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蘇軾的詩詞和李煜的詩詞誰的成就高?

用戶64695108935


李煜和蘇軾在詞的發展過程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煜提升了詞的境界,詞原來只是叫做詩餘,頗有不屑的意思。寫詩寫完之後的邊角料用來填詞。但是經過李煜之後,家國興衰、個人的愁思不僅僅在詩中可以體現,在此中一樣可以有所展示。

亡國之痛就像一根刺深深的刺在李煜的心中,所以他說“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從九五之尊一下子成為階下囚,這樣的痛苦並不是每個人可以體會到的,所以他說“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趙翼曾經寫過一句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用來寫李煜再貼切不過。

首先,雖然經過李煜的改革,詞的境界提高了,但是老觀念猶存,北宋的一些詞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詞人,蘇軾就認為自己是詩人。但是蘇軾讓詞更上一層樓。本來只屬於詩的一些特徵融入到了詞裡面,最顯著的就是豁達。這種精神在蘇軾之前的是沒有的。

且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種氣勢非常之高遠,開一代豪放之先河。

如果非要比誰的成就高,個人認為還是蘇軾。雖然我更喜歡李煜。

李煜出生在詞的草創階段,蘇軾是站在詞頂峰的人。

就像武俠小說一樣,李煜是梁羽生,而蘇軾就是金庸。

兩個人的詞都深受大家喜歡,且看李煜的代表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且看蘇軾的代表作: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詩書君


論蘇軾詞跟李煜詞誰的成就更高,說一下個人觀點,我覺得是蘇軾,李煜前期的詞仍舊脫離不了花間,亡國以後,沉鬱傷痛的抒發,感情發生了質變,無意之中李煜完成了,詞由伶工詞向文人詞的轉變,所謂伶工詞,就是伶人唱的詞,眾所周知,詞開始的時候是依附於樂,只是一種歌詞,寫來是讓歌女們唱的,定位並不高,也不用於文人之間的唱和,也很少作感情的抒發,內容大多是閨怨,閨情之類,所以五代詞內容大多狹窄。

李煜亡國之痛的抒發,讓其詞感情沉重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門,無意之中讓詞開始文學化,當然這時候的詞內容依舊不甚寬廣,包括到了宋初,詞大多也是小令,直到柳永大量作長調,詞從形式上開始賦化,那麼詞是如何跟詩相提並論的呢?詞路又是誰打開的?這個人就是蘇軾,不得不承認,蘇軾真的是千古難得的天才,文學綜合成就可謂是千古第一人,蘇軾以詩為詞,徹底打開了詞路,從此詞可以無所不寫,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言詩之不能言,而不能言盡詩之所能言,故詞之境闊,詩之言長。蘇軾為後人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他也曾經提出過,詞當為一家,當然可能這裡他說的一家是指他自己,但是沒有蘇軾,詞就沒有跟詩相提並論的資本,畢竟詩發展的時間遠遠唱過詞,而且出了那麼多天才般的詩人。

從風格來講,我不大讚同分婉約豪放,如果從內容上分,這無可厚非,但是給風格下定義,未免太狹隘,蘇軾縱然豪放內容的詞不少,但是婉約的也不是少數,“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還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也寫的深情悱惻,何況還有沒有煙火味的卜算子。李煜的亡國經歷造就了他後期的詞多是沉痛哀思,從詞的成就方面來看,二人其實無法比較,因為時代不同,李煜處於詞剛剛興起的時代,蘇軾是出於詞鼎盛的時代,從風格方面來看,兩人更是不同,我所說的蘇軾成就高於李煜,是從詞之貢獻角度,蘇軾尊詞之功說是第一人也不為過,哪怕易安詞論正式提出詞別是一家,奠定詞之地位,沒有蘇軾,詞從內容上無法跟詩並論。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君子不器961


李後的詞多取白描手法,樸素新穎,形象生動,能夠打動人,故而有“詞中李後主”之譽。然而他的詞大多是亡國後傷感懷舊之作,故在茫圍,意境上相對狹小。

而詞至東坡,橫放傑岀,高出人表,徹底打破了詩言志,詞言情的傳統,使詞成為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文學形式。其詞可謂信手拈來,皆成妙諦。東坡於詞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可以說沒有他的革新,就沒有一代宋詞。他的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等,更是千古之絕唱。

就詞的風格而言,李後主的詞細膩,深沉,東坡的詞大氣,豪放。東坡詞的意境顯然超出靡靡之音。

所以筆者認為:任何一種文學作品都應有它的社會價值。李後主的詞單就文學形式本身,應該予以肯定。而東坡詞無論其文學形式本身,還是其社會價值,引領時代的作用,都是絕無僅有的。


原卉詩詞


李煜是詞帝,蘇東坡是大家,各有千秋。另外我們一般都講“唐詩宋詞”,李煜拓詞之先河,他開拓了一種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璣表現胸臆、心境的文風。後世蘇東坡則是將詞推向了高潮,從很多詞牌格調以他所做的詞為正體以及後世尊崇的大量名作就可見一斑。

僅從文學影響力來說,蘇東坡的詩詞成就更高。


柏恩先生


我個人還是更喜歡蘇軾的詞,蘇軾的詞豪放、灑脫、有大氣勢、有真性情。蘇軾曾說“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談”他的詞正如他所說的一樣,即有氣勢恢弘、磅礴壯美的《念奴嬌一赤壁懷古》,又有激人奮進,富含人生哲理的《定風波一莫聽穿林打葉聲,還有那首委婉而細膩的悼亡詞《江城子》,而那首《卜算子一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又寫出蘇軾內心無盡的孤獨、寂寞。總之,蘇軾的詞剛柔並濟,多姿多彩,他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我國詩詞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