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满清政府入关后为什么发生了圈地活动?圈地是什么意思?

居源月颖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大明王朝正式灭亡,而攻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的皇帝,就为满清八旗做了嫁衣。入主中原后的满清八旗,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持特权,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屠杀,要求全国剃发易服,发动文字狱,实行思想禁锢和高压统治。



而作为满清占领天下的最大功臣,八旗子弟成为清朝的特权阶层。随着满清入主中原,大量满族人口涌入关内,为了安置这些八旗诸王和勋贵大臣,清廷多次颁布了圈地令。所谓圈地,又叫跑马圈地,八旗子弟们骑着马,在一定时间内能跑多少,就能圈定多少土地归他所有。


那么这些八旗子弟们是如何圈地的呢?他们前往各地圈地只带绳子和马匹,所骑的马匹能跑多远,所跑过的土地,就被划为八旗土地,同时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房产、山林都属于八旗所有,把原有土地的主人农户们,不但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自身也被强行投充到八旗的庄园,作为佃农乃至奴仆,有的只能流落他乡,成为乞丐,流民。

清朝的大规模圈地,一共进行了三次。都是在清初顺治年间进行的,三次圈地一共占据了6万余顷的土地。英国15世纪至18世纪的圈地运动,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所谓“羊吃人”,虽然对农民也很残酷,至少造成就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胜利,也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基础。



而八旗贵族的圈地,仅仅是一次统治阶级的公开抢劫罢了,极其野蛮落后,除了给广大中原地区的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毫无任何进步意义。而正是清朝的包括圈地在内等反动运动,包括剃发易服,思想禁锢等,使中华民族由巅峰沦落至深渊。


鸢飞九天2018


清兵入关后有几大暴政,以“圈地”、“剃发”等令为最,也激起了中原地区的强烈反抗,对于圈地,大概我们最平常的认识就着落于此,也就是强占了大量老百姓的土地,那么抢了这么多地干什么呢?这其实是满人把关外的财产分配方式,强行地带进了关内。

清政权在关外时,以庄园为基本土地制度,所有土地都归八旗所有,每个旗又都归属于皇帝或王爷,各旗都占有大片的庄园,各旗土地按王爵官职等级不同,通过庄园分配钱粮。比如镶蓝旗下的一个王爷,就占有镶蓝旗名下的几座庄园,除了朝廷供给俸禄,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这些庄园,每个将官也根据自己的品级,由镶蓝旗公有旗地中配发土地归他所有,只能收租,不许售卖,甚至每个镶蓝旗兵丁,都会分配给他几亩地,作为他收入的一部分。我们常听说八旗子弟有铁杆庄稼老米树,其中便有这些入关时的圈地带给他的收入

入关以后,八旗最先占领的就是河北地区,在此圈占了大量土地,几乎河北全境都变成了八旗的私产,这当中有旗地,也就是各旗的公有财产,还有王庄,也就是王爷的私产,再有就是皇庄,也就是皇帝的私产。我们看《红楼梦》里的庄头乌进孝,常与贾府有所来往,年节时也都有进献,他就是典型的皇粮庄头,也就是皇家庄园的管理员,因贾府是内务府的官员,应该是替皇帝管理一些皇庄,所以有些类似于上下级的关系,但级别差距太悬殊。那么乌进孝管理的这个皇庄也就是当年八旗入关时的无主荒地,或是从老百姓手中强占的,总之也就是圈地的产物,最后成为了皇帝的私产。


红小豆馆主


这是两个问题,我们逐一来回答。先来说说什么是“圈地”,然后再说为什么会发生“圈地”活动。

何为圈地?

圈地就是满清入关后,清朝政府纵容满洲贵族对土地进行圈占的行为,这是一种收敛财富最直接有效的土地政策。

(圈地)

圈地也叫跑马圈地,就是就是满洲贵族们用一根绳子,栓着两匹马,然后在上面插一面旗,后面的人疯狂抽打马匹,马儿能跑多大的圈子,那他们就可以占领多大的地。这便是圈地。

有些霸道的满洲贵族还会把圈内的百姓赶走,或者只给百姓一些贫瘠的土地给他们耕种。甚至还有直接抢占圈内百姓财物的,最可怜的还是那些良家妇女,长的丑的被“开恩”跟着家人走,长得漂亮的就被迫留下服侍他们。

为什么会发生圈地活动呢?

