脂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植物油部分氢化后可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氢化油脂、人造黄油、起酥油等。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目前虽然缺乏有力的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能够增加癌症发病风险,但随着对反式脂肪酸危害的认识,不少国家对反式脂肪酸已经加以限制。我国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目前远低于欧美等国家,但出于同样的健康考虑,还是应尽可能少吃含氢化油脂的食物。


康爱在线


猪油禁忌:猪油不宜用于凉拌和炸食。用它调味的食品要趁热食用,放凉后会有一种油腥气,影响人的食欲。动物油热量高、胆固醇高,故老年人、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一般人食用动物油也不要过量。很多奶油制品含有大量的糖,所以也不宜吃得太多,糖尿病患者也应注意,猪油因和梅子相克不可同食。

猪油功效:猪油的油脂与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特别与萝卜、粉丝及豆制品相配时,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动物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奶油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较高,可达95%以上,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于黄油,较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

上面是我在百度上找的,个人而言,只要适量,任何食物都是能吃的。


包包子BOB


熬过的猪油里边的蛋白质已经变成了致癌物质并随着食用而进入人体内,所以,猪油吃多了是有可能会致癌的,但是吃少量猪油不会,其实很多食物都有它有害的一面。

感谢您关注农地圈

东方花雪


农地圈


一个猪头三的问题。这样说吧:过去(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的人都是吃猪油长大的,浙江省是人多地少。江西人吃茶籽油地多人少。我还是学生时代,外婆家乡一个大村庄,在乡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人生癌症病,真的山清水秀,养人的山水。可以现在呢?改吃精制油怪病不断出现。现在有好多人家恢复吃猪油。


老鲍48


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过多,摄入过多热量,则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寒冷地区的人适合食用。 动物油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特别与萝卜、粉丝及豆制品相配时,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

从医学理论上讲,猪油属于动物性脂肪,不象豆油类属于不饱和植物性油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血脂,心血管有害,同时我们在平常饮食中一般不缺乏动物性脂肪,因此建议最好不要过多的摄入。

适用量:每天20克。猪油,又称大油、荤油,在西方被称为猪脂肪。猪油色泽白或黄白,具有猪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们欢迎。


静静56810913


英国广播电台BBC把猪油列在百种营养食物的第八名,所以猪油本身是不会致癌的。

至于有的人为什么会说常吃猪油会致癌,可能是看到猪油熬制过程类似煎炸食物,而很多文章、节目都在说常吃煎炸食物会致癌,常吃猪油会致癌的说法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

人体能量的供给除了碳水化合物转化的葡萄糖,还有脂肪转化的脂肪酸,所以有名人说红烧肉补脑,不仅是个体经验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现在流行的生酮饮食(酮是脂肪分解后的脂肪酸),就是通过大量减少主食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主要通过脂肪酸来供给人体能量。

生酮饮食方法除了可以减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进食方式等好处外,最有价值是它对癌症的治疗作用,因为癌细胞是通过摄取葡萄糖生长的,但是却不能摄取脂肪酸,所以生酮饮食方法等于是饿死了癌细胞,这在国外已经有论文报道,生酮饮食方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实践,特别是癌症、糖尿病患者。


新鲜往事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讲不是很清楚,实际上猪油就是高级脂肪酸聚合物,并不会致癌,只会加大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出于这个原因,可以适量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