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国海军没有超音速巡航导弹吗,为什么?

瞳眼天下


包括反舰导弹在内,美国海军装备的巡航导弹均是亚音速型号,与普遍装备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俄罗斯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为何?

与亚音速巡航导弹相比,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体型要大得多,因为超音速飞行时阻力更大,需要的燃料也就越多,目前广泛装备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射程最大也就五百多公里,而其自身重量则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水平,造价也水涨船高。如此庞大的身躯和重量决定了一艘船能够携带的数量较为有限,能够打击的目标自然就少了很多。

另外,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好,宣称具备2.5马赫的速度是在空气稀薄的高空飞行时的数据,显然飞的越高被看到的也就越远,被拦截的波次也就越多。如果是超低空突防的话,其速度也仅有1.5马赫左右,与0.9马赫左右的亚音速弹相比并未提高多少,而且即使仅有1.5马赫的速度,它的最低飞行高度也是远远超过了亚音速弹,理论上也会增加被发现的距离,突防概率并不比亚音速弹高。

从战斧式导弹在历次战争中的表现来看,其费效比和突防概率还是让美军满意的,对舰攻击方面则没有太大的需求,原因在于美国的舰载机攻击力强悍,舰载反舰弹基本上没有发挥的空间。不过美国人也意识到了鱼叉系列的缺陷,研发出了新型的LRASM反舰弹,具备隐形功能不说还很便宜,并且能够塞到垂发里,当然,还是亚音速的。


紫龙防务观察


图为光荣级巡洋舰发射的P-500超音速反舰导弹


苏联/俄罗斯海军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让人们印象十分深刻,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美国海军没有超音速巡航导弹呢。其实在50年代美国海军是有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这就是潜艇搭载的“天狮星”超音速巡航导弹系统,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至于现在,这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作战方式不一样。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都不忘记带12枚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美国是航母型海军,整个战舰群包括攻击型核潜艇都是围绕着航母去打击目标的,而苏联则是依靠庞大的水下舰队去摧毁敌人的目标。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双方侧重点不一样。舰载机强大的作战半径弱化了美国海军对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需求(战争时期极限作战半径1000公里)。


而苏联就不一样了,面对美国航母密不透风的防御已经强大的攻击能力,只能依靠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发射尽可能多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压缩敌人的反应时间,从而达到击沉美军航母的目的,苏联时期基本上只要是万吨以上的战舰总要带几个大家伙。

美国海军下一代远程反舰导弹也是亚音速(LARSM)


其次就是超音速巡航导弹本身的问题了,众所周知,导弹飞的越快,阻力越大,考虑的因素也越多。超音速导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燃油消耗特别大。要想射程远,只能增加体积,容纳更多的燃料,结果苏联的远程超音速导弹各个体积巨大。


像P-700这样的导弹,只能由万吨巨舰携带,还必须要专用的发射器,这对于从斯普鲁恩斯驱逐舰就开始考虑通用化的美军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所以美国海军近几十年就没有装备过超音速巡航导弹。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区域拒止


美国海军现在使用的巡航导弹,主要是战斧式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亚音速飞行模式,其飞行速度约为0.7马赫,虽然没有超音速,但是飞行里程非常长,最远可以达到2000公里以上。而且战斧式巡航导弹的亚音速飞行模式是和低空掠海飞行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在巡航飞行过程中很难被搜索雷达所发现,进行纵深打击时更能够发挥出其不意的作用。

巡航导弹是追求高精准度的武器,超音速并不是唯一发展指标。战斧式导弹的理念就体现了美国对于现代武器打击能力的理解,这些导弹的数量庞大,一次发射最多可达数十枚乃至数百枚,作为一种“踹门砖”,战斧式导弹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超音速,因为那样反而更容易暴露目标,而从拦截的角度看,黑压压一大片的战斧飞过来,实在也没有办法拦截,何况导弹还是低空飞行的,雷达侦测很费劲,导弹拦截更吃力。

所以并不是美国海军不装备超音速巡航导弹,而是因为战斧的实用效果很好。事实上,战斧的发展也是武器标准化的结果。对比美俄两家的武器,我们总能发现俄罗斯的武器在某一领域有鲜明的特色优势,但是却显得杂乱无章,一款武器都能有几十个编号和称谓,而美国的武器就是高度规范化,战斧导弹通用性极好,不仅是伯克级驱逐舰等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可以携带,水底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等平台也是能配备的,陆基发射车、空基轰炸机均可以携带战斧。

