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是谁,如何理解此诗句?

唯心所造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此句摘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全诗摘抄如下:【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这不是一首爱情诗,而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流传不广。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 程东武改写的【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这首诗被誉为中国最美“古诗”,凄美,酸楚,相爱却不能相守。

爱情要门当户对,要年龄相当,要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对的人。但是诗中的主人公,却没有在年龄合适的时候遇见对方,等遇见的时候,一个正青春年少,一个已经垂垂老矣。双方不得已发出了【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的哀叹。虽然爱得痛彻骨髓,却无法相依相守。

他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填补不了时间的鸿沟。无论天涯海角,也弥合不了空间的距离。这是最让人痛心、最令人扼腕的爱情。


润杨阆苑


刻在瓷器上的古诗

这一首诗是一首刻在瓷器上的诗,作者已经无从考究了。出自唐代铜官窑瓷器上的题诗。铜官窑瓷器题诗共21首,这是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一首。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整首诗的意思简单的解释如下:

你出生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出生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你遗憾我出生的太晚,我遗憾你出生的太早。

很多后世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诗,诉说一对忘年恋的恋人对时间对命运,对相逢的情感诉说。还有很多后人在续写这首诗,给这首诗赋予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故事。

你确定这是爱情故事?

其实,瓷器上就这四句话,怎么就给扣上爱情诗的帽子了呢?难道因为“君”这个字?“君”这个字确实是对男性的称呼,但是一个年轻的人遇到一个年纪大又愿意与年轻人交朋友的人,就不能被尊称为“君”了么?

这首诗就难道不能是一个正常忘年交,相见恨晚的友谊感叹了么?

我们不看续写,就看这四句诗,我是看不出是男的写的还是女的写的,看不出是描绘爱情还是描绘友情。

但肯定的一点,这四句诗清晰易懂,抒发的感情真挚,确实是值得被后世人记住的好诗!

ε=(´ο`*)))唉,这个回答我不想回答很长,但是我觉得,不要妄自猜测人家是不是爱情了好吧!不喜勿喷!


燕飞雨落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迟生,我恨君生早。”此句名诗摘自唐代《銅官瓷器题诗二十一首》,作者不详。是一首两人想思,又不能相守的无奈辛酸为"情”的诗。生和老不能自定,也不可能随时变大小,无奈何!!!

(一),这是文物考古中发现的瓷器上二十一首诗当中的第十四首。1978年出土于湖南長沙的铜官窑址,这官窑的瓷器首创釉下工艺,题诗于瓷器上,给人留下了保贵的文化遗产。



(二),此诗句的作者有人提出,是瓷厂的陶工所做,是根据风俗,谚语的里巷歌谣所编的。(有待考证)

(三),诗意可能是:

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

也可理解为无奈的年龄差距和距离的远近。


也可能理解为,你在谈情说爱时,还不知情为何物。当你懂得时却已离开了我,恨不能与你同時懂得情和爱。真想与你相隨,日日与你相守。


(四),当今的社会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剩男剩女,他们除了特殊原因外,主要是婚姻自主,古代是父母之命无奈而为之。现在的恋爱方式多样化,也有看花了眼。年轻人还是讲实际看姻缘吧!別无奈。

(五),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在古代老夫少妻有的是,不是什么事。可当今社会就新鲜了,齐白石80娶18岁姑娘,科学家杨振宁80多岁娶30多岁的为妻,有人就感叹啦!这很正常。现实生活中,男女老少也都有过和想过这些无奈事,特別对夕阳恋的人要尊重好事成双。反正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別干后悔事,在感情世界里自由飞翔。



(六),网终流传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贾全贵


借着云朵掩映了徐徐而下的月牙儿,唐妙儿像一丝微风一样,无声无息的拂过凌乱的庭院,转眼之间已来到了窑边,窑内刚刚点燃的烈火将一缕红晕打在她娇美的脸庞,望着手里那一页薄薄的诗笺,仿佛又看到了他丝丝白发下紧锁的双眉。

已经将近三个多月了,距离最后的期限已时日不多。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早已呈送到了宫里面,可他承诺的彩瓷却毫无进展,窑祭,窑祭,这个巨大的魔咒一直回响在他耳边,就连往日最喜欢的由唐妙儿红唇里流淌出的新诗也无法让他眉头舒展。