原来,在满清入关前,八旗兵打仗的军械和马匹都是自给自足,要保证足够的战斗力就筹备军资马匹和财富,这些都是需要占有足够的土地才能完成。

由于清军入关,再加上闯王入京,前明朝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非死即逃,这些大片的荒地顿时没有了主人,多尔衮于是下令让八旗兵自行圈地,把这些土地资源分发给诸王、贝勒和功勋大臣等。

(多尔衮)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颁发了第一道圈地令,在顺治四年和八年又分别颁发了两次圈地令。

圈地活动让满清贵族们富得流油,但长此以往给汉族百姓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圈地让百姓流离失所)

百姓背井离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人先把儿女投河致死,然后父母、夫妻双双自缢。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田园荒芜,哀鸿遍野,饿殍满道,有人不堪压迫铤而走险去做“强盗”,甚至纷纷武装起来反抗清朝。

顺治四年,清政府意识到圈地的危害,他们开始停止圈地行为,但一些小规模的圈地依然屡禁不止。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圈地行为才真正的停止。

总之,圈地是满清政府给八旗贵族们的一种特权,旨在提升战力和财富的一种政策,也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自私无良行为。圈地活动让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满清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醉爱侃足球


爱新觉罗家能坐天下,出力最多的就是旗人,所以清朝坐稳了江山以后,自然要给旗人一部分回报,这就是圈地。

不过有意思的是,清初的圈地被夸大了不少。清朝圈地也仅仅是入关之后顺治年间有过大规模圈地,康熙年有几次小规模的圈地。而且都集中在北京附近,并没有产生什么恶劣的影响。而且这个圈地不过是爱新觉罗的皇帝给家奴(旗人相当于皇帝的家奴)一点可怜的赏赐罢了,毕竟从龙有功。其实这个也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但是这么玩必然让部分老百姓遭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要求圈的是无主荒地,有些负责圈地的官吏为了表忠心把有主民田给登记成荒地又不是没有的事。

不过实际上历朝历代都有圈地,王府、官府、贵族甚至皇家都会圈占大量的土地,而且随着皇室和贵族人口的增加,圈地进程一直在进行。比如明末,四川平原有7成的土地被朱家的王爷们圈占,官府和军队又圈了两成,留给老百姓的土地只有一成。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而相比之下,清朝的圈地仅仅集中在北京周边,再加上康熙永远废除圈地以后,八旗圈地就等于全部停止。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康熙评传》



更何况,清朝即便是圈地,但是也解放了明朝留下的农奴使其成为佃农,并大体上消灭了依附农制度。同时将废藩田产退还给老百姓耕种,并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这都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为什么只有清朝圈地会广为人知,那还是得拜清末玩种族主义革命党所逼。毕竟清末满汉已经高度一致了,革命党为了达到其种族暴乱的目的当然要挑拨矛盾,甚至不惜夸大事实、制造谣言。所以,看不清这一点,历史是学不好的。


北洋海军炮手


大家好,我是戴你看历史。

清朝统治者为安置入关的满族诸王、勋臣和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实行大规模“圈地”活动。

清军人关后,对住房和土地疯狂掠夺。京师的东、中西城的房基皆被圈占。顺治元年(164年)十二月,清廷下令户部调査和圈地,“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勋臣、兵丁人等”。从字面看,好像所圈的不是无主荒地,就是明朝勋贵的原占土地,其实不然。在在圈占过程中,他们常常是把民地硬指为官庄,把私人熟田硬说成是无主荒地。