总结而言,美国长期参与实战,对于战争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武器发展方面很少追求花架子,其所研发的武器都是以实战为目的。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总会觉得美国的很多武器好像很旧了都不更换,但是每年的军费开支又多得吓人。事实上,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思维导向结果,这种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白虎堂


很正常的现象,各国的巡航导弹都没有超音速型号,因为速度与动力是成正比关系,如果要实现超音速,那么往往对发动机的要求太高了,不是办不到,而是会造成消耗燃料过多,这会直接影响到射程。

现代巡航导弹的基本原则就是大射程,追求远程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超音速设计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各国都没有研发超音速巡航导弹,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做不到这一点,现有的巡航导弹实际上都是采用的小型喷气发动机,以追求尽可能远的射程,以速度慢一点为代价,让射程更高一点,这就是基本的设计原则。否则连1000公里射程都没有,只能算是空对地导弹,而是不是先进的巡航导弹。

这属于技术上的限制,不是人们不想发展,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发展,也许在下一代巡航导弹会追求高超设计,但是在目前来说不现实,还没有出现超音速巡航导弹列装的问题。


麦田军事观察


对于这个问题,老鹰航空从下面几点来回答:

第一,苏联是最早进行超音速反舰导弹研发的国家,之所以瞄准超音速导弹,主要是为了撕破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防御圈,依靠高速性能攻击航母。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些导弹一般都是采用火箭发动机或者冲压发动机,超音速飞行对燃料消耗极大,因此,这一时期的苏联超音速导弹体积大,重量很重,像7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也不过才配置了8枚,况且还是射程才一百多公里的。而苏联海军巅峰之作之一的“光荣级”巡洋舰,凭借12000吨的排水量,也只是装配了16枚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从而实现对航空母舰编队的饱和攻击。之所以这样做,苏联自己知道,海上空中力量还是美国舰载机占优势。

第二,相比之下,美国采用的是亚音速反舰导弹之路,主要依靠自身的航电技术,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对导弹进行高精度的导航,从而实现对敌舰的精确攻击。况且,美国海军的核心打击力量还是来自于航母舰载机编队,从空中发动攻击的效果远比从海面发动效果更好。况且,美国海军开始推行多用途反舰导弹,比如“鱼叉”系列反舰导弹,不但可以舰艇携带,也可以由F/A-18“大黄蜂”战斗机携带。

第三,可以简单笼统的来讲,21世纪之前的超音速导弹,玩的就是速度;21世纪之前的亚音速导弹,玩的就是精度。不过现在,两种技术路线开始出现一种同化的趋势,随着各个分系统技术的突破,体积和重量都适度的、高精度、射程远的超音速导弹慢慢的开始超越普通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成为一种新一代的利器。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需获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头条号,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复制和粘贴。


老鹰航空


俄制的P-700玄武岩反舰导弹拥有1.4马赫的飞行速度,其射程约在500公里左右,是俄军目前主要的远程反舰武器。


实际上在美国海军的作战思想,对于敌方舰队的攻击主要是依靠航母战斗群上配备的舰载机联队,一切攻击任务主要都由这些舰载机来执行,这样一来,航母攻击范围随着舰载机航程而扩大。因此,既然攻击主力是舰载机,那么美国海军的战舰上就不会配备超音速巡航导弹,就是因为有了舰载机群。而其战舰上的反舰力量,则主要以亚音速的鱼叉反舰导弹;这种导弹一用数十年。

而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则起步早,发展更成熟,列装也很普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前苏联时期他们就知道自己的海军如果跟美国人玩航母那基本是作死的节奏。因此他们大力发展了一系列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主要就是想利用其高超音速来突破美军舰队的防空网,从而起到毁灭其舰队的目的。

