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消失的村庄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很多农村正在趋于消失。比如我的故乡,地处粤北山区,七分山,三分田。我们小时候正处于90年代,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10多年。村里面的小学那时候还有完小(就是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然而到了我堂弟念小学的时候,念到四年级就要被迫去镇上的小学念书了。那时候是刚好2004年。再过两年村里面的小学只有三年级了,再过3年就变成只有一二年级了。我们念小学的时候,有260多学生。到了2008年前后,只剩下一二年级,每个年级大概学生数量不足十人。

消失的村庄

到我念初中的时候,村子里面先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将之前老旧的瓦房弃之不用,另起了新的混泥土洋房。这个改造过程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整个村子除了我家还在住瓦房,其他村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现代化的混凝土结构房。然而,2010年之后,留守在农村的人基本上人均可以分配到一栋楼。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人去楼空,整个村子只基本上只能看见留守的儿童及老人。

消失的村庄

据2015年两会期间作家冯骥才提及一个让人触目心惊的事实,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平均下来每天消失246多个村庄。以前农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一种叫帮工现象。比如某家娶媳妇,村民们会自发的帮工,买菜的买菜,下厨的下厨。现在不管什么事,基本上叫不到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消失的村庄会越来越多,逢年过节,回老家过年的趋势不减,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根是在农村,所以还会回去故土。等到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根是在城市,我们的故乡对下一代来说就变成了异乡。偶尔回去看看,可能会有新鲜感。故土难回,乡音难觅,很多小孩子已经不会家乡话,可能还能听懂。

消失的村庄

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试想,学校都没了,留在农村的意义有何在呢?政府出台新的土地法,允许土地的流转或许可以解决田地荒芜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确实是留不住人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业属于不可增长性。因为农业的发展依靠人口的增多,只能说人口多了,才能消化更多的粮食,然而人口的数量是有限的,14亿人口只能吃一定量的粮食和蔬菜及水果。中国村庄的消失将会成为必然,依照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例,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0.7%,日本为4%,而中国依然有28%的农业就业人口。人均收入中国是美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必须释放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及服务业,因为农业的增长性可以忽略不计。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未来十年最少有50%的农业人口释放到其他行业。我们能做到的是让农村的土地别荒芜,保持着青山绿水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