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曾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大赛一等奖的《卖米》(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最近在朋友圈重新火了起来,

许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或父辈的童年。

“作者飞花,北大才女。

原名张培祥,1979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山区农户,

自小于贫寒中刻苦学习,

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年攻读法学硕士。2003年非典期间患白血病,

三个月后,年仅24岁的张培祥去世”。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除了“卖米”,

文章中提到的农村生活场景放水、插秧、晒谷、挑箩筐

能否让你想起

童年时父辈们的不容易?

01 放水

“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了去赶场卖米,

弟弟想去但不能去,要留在家里放水。”

这里的“放水”又叫放水救秧。

一年的收成如何,“放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放水,一般指的是梅雨时节大雨倾盆之后,秧田里水满了,沟渠漫了,农民伯伯们放水救秧,这是农人雨后的第一件事。

02 赶场

“我挑起那担轻的大米,跟着母亲出了门。

赶场

的地方离我家大约有四里路。”

年轻人可能不清楚赶场是什么意思,

不过说到赶集大家就一定不陌生。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赶场,又叫赶集,是中国民间风俗。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各地叫法不同。

03 种田

“我不敢再说,我知道种田有多么累。

光说夏天放水,不就把爹给病倒了?”

不管是以前用牛犁田、人工插秧,

还是现在有了犁田的拖拉机和收割机,

种田都是一件辛苦且过程漫长的事。

你小时候有没有跟在父辈屁股后面,在泥田里飞奔?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种田的第一步是犁田,犁田就是用犁耕地。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接着是育秧,也就是培植水稻的幼苗。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之后就是田间管理,比如防虫,争取让水稻生长好,增产。

04 晒谷

稻谷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好几个月,

收割回来还不算完成,

从谷子到大米还有晒谷、辗米等步骤。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等水稻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收割、脱粒了。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储藏谷子前的最后一步是晒谷,稻谷收获回来要尽快晒干,不然闷着就会发芽。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这种老式的辗米机一定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05卖农副

“因为我家的米好,大家都过来看,

但谁也不肯出到一块一,

母亲叹了口气:还不知道卖得掉卖不掉呢。

就跟小说里的母亲卖米拿钱买药一样,

现在很多农人会把富余的大米拿到市集上卖掉,

从而换取一些钱补贴家用。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没有电子秤的时候,卖米最常用到的就是秤杆。

小时候,除了卖米,卖柴和鸡蛋的也在集市上很常见。那时候,一捆柴火,一篼鸡蛋,或许就是一个家庭很长时间的开销。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柴翁。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那时候的鸡蛋没有现在那么繁杂的包装。

06 挑箩筐

“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

挑起那担轻的跟在我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米都是包装精美的,

其实谷子在被收购之前一般都是用箩筐装。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箩筐,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圆形篾制品。丰收时节,农民伯伯都是用箩筐把粮食从地里挑回家。

“培祥生前曾有翻译和编写作品出版,

并有小说、散文发表。

文中描述场景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原来,有的人,活着,

就已经筋疲力尽…

祈愿天堂没有贫苦、忧虑,

她可以尽情绽放,芳华永驻。”

《卖米》文中父辈们在农村经历的苦90后无法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