比如,前苏联的很多战舰像现代级等战舰其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在海上对战结束之前,把所有的反舰导弹用最快的速度打出去,利用饱和攻击来摧毁敌方的舰队。这种作战要求下,反舰导弹的速度必须加快。不能再用亚音速,那样会很容易被摧毁掉。所以实际上因为海上实力弱于美军,才让前苏联及俄罗斯海军在导弹速度上面动脑筋。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现有的战斧式亚音速巡航导弹已经可以有效的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并不用依赖超音速导弹的高速性能。舰载机群,战舰群,都可以实施饱和式的巡航导弹攻击战术,一般国家根本无法有效拦截。当然美军也没有放弃更新型导弹的研发,目前美军已经研发出全新的LRASM导弹,只不过这型导弹依然是亚音速导弹,虽然速度劣势,但其射程可达800多公里,还可以通过隐身设计与智能化判断来躲避拦截,增加打击成功率,而超音速武器也意味着会消耗更多燃料,射程会更近。未来LRASM将可能取代老旧的鱼叉反舰导弹,大量配备美国海军。


研发新的导弹武器,来加强机群的远程攻击能力是目前美国海军针对新的强大对手崛起有直接关系。导弹武器更加成熟与先进及扩散让美军不能再依赖过去舰载机打遍天下的老旧想法,必须也要拥有对等的力量才会不被追赶上。

美军的LRASM先进远程反舰导弹,已经获得多次测试成功。未来将成美军的打击航母等大型战舰的主力远攻武器。


陶德中士


为什么美国海军没有超音速巡航导弹,不像俄罗斯,有许多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可以达到三倍音速。

美军目前的战斧巡航导弹已经够用,除了中俄以外,战斧可以威慑到大多数国家,世界上多数国家也无法拦截战斧巡航导弹。

美国海军需要新的反舰导弹,因为 目前的“鱼叉”反舰导弹是1977年推出的,当时是冷战时期最好的亚音速反舰导弹之一,不过目前鱼叉已经老化成无法融入最新技术进步的平庸导弹。哪为什么美国不推出超音速反舰导弹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亚音速巡航导弹可以有足够时间来反应导航和目标调整。

美国海军的水面攻击导弹的主力是战斧,可以飞行约2000公里,并在约2小时内达到该范围的目标, 所以在理论上,美国可以在2个小时内“反应”来进行调整。如果是超音速攻击,由于时间短速度快,目前除了中俄几个大国掌握外,其它国家很难做到超音速下还能末端制导。

超音速导弹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期指导。目标 船只在海上不断移动,需要微小的路线修正指导来精确定位命中。 不过,当导弹超过4800-10000 公里/小时的速度时,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你将很难瞄准了。


2.亚音速巡航导弹射程远,重量轻,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美军的战斧,虽然重量不如俄国超音速巡航导弹,但战斧射程可达2500公里。战斧导弹一枚1.2吨左右,而俄国著名的KH-31重量约2.5吨左右,射程一般一百公里左右,改型可能达300公里。这样,在同等排水量情况下,可以携带多一倍的战斧出行,由于射程远,精度高,实际反舰作战战斧效率更高。

并且,超音速巡航会浪费了大量的燃料,导致不会飞得太远,所以对于最需要射程的大多数导弹来说,它们并不是那么好。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亚音速巡航更好地实现更高的覆盖范围,并且通过更多的打击目标来实现更快的战场完成速度。


3.是否有效和经济,这是美国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超音速巡航导弹成本很高,而且研制困难,杀伤力和费效比未必比亚音速巡航导弹高,所以美国海军也要考虑到成本和作战费效比问题。全世界除了以俄国为代表的国家之外,其它西方国家很少研制超音速反舰导弹。


最新美军也在研究远程反舰导弹替代鱼叉导弹


美军成功首射LRASM远程反舰导弹

LRASM导弹

2017年4月3日,美国海军首次从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成功发射了LRASM远程反舰导弹。

LRASM导弹全称为远程反舰导弹,由美国著名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该导弹主要用于打击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水面战舰,被许多业内人士与媒体誉为“改变博弈规则”的导弹。

LRASM具备800公里以上的超远射程,外形设计及设计十分强调隐身性以及高度的通用性,可使其在美军现役及未来多种海空平台上发射。

而据其设计初衷,LRASM导弹还将装配于美军下一代主力战机F-35和B-21战略轰炸机上。

LRASM与诸如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不同。 LRASM主要使用隐身和自主的决策来逃避对方舰船上防御措施,而不是依靠高马赫数。


与鱼叉不同,LRASM适合Mk发射器。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都有Mk41垂直发射系统筒仓, 新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有57个筒仓,所以可以通用发射,改装方便。


瞳眼天下


(战斧巡航导弹)