之后,清廷随着东来满洲人的不断增加,又一再扩大图地的范,顺治四年正月后的圈地规模最大,对于近京的40余府、县,“不论有主、无主地土”一律圈占。这次圈占共达993707响。民地被圈者虽有“拨补”无主电地的规定,但往往不能兑现,或只拨给一些离京较远的未圈州、县的不毛之地地。当时的圈地具有极大的野蛮性,“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也”“圈一定,则庐舍、场圃悉皆电有”。土地被圈占的住户,“离其田园,别其坟墓”,倾家荡荡产,无以为生。被圈的土地分配给了宗室王公、八旗官员和旗丁,这些土地统称“旗地”。

得到肥沃圈地的主要是八旗上层,至于旗丁虽可分到大约30亩左右的土地,但因兵役繁重,往往抛荒歉收。清初大规模圈占土地主要是在顺治四年(1647年)以前进行的,但零星圈占和以薄易肥的活动一直到康康熙初年,前后持续了20多年,共圈占土地1630000余顷,约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500余万顷的三十分之一。

清初满洲贵族在京畿地区强行圈地,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满汉民族矛盾加剧。所以,康熙八年(1696年),政府下令停止圈地。康熙帝承认,由于圈地地“以致民生失业,衣食无资,流离困苦,深为可悯”,并下谕户部部“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以此来缓和民族矛盾。

戴你看历史


圈地运动是满清政府发明的一项专利,还真是满洲贵族的产物,圈地一事在康熙朝引起了很大振动,发生了鳌拜与苏克萨哈矛盾剧生,同时给广大的汉族人带来灾难。

满清王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定都北京后,由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在多尔衮的督促下,朝廷三次颁布了圈地令。

这时候的北京的周边地区,涌入了大量的满族人,北京城的市区住满了满洲贵族,比如满清诸王爷、特别是功勋及功勋子弟,占有了明朝遗留下来的房屋田产土地。

入关的满洲八旗将左、兵丁等等的穿衣吃饭,住处安置等,占有了京畿大量的民房,民田,历史称之为圈地令。

满洲贵族的特权

过去老百姓叫“跑马占荒”,就是满洲人骑着马,在马的尾巴上系一把扫地用的条巴,骑着马跑,凡是满洲人骑马跑过的地方,无论村庄还是土地,归跑马占荒的满洲人所有。

河北、热河、山海关以内的大片土地被满洲人圈占,各旗主为庄主、地主、把圈占的汉民土地归为满清的人管理,为他们满洲人的经济来源,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自食无力。

三次圈地令大概圈地面积二百三十四万公顷。可是由于满清刚刚入关不久,加之满洲人是个狩猎民族,对种地不通,战火连绵,大部分被圈占的汉族土地被荒废了。

圈地引起各旗争端

到了康熙年间,鳌拜专权,鳌拜属于镶黄旗,是上三旗,提出他们镶黄旗的地少且地理位置不好,制造矛盾与正白旗换地,正白旗主苏克萨哈由于势力不佳被鳌拜杀掉。

在康熙八年,康熙帝亲政后,废除了多尔衮影响满汉团结的政策,对鳌拜这一霸道行为予以打击并铲除了鳌拜一党,严令圈地予以废除。

康熙帝旨意:“出旗为民、嗣后永不许圈”,至此:圈地彻底告终。

圈地运动的利与弊

满清政府入关圈地的主要目的是想满洲人有了自己的土地,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由于满清刚刚入关还没有彻底统一,满族人的兵丁还要战场打仗,制定了这么个制度,最后满洲人根本就不种地,以卖土地吃地租为主,反而养成了大爷。

反之:被圈占的土地大部分来自于汉民,土地被占,只有给满洲八旗做佃户,大多人家流离失所,或者逃亡。这就激起了民变,使大部分汉民加入了反清复明的行列。

《清史稿》记载一句:圈占土地反而增加了清朝初期的社会不稳定。

(图片来自自拍与网络)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一起互动、评论、留言!


日尧居


清初的圈地运动俗称“跑马圈地”,和英国的圈地运动不能相提并论。

满清贵族的圈地运动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一种单纯的对土地的疯狂掠夺,主要是为了解决八旗军的生计和贵族勋臣的封赏!

