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竹笛中笛子的种类

一般地最常见的竹笛为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头、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两个后出音孔、两个前出音孔(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在我国,按照音色来说,竹笛的种类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梆笛,一类为曲笛,一类为中音笛。

1、梆笛主要在北方,最早用于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

在演奏上表现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极速跳跃的舌打音,垛音以及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的技巧。

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景,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当然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分不开。

梆笛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梆子戏(如秦腔,河北梆子等)的伴奏,当然也多用于独奏。

比较著名的曲子:喜相逢,扬鞭催马运粮忙,音中鸟等。

2、 曲笛最早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又因盛产于苏州,故又称“苏笛”。

曲笛中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且长,音色醇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音色润丽,清晰,对音色的控制,强弱对比要求较高,并多运用于笛子中的叠音,颤音,打音,倚音等手指的技巧,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曲笛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适宜独奏,合奏,是昆曲等戏曲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吹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曲笛的主要代表有:姑苏行、 欢乐歌、江南水乡等

3、中音笛(一般包括E调笛和bE调笛)音色比梆笛低一些,较为平缓,圆润,介于梆笛和曲笛之间。

声音高亢清脆,结合了梆笛和曲笛的特点,风格最为多变。梆笛中的花舌、垛音,曲笛中的打音、叠音、颤音等技巧都可以在中音笛中运用。在气息上即要求曲笛的饱满均匀又要求梆笛的刚健豪放、活泼轻快。

代表作有:春到湘江、三五七等

现在随着竹笛技巧的发展,南北派之说的淡化,现在梆笛、曲笛和中音笛已经没有这么的局限。曲笛中有吐音、垛音,梆笛中有打音,颤音等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