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相机拍照时,对焦点到底对在哪里拍出的照片好看?

西米豆


关于对焦点对在哪里,拍出的照片更好看。其实,对焦点跟照片好看不好看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便对焦点不清晰或对焦不准,也不一定说拍出的照片不好看。比如拍摄朦胧模糊的创意摄影等。

不过,对于大部分照片来说,知道对焦点对在哪里,并且能精准的合焦,确实是一张好照片的充分条件。不同的场景和拍摄的需求对对焦点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这句比较拗口点哈。仔细了解哦

下面就围绕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告诉大家基本的对焦位置。

1、拍摄人物特写时,人的眼睛是焦点。眼睛不在一平面的时候,对焦在靠前的那只眼睛上。眼睛在一个平面的时候,对任何一只眼睛即可。如果两个人物在一起。想打造浅景深人像,让眼睛处于同一焦平面即可。

2、拍摄人物全身像时,头部是拍摄焦点,如果你用85mm定焦头拍摄人像时,很多打造浅景深人像,进而很多的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如果在夜间人像时,确保头部对焦下开大光圈,能拍摄出霓虹灯的梦幻和朦胧。

3、拍摄环境人像时,这时人物是拍摄的焦点,因为你不可能放的太大看人物的局部特征。人物已经融为环境,成为了兴趣中心。

4、拍摄群体人像时,关键的人物是拍摄的焦点,一般关键人物都是前面靠中的位置。尤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集体合影时,除了收缩光圈获得大景深外,对焦点更能确保关键人物保持清晰。

5、拍摄花卉等微距时,拍摄的焦点应选择在花蕊上。这种拍摄大多是采用百微镜头大光圈拍摄,对拍摄有较高要求,一旦花或者手稍微一点抖动,画面就会糊掉,导致拍摄失败。

6、拍摄无限风光,手动对焦无限远。对于有无限远标示的镜头,调到手动对焦,拧到那个无限的符号----倒着的8,这时景深就变得无限大了,数码DC相机一般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对于没有无限远标示的镜头,可以打开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通过放大5倍或者10倍进行手动调焦。

7、拍摄宽广草原,房屋、树木、羊、马等能点缀画面的基本就是拍摄的焦点。正如前面拍摄环境人像一样,拍摄广袤的环境美景时,一般寻找到兴趣中心点。

8、拍摄建筑物,门窗是拍摄的焦点。因为建筑物照片一般表达的意义是形状和线条大于建筑物本身。所以把目光关注在那些有突出特征的门窗身上,是正确的选择。

9、慢快门拍摄,对焦在不动的位置。这一点在拍摄慢门流水类型的照片时会有感受,因为快门速度较慢,你再对准运动的物体,再想让流水成丝状,怎么可能办得到。另外,夜晚拍摄车灯轨迹时,也是将焦点对准在不动的地方。

10、拍摄风景没有明确的对焦点时,这种照片也可叫糖水风景片。既然没有兴趣中心,那就直接把焦点放在取景的三分之一处吧。

11、当拍摄主体无法对焦时,相同位置的物体对焦,因为这是利用了焦平面的原理,由于弥散圆的原理,只要在处在焦平面以内,都是清晰的。既然主体不能对焦,在同一平面寻找对其他焦点代替是一个好办法。

12、拍摄夜景照片时,由于相机的反差对焦系统,会导致对焦不准的情况。手动对焦明暗边缘,避免拉风箱,提高成功率。


摄影录


其实这个说法不是太严谨,对焦点在哪和好不好看没有直接关系。在摄影中,焦点的作用是通常是构建画面视觉中心,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画面主体:

与其问焦点选在哪里更好看,不如问选在哪里更合适要贴切一些。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以常见的人像和风光两种题材为例,谈谈对焦点的选择问题:

一、人像

按照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大小,我们可以粗略分为远景、中景和特写三类:

1、远景:人物整体

人物在画面中占比较小,以人物整体为焦点即可:

2、中景:人物面部

3、特写:人物眼睛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人物特写,通常以眼睛为焦点:

二、风光

风光摄影通常景深较大,不容易发生失焦的情况,但对焦点的选择也是有一些讲究的:

1、主体明确,对焦主体即可

2、无明确主体,选择纵深中点为焦点

对于无明确主体的风光片子,通常各类景物的分布是有一定纵深的,有离机位近一些的景物(下图偏右侧的黄色灌木丛),也有远处的景物(左上角的群山),还有纵深居中的景物(画面中部偏左的树丛):

如以黄色灌木丛为焦点,远处群山可能不够清晰:

以群山为焦点,黄色灌木丛可能不够清晰:

通常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以纵深居中的景物为对焦点,确保画面整体清晰统一: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相机拍照时,对焦点到底对在哪里,拍出的照片好看?

这个问题怎么说?