想到这里,唐妙儿不由得觉得身子一紧,幸好他们约定要等到有了名分的那一天,所以此刻她仍然是处女之身,仍然有权利帮他把愿望实现,也许这就是今生最好的结局吧,抹平了二人错乱的时空,也了却了他的希望自己的依恋。

唐妙儿最后吻了一下那张薄笺,用唇印扣上一方印章,毅然决然的走向……红红的炉火映照她娇艳的脸……

“有人祭窑啦!有人祭窑啦!”惊恐的喊声里飞扬起一页印着唇印的诗笺……
时间来到了一千多年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距湖南省会长沙27公里的铜官镇,一大批精美的唐代瓷器被发现,而在这其中,专家惊奇的发现,在精美的瓷器上刻有镌美的小诗:十四.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据专家考证诗作为窑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以上故事虽为原创但纯属虚构


芦苇luwei


第一次见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这句诗是在《读者》2005年第八期,作者童心。她以这句诗为题目,写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被一男子收养,以及后来父女之间的感人故事。故事情节真挚动人,文笔极佳,是一篇极好的叙事文章,当年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也被评为《读者》最优秀的文章,到现在仍值得我们去读她!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句诗最早出现在唐朝,在1974――1978年,在湖南长沙官窑窑址出土了一批唐代铜官窑瓷器,其中几件题有一首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己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己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作者不详,也可能是当时的陶工所作,也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歌瑶。

诗作以二人对白的方式,来表达处于“忘年恋”中双方的款款深情,但最终还是遗憾!




与菊同野1


好几个回答都说了,这句诗出自一件瓷器。

刻在瓷器上的诗都是通俗易懂的,这样才有人购买。

我想说点别的。

《敦煌变文》倒写过一句和尚的佛偈“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生迟,智恨身生早。身智不相逢,曾经几度老。身智若相逢,即得成佛道。”

这是一个和尚的感悟。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智商还不够,可是智慧满格的时候,身体已经老了,有了智慧也没有用武之地,身体恨智慧生得太迟,智慧恨身体生得太早,这俩如果相逢了,就可以成佛了。

所以我想最早的这句诗应该来自这里。

当时的佛教为了宣传,赢取信徒,经常出现演经,来讲解,用最通俗的话来讲解,于是这首诗就流传开了。

这首诗把智商和身体分别拟人化,说得比较生动,在老百姓嘴里传来传去,估计传得变了味。

估计最后就成了一个忘年恋的故事,一个大叔爱上萝莉,或者一个鲜肉爱上大婶吧,反正就是年龄的差异,然后迫于礼教就要分开,写下了这个断肠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不过这猜想应该很难成立啊,因为当时唐朝大叔爱萝莉经常发生的,难道不记得杜牧看上个小姑娘就给人下了聘礼,号称过几年来纳,可是他错过了时期,再来的时候女儿已经嫁人了,他写下了绿叶成荫子满枝的诗句。

所以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小姑娘写的,小姑娘嫁给一个大叔,然后俩人生活不和谐,小姑娘就发出怨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哈,一种解释,供君一笑。




锦翼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不详。但肯定是出自一名女子之手。

怎样理解此诗句?先看看全诗再说。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季节,“春分又绿江南岸”。一个相思的人儿,独饮一杯相思的酒,林里鸣叫的鸟儿,是我相思的言语。

上帝啊,君生时为何我不生?我出时君己老去。君恨我生迟啊,我恨君生早!

在当时社会,忘年之恋的结局可想而知。

而就在这个充满相思的春天,伊人却被入选进宫。从此,天涯两茫茫。

人在天涯外,相思在怀中,心中唯愿情郎有个好前程,万事顺意,步步高升。

自从进入了长信宫,夜夜独对寒灯,想起远方的情郎,不禁暗自伤心泪下。在这禁锢的长信宫里,天天大门不迈,何时能再见我的情郎?恐怕只能在梦中。

一别千里外,相见恐怕再无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只能有缘无份枉痴想,有份无缘空对月了!