由于各国使用的远程打击陆地固定目标的巡航导弹基本都是亚音速的,比如我国的长剑10和美国的战斧,所以笔者推测此题是想问为什么美国海军没有超音速的反舰导弹,因为反舰导弹也是巡航导弹的一个种类。其实美国是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只不过不是专业的,是兼职的而已。

(长剑10巡航导弹)

为了取得有效的突防能力,俄罗斯大力发展了多种型号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些导弹比较著名的就是花岗岩。花岗岩反舰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它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弹体长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发射重量为7吨,可装填各种型号的弹药。“花岗岩”导弹的制导方式可谓别出心裁。在一次发射的10多枚导弹中,有1枚“指挥弹”,它在2.5万米高空飞行,把目标数据通过弹间数据链传输给在低空飞行的其他导弹,以保持低空导弹的隐蔽性。一旦“指挥弹”被击落,马上有一枚导弹升高负责继续“指挥”。进入敌方视界后,弹群才散开,各自开启导引头进行末端攻击。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过杀”(重复攻击同一目标),另一方面可选择航母的关键位置攻击。花岗岩的参数如下:SS-N-19花岗岩式反舰导弹

(彼得大帝号发射花岗岩)

(中国的鹰击12反舰导弹)

中国也是反舰导弹的强国,因为长期没有航母,所以我国对反舰导弹的发展十分重视,反舰导弹种类齐全,有亚音速的,也有超音速的,更是有鹰击18那样亚超音速结合的。我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最著名的就是鹰12型。鹰击-12反舰导弹,是中国研发的最先进的一种超音速反舰导弹。它属中国最新的反舰导弹,也是目前中国为止最为神秘的反航母利器。在很多军事分析家眼里,鹰击-12反舰导弹是威力仅次于东风-21D弹道导弹的反舰利器。尽管技术来源可能参考俄罗斯“日炙”反舰导弹,但其缩小了3米以上的长度和超过一半的直径,射程却反倒增大了六十公里以上,而外形上的差异也告诉我们,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复制关系。

(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

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群,所以美国的制海反舰作战都是主要依靠舰载机完成的,因此美国并没有将反舰导弹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目前来说美国的反舰导弹研究的确是落后于中俄很多。截止到今天,美国的主力反舰导弹依旧是鱼叉反舰导弹,虽然经过多次升级改进,但是鱼叉反舰导弹毕竟是79年服役的导弹,在升级技术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美国也曾经开发过超音速反舰导弹,那就是LRSAM-B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后来因为技术和资金问题下马,其实下马的原因也是因为美国认为超音速突防的效果不一定强于亚音速的。美国认为亚音速导弹的体积更小,飞行高度更低,红外特征更明显,最为重要的是亚音速导弹可以将外形设计成隐身外形。突防能力到底是隐形好还是超音速好,目前是没有定论的。为什么说美国是拥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呢?因为美国的超音速防空导弹一直就都具备反舰作战能力,目前最新的标准-6导弹更是将防空、反舰和反导能力集为一身。

(标准6防空导弹)

标准6导弹只是让美国解决了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有无问题,毕竟是一款防空导弹的兼职功能,对比中俄的专业超音速反舰导弹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兵器次元


第一,美国在火箭技术方面确实不行,存在很大的短板。在射程,速度方面离世界第一梯队有很大距离。这也间接说明美国所谓的登月火箭是假的,美国根本没有那个技术。第二,美军中了制空权的毒太深了,妄图把一切东西都飞机话。内部斗争的结果是飞机派取得了胜利,导致导弹派没有技术也没有能力发展。这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美国军工企业为了扩大营收,故意误导美军发展华而不实,贵但是困难又脆弱的武器系统,比如飞机,航母。美国本质上还是资本家说了算,而不是国家利益为重。第三,美国长久以来都在宣传飞机致胜理论,把导弹之类的武器都当做敌对势力的标志,比如苏联,比如俄罗斯,比如中国等。为了泾渭分明也是要黑导弹技术的。如果发展导弹技术,飞机就要被替代,这是美国军工后面的老板们所不能容忍的。


slience36896972


高速当前最大的短板是精度及射程。另外高速要求高弹道,越容易早发现。现在的防空导弹速度只要速度快拦截概率还是有的,除非超高速比防空导弹还快。。。亚音速可以采取超低空飞行,离海平面几米,由于地球表面曲率原因更难发现,等发现了近战武器拦截也不一定保证完全成功。。。。。。。。所以速度快慢各有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