正是这场圈地运动加深了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多尔衮的正白旗和索尼、鳌拜的两黄旗之间的矛盾一直延续到康熙八年,鳌拜被擒才结束。


圈地运动是满洲贵族的特权

清初的圈地运动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始,到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止,多尔衮前后颁布了三次圈地令。

圈地范围由最初的京畿周边一直扩大到大半个河北,共计圈占土地约二百三十四万公顷,这还不包括驻扎全国各地的八旗军圈占的土地。

但是清初战火连绵,而满洲人又不会种地,这就导致了“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的局面,大量失地的百姓不是沦为满人的奴才,就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圈地运动加大了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

多尔衮的三次圈地令,使得正白旗占据了京畿和河北最肥沃的土地,数量也最多;而索尼和鳌拜的两黄旗却是地少贫瘠。

这正是多尔衮对索尼、鳌拜不在皇位问题上对他的支持进行的打击报复!

康熙登基后,鳌拜和苏克萨哈的矛盾根本就是多尔衮时期埋下的。

康熙八年,玄烨擒捕鳌拜后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二十四年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才真正结束了清初疯狂的圈地掠夺。


圈地运动的后果

这场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客观上解决了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八旗兵在战场上能更加卖力。

而对于当时广大的汉族百姓来说, 承受的痛苦也许是千百年来的又一次深重灾难!

他们的出路或被充到八旗庄园成为奴隶失去自由之身,或流亡他乡成为流民,加入反清武装。

圈地运动更进一步加深了清初汉族百姓反抗清朝统治的决心和信念,不利于清初社会的稳定!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圈地是清初满洲贵族实行的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之一(此外还有惨绝人寰的到处屠城、严酷的剃发、强迫“投充”、缉捕“逃人”等)。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多尔衮等满洲贵族为了自身私利和解决移都北京之后,大批满人迁移入关之后的生计问题,发布了“圈地令”。名义上说是把近京各州县“无主荒地”分给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实际上却是不分有主无主大量侵占掠夺畿辅地区汉族居民的产业。

满洲贵族、官、兵通过圈地掠夺北京及周边地区汉族居民的土地数量极为惊人,如蓟州(今属天津)田地剩余不到原额的百分之二!而遵化(今属河北唐山)竟不到百分之一!!满人采取这种赤裸裸的掠夺方式,侵占了大片土地,导致汉人民不聊生,也使得许多原本已经投降的汉人又重新发动反清起义。为此,不断有汉族官员上疏请求停止圈地。但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发布了“嗣后永不许圈”的谕旨才告结束。

满洲贵族的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最终导致清初统一战争被大大延缓。


不胜寒秋


满清政府入关后为什么发生了圈地活动?圈地是什么意思?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京城,明崇祯帝上吊,明朝灭亡。当年4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山海关一役清兵大胜李自成的农民军。9月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帝请求迁都京师。

满清入关

这时候大量的满族人涌入,占有了大量的明朝留下来的财富、房屋和田产等。清朝为了保护满族人的利益,发布了圈地令,规定被满人占有的地区汉族人不得常住,但是可以正常经商。

跑马圈地

清庭颁布了三次圈地令,凡是满洲人骑马跑过的地方都归满族人所拥有,这让满洲人极大的占有了资源,满清的八大旗主把地方的地主、土豪、商人等归为管理,为他们创造收入,创造财富。在战火连绵的时代,满清的圈地运动给他们带来了充足的战争资本,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满清对圈地的地区的环境和人民的剥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圈地收敛财富

圈地运动也带来了满清八位旗主之间的矛盾,由于各旗主圈地的地域不同,经济水平的差距,让有些旗主感到不满,也引起了内部矛盾,满清的鳌拜就参与旗主之间的斗争,圈地运动给清朝带来了战时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弊端,在康熙八年废除了圈地政策,标志着圈地运动的结束。

圈地运动结束

圈地运动给满清带来了地位的巩固,给他们的满洲人入关后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他们利用霸道的政策获得了入关后的发展,但是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弊端,随着圈地运动时间的推移,当地人、汉族人、商人也都受够了压迫,再着最重要的是为满清打下江山的八位旗主出现了矛盾,自此圈地运动在鳌拜死后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