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林语堂,1895年10月出生于福建龙溪一个基督教家庭,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开始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1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结婚,婚后不久,夫妻两人一起到美国留学。他们生育有三个女儿,长女林凤如(如斯)、次女林玉如(太乙)、小女儿林相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一、长女林凤如

林凤如,1923年5月出生于厦门。1936年8月随父亲一家赴美,在纽约定居后,林如斯脱下了旗袍,穿起了纽约陶尔顿学校的校服,开始接受全盘的西方教育;后来,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美国顶尖的高等教育。在父亲的熏陶之下也喜欢上文学,中学时代就能用英文写作,并开始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受到赛珍珠等文界大咖的赞赏。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1945年,已过豆蔻年华的林如斯春心萌动,结识了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工作的军医汪凯熙。他是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青年才俊,林语堂夫妇对这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也很满意,双方家长商定,抗战胜利后就让他们回美国完婚。

不料,就在订婚之前,文静内敛的林如斯,竟与一个美国同学的哥哥狄克私奔了。狄克是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林语堂认为狄克靠不住,很为女儿担忧。果不其然,日后林如斯便过着穷困落魄、居无定所的生活,1955年他们就离婚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离婚两年后,林如斯住进了医院,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出院后,她的情绪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仍然是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在一家出版公司从事翻译工作。此后十来年,林如斯数度进出精神病院,终究无法摆脱抑郁症的折磨,1971年1月因长年躁郁自尽了。

二、二女儿林玉如(太乙)

林玉如,1926年4月出生于北京。1936年,林太乙尚未小学毕业便随家庭去了美国读小学,只差几个月小学毕业,林太乙又随家人去了欧洲,一度在巴黎恶补法语。1939年4月,林家又迁回美国。林太乙开始进入纽约陶尔顿中学就读。1943年初,林家到达陪都重庆,住进山区北碚,一家人过了一段终日与空袭为伴的灾难性的日子。同年8月,他们再次去美国。林太乙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赶上学校的课程。最后,她还是以获得“荣誉毕业生”的称号的优秀成绩中学毕业了。在这期间,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为题材,创作出版了第一部英文小说《战潮》。该书问世后颇得好评,评论家称之为“小妞儿版的《战争与和平》。”这时她才17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1949年她结婚了,嫁给华裔学者黎明(初任联合国翻译,后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林太乙承继林语堂的文采,1952年4月,父亲林语堂在纽约创办《天风》月刊,就由林太乙及夫婿黎明任主编。她还出任过《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并著有《林语堂传》《林家次女》《金盘街》等名作。1995年,林太乙参加厦门大学举办的林语堂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宣读了《忆父亲》一文,听者动容。林太乙于2003年7月5日病逝于美国,享年77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三、小女儿林相如

林相如,1930年7月出生于上海。林相如是一位大学教授,她偏爱理科。林相如今年80多岁了,住在美国。她像林语堂一样,喜欢旅游。林相如于2001年台北林语堂故居开放时曾返台。谈起父亲,林相如在当时的座谈会上表示:“1974年,父亲身体状况日渐不佳,与母亲搬到香港与我同住。我常陪他们逛街。有一天,我突然问他:‘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他马上说:‘我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三个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