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本地人心里,丽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就2这调调


作为一个云南旅游人,丽江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旅游区,所以,我对丽江也是熟得就象在自己家一样。如果不是看着脸白点,口音不像本地人,走在街上,谁也不会认为我是外地人。



10多年前,丽江已经在旅游圈火得一塌糊涂了,那时候的丽江本地年青人已经开始逐步丢掉了自己“诗礼传家,纯朴谦和”的本性,在经营旅游产业的福建人的影响下,开始模仿学习福建人的“先进”经验,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则大都看不惯年轻人的背离传统,主动租出自己的住房,迁往束河或者山上的老宅过他们习惯的那种清净,舒缓,平和,友爱的生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纳西人出现了3种自称:花纳西(有事没事都穿节日礼服的旅游从业人员,其中也有假冒纳西族的),城里纳西(住在古城,跟汉族融合比较好,生活习惯偏汉化,语言词汇中夹杂大量汉语词汇的真纳西族),山纳西(住在周边山上的纳西族,跟汉族融合度不太深,还保留着原始的纳西语言,生活习惯,也有人叫他们真纳西)。

现在的丽江,从纳西人自己主动寻求改变以来,生活好了,古城基础设施更好,生活更便利,城市维护更好,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把古城当做自己的饭碗,都发自内心的维护城市的一草一木。



丽江旅游越来越火,丽江古城越来越商业化。“艳遇之都”的名号让丽江旅游披上了一层暧昧意味。来旅游的人更多了,丽江从事旅游业的人收入更多了,但古城中,真正的丽江本地人越来越少了。走在街上,四川人,福建人,大理人等等的比例越来越大,留下来的本地人也和外来人口一样,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手上操着娴熟的宰客技巧,眼里只看得见钱,心里只剩下赚钱的念头。民族自身的纯朴谦和那种妨碍赚钱的传统早就扔得找不着了。

本地老人眼中的丽江,从前是可以净化心灵,平和安静宜居的,一家人物质上可能不够宽裕,但每天都是充实的,心是平静的,喜悦的。现在嘛,还是束河好在点。



本地年轻人眼中的丽江,小时候一起玩的小伙伴们,现在都很忙,不是在接团,就是在开旅游车,出租车,实在不行也要卖点旅游土特产,开个餐饮店。不忙了,朋友聚在一起也是边吃边聊今天客人怎么样,接待话术怎么样,怎么样配合“挤水”,上下游怎么衔接,总之就是,有钱大家赚,时间别浪费,撸起袖子加油赚。丽江古城,或许是他们小时候的家,现在只是个会下金蛋的金母鸡吧。


骑驴看花180


本地人? 直接告诉你, 丽江本地人把丽江当作聚宝盆!宗旨就是坑死外省人… ,虽然我不是丽江的,但是我是昆明的,同是属于云南省,我到丽江古城办事去小吃店吃碗盖饭,我会提前和老板打招呼都是老乡所以收我原价15块钱左右,假如你外省人来旅游翻两倍30块钱卖给你,甚至翻50块卖给你!


银河系潇洒哥


不是一直都说丽江是艳遇出之城吗?可俺经常去.却从木有艳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