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本地人心裡,麗江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就2這調調


作為一個雲南旅遊人,麗江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旅遊區,所以,我對麗江也是熟得就象在自己家一樣。如果不是看著臉白點,口音不像本地人,走在街上,誰也不會認為我是外地人。



10多年前,麗江已經在旅遊圈火得一塌糊塗了,那時候的麗江本地年青人已經開始逐步丟掉了自己“詩禮傳家,純樸謙和”的本性,在經營旅遊產業的福建人的影響下,開始模仿學習福建人的“先進”經驗,而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則大都看不慣年輕人的背離傳統,主動租出自己的住房,遷往束河或者山上的老宅過他們習慣的那種清淨,舒緩,平和,友愛的生活。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納西人出現了3種自稱:花納西(有事沒事都穿節日禮服的旅遊從業人員,其中也有假冒納西族的),城裡納西(住在古城,跟漢族融合比較好,生活習慣偏漢化,語言詞彙中夾雜大量漢語詞彙的真納西族),山納西(住在周邊山上的納西族,跟漢族融合度不太深,還保留著原始的納西語言,生活習慣,也有人叫他們真納西)。

現在的麗江,從納西人自己主動尋求改變以來,生活好了,古城基礎設施更好,生活更便利,城市維護更好,當地政府和老百姓都把古城當做自己的飯碗,都發自內心的維護城市的一草一木。



麗江旅遊越來越火,麗江古城越來越商業化。“豔遇之都”的名號讓麗江旅遊披上了一層曖昧意味。來旅遊的人更多了,麗江從事旅遊業的人收入更多了,但古城中,真正的麗江本地人越來越少了。走在街上,四川人,福建人,大理人等等的比例越來越大,留下來的本地人也和外來人口一樣,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手上操著嫻熟的宰客技巧,眼裡只看得見錢,心裡只剩下賺錢的念頭。民族自身的純樸謙和那種妨礙賺錢的傳統早就扔得找不著了。

本地老人眼中的麗江,從前是可以淨化心靈,平和安靜宜居的,一家人物質上可能不夠寬裕,但每天都是充實的,心是平靜的,喜悅的。現在嘛,還是束河好在點。



本地年輕人眼中的麗江,小時候一起玩的小夥伴們,現在都很忙,不是在接團,就是在開旅遊車,出租車,實在不行也要賣點旅遊土特產,開個餐飲店。不忙了,朋友聚在一起也是邊吃邊聊今天客人怎麼樣,接待話術怎麼樣,怎麼樣配合“擠水”,上下游怎麼銜接,總之就是,有錢大家賺,時間別浪費,擼起袖子加油賺。麗江古城,或許是他們小時候的家,現在只是個會下金蛋的金母雞吧。


騎驢看花180


本地人? 直接告訴你, 麗江本地人把麗江當作聚寶盆!宗旨就是坑死外省人… ,雖然我不是麗江的,但是我是昆明的,同是屬於雲南省,我到麗江古城辦事去小吃店吃碗蓋飯,我會提前和老闆打招呼都是老鄉所以收我原價15塊錢左右,假如你外省人來旅遊翻兩倍30塊錢賣給你,甚至翻50塊賣給你!


銀河系瀟灑哥


不是一直都說麗江是豔遇出之城嗎?可俺經常去.卻從木有豔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