一把相思泪,肠断长信宫。

孤灯照残月,愁煞有情人。

旦愿人长久,相扶了今生。


珅哥谈风水


这句诗出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七十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具体的作者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制陶工匠自己所作,也可能是取自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全诗内容如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整首诗歌内容很通俗易懂,吐露情深,广为流传。讲述了年少的人爱上了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要知道即使是现代这种巨大年龄差距的爱情也是饱受争议的,在当时或许深陷其中的人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坠入爱河的人担负着这种压力,心中痛楚可想而知,只恨两人生不同时,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长相厮守。故而诗中充满了”恨“,这个恨倒不是苦大仇深的恨,更多的是在诉说一种”遗憾“。时间上的遗憾,无可奈何,一人正当青春年华,一人却是日薄西山,此情如何长留?也表现了对未来的一种担忧,一旦老的人先去,剩下的人该如何。但是,这首诗歌也不完全是消极的,诗句之中还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的憧憬,在苦涩之中可以感受到爱情所带来的甜蜜,所以才有“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一句。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天不我予,也要自己积极地去追求。

(网图侵删)


别人家的博士


让大家见笑了,当我第一眼看到这题目,想到的是亲人之间的孝顺问题。经过资料查询和学习才知道是男欢女爱表达情感时年龄差距的遗憾。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原来阐述的是忘年恋,相爱的两人虽然有年龄的差距,但仍饱含浓浓的情意。

据记载,此名句摘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作者不详。亦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 无名氏五言诗。

其中,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两句表达的情感最为强烈。有种生不逢时,冥冥之中又有相见恨晚的后知后觉。

近些年来,看身边的朋友,和关注到的新闻热点,总有一些不被理解的。比如:老夫少妻的例子很多:现代有杨振宁与翁帆,过去有革命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等。这些多数人都从难以接受到习以为常了;而近几年看到很多小鲜肉娶老大姐的也开始传开。

不过,本人实在是无法理解和欣赏这样的情感归宿。不管你理解与否,确实是现实中存在的,不管是炒作还是物质使然,只要是双方愿意,又何尝不可呢?没有谁规定夫妻或是男女恋爱双方必须年龄相仿,对吧?

不过生活中,我们无法掌控事情如何发展和变化,爱情更是如此。生不逢时,遇见不是期待的人都是有某种意义的。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荒唐;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遗憾;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伤痛;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是一种幸福。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虽然相见恨晚,但怀有不为失去而忧伤,只为拥有时而心存感激,又会更加珍惜和美好。

无关乎年龄,两情相悦了,就会产生奇妙的情感。

恋爱多美好,明知会失去自由,明知这是一生一世的合约,为了得到对方,为了让对方感到快乐,也甘愿做出承诺。

哇,恋爱好伟大!

曾经疑惑:如何才能遇见更好的人?

在遇见更好的人之前,先学着遇到更好的自己吧。

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时,不同的时空下,一定也有另一个人在努力着,你们走着相似的轨迹,在人生的某个路口,偶然相遇,棋逢对手,相视一笑,携手同行。

世间大多珍惜,只能靠失去才能懂得。有些事情是留也留不住的。

夕阳最美时,也总是将近黄昏,江南春天的尾巴,总是雨季。结果连雨不觉春去,一晴方知夏深。

这就是人生。不必伤感,也不必惋惜。

你得学会忍受它的善变无情,才会懂得享受它的旖旎温存。

如此开放民主的年代,如果喜欢,就大胆追求;如果爱,请彼此珍惜!


24帧半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此句出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作者未见记载。据推测,作者可能是官窑的陶工自己创作,也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其中第十四首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网络广为流传的版本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你青春怒放、光彩照人时,我呀呀学步、童趣盎然;

你指点江山、挥洒豪情时,我无忧无虑、天真无暇;

你鬓染霜雪、英雄迟暮时,我芊芊玉手、眉眼如画;

漫漫岁月,悠悠时光,赋予了我青丝如瀑、明眸皓齿、柳叶弯眉、玲珑剔透、珠圆玉润!

悠悠时光,漫漫岁月,赋予了你白发如雪、艾发衰容、染须种齿、朽株枯木、步履蹒跚!


露往霜来,春归人老,你我的相遇,注定是一场无奈的宿命。天意弄人,既然相识相知,为何这一切来的这么晚呢!但有来世,你的中年不是我的少年,不早不晚,让这一切来的刚刚好!


快到结尾的时候,不知为什么


突然想起了郭襄!还有那句: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