相机拍照时,对焦点对哪里与拍出的照片好不好看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与画面中的虚实有关系。如果说把你想拍的主体拍清楚了,把其它对象拍模糊了就叫照片好看,那么对焦点选择与照片好不好看算是有关系了。

我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对焦和对焦的点位置与作用。

相机拍照时肯定有要拍摄的主体,或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物,也可能是花花草草之类的,对焦就是相机让照片变清晰的过程,对不上焦,不合焦就是照片会模糊。对焦点的选择就是告诉相机,我想让哪个对象清晰,所以这个和照片好不好看真没多少关系,只和照片中谁请晰谁模糊有关系。

如图示,图中红圈是焦点位置,是清晰的部分,其它是焦外虚化的部分:

事实上选择的是对焦点,实际上是一个焦平面。


第二个问题,照片的好看和什么有关。

一张照片好不好看,要看构图,色彩,光影,还有照片所表达的主题。所以想拍出好看的照片从这些方面去努力吧。

当然,对好焦,找到适当的对焦点,是拍出好照片的基础。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对焦位置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的拍摄意图和需求。不同的对焦位置,能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如何选择最恰当,最符合我们拍摄需求的对焦位置,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

1. 基本原则:对焦主体

如果一张照片里,同时存在清晰和模糊的部分,您会更注意哪个部分内容呢?我想,正常人都应该会更关注清晰的部分。

事实上,清晰-模糊对比,正是区分画面主次,表达不同主题的常用手段:

左图突出人物的快乐,右图表现小蟹的奇趣

左图用黄花衬托橙花,右图用框架构图突出黄花

所以呢,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拍摄需求,或者干脆“不知该对哪儿好”的时候,就对焦你的主体吧。

毕竟,让主体处于画面中最清晰的位置,总不会有什么错的。

2. 风光:三分之一法则

风光摄影可并不是“小光圈+三脚架+低 ISO”那么简单,对焦位置的选择也是需要讲究的。

而“三分之一法则”,就是风光摄影中一个久经考验,广受好评的一个对焦方案:当没有明确主体时,对焦景深三分之一处。

注意,是景深的三分之一,而不是画面的宽度三分之一,不要弄错啦!

这样对焦会使前景、中景保持清晰,而背景略微模糊,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看着更舒服;同时,也会让画面更有纵深感。

当然,如果你的画面有明确的主体,还是优先对焦主体吧~

当然是对焦城堡啦,因为拍的就是城堡嘛~

除了三分之一法则,拍大风光时还可以尝试另一种对焦方案:对焦无穷远。

3. 风光:对焦无穷远

对焦无穷远,也被称为泛焦技术,或超焦距对焦,在拍大风光时也十分常用,配合小光圈使用,可以使整个画面都位于清晰范围内。

具体操作也简单,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然后拧动对焦环到“无穷远”档就行了。

虽说无穷远是最后一档,但并不是把对焦环“拧到底”,无穷远档一般在对焦环底部往回一点的位置,请务必确认自己是否对准了~

红圈处的“横8”即为无穷远档

值得一提的是,“泛焦”之所以叫泛焦,就是因为它的清晰度不如精确合焦点处的清晰度。所谓“整体清晰”,实际上只是“人眼可以接受的模糊程度”。

用肉眼一眼看过去好像看不到画面上有什么模糊的地方,但如果您将泛焦区和精确合焦区景物放大对比,会发现前者的锐度要明显小于后者。

但不管怎么说,泛焦毕竟能获得最大的清晰范围,拍摄下图这种“超大尺度”风光时还是很有用的。

对焦无穷远,画面清晰范围极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焦无穷远时,并不是整个画面都处于清晰范围内。真正的清晰范围,是从近处的一个泛焦点到无穷远处。

泛焦点距离和焦距成正比,和光圈也有关。计算公式太复杂我们不用去记,只需要记住,短焦距镜头的泛焦点一般在1米左右。

也就是说,在对焦无穷远时,极近处的前景景物锐度会明显降低,在拍摄时应尽量避免再此处安排过多景物。

极近处的草,清晰度明显降低

这一方法适合焦距较短的镜头使用,因为焦距越长,泛焦点数值越大,近处的“景物不清晰范围”也会随之变大;

如果中长焦头对焦无穷远,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近处大片景物清晰度降低。

4. 人像:对焦脸和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区域,也是人像中最能引起关注度的部分。所以,当然要对焦眼睛啦!

不过,也别那么死板,如果拍全身像,眼睛的比例很小,那么对焦脸部就行了。

毕竟,眼睛自古以来就是脸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

拍全身照,对焦脸部

拍摄特写,脸部的画面比例较大,需要对焦双眼,使双眼更有神,更好地表达画面中人物的情绪:

脸部特写,对焦双眼·

这一对焦原则,在拍其它动物的时候也适用:小比例,对焦脸;大比例,对焦眼。

5. 长曝光:对焦静物

长曝光最常见的拍摄主题是流水和车流光轨,能拍出物体的运动轨迹,使画面具有动感。

而在这类题材中,为了进一步突出动感,往往要在画面中安排一定比例的静止物体,创造动静对比。

对焦这些静止物体,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只有静物才会需要清晰度。

对焦近处的栏杆

对焦左侧的黑色石头

6. 夜景:对焦明暗边缘

拍夜景的时候,时常会“拉风箱”,镜头一前一后地反复移动,半天对不上焦。这是因为环境对比度低,自动对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寻找最亮处进行对焦吧。这样不仅比较容易对焦成功,也符合我们的拍摄需求——夜景,实际上就是拍灯嘛,黑乎乎的一片谁要看啊!

别犹豫,对焦最亮的那货

对了,选择亮处对焦时,对焦点不要对着光源的中心,而最好用实时取景放大,再对准光源的边缘,明暗交界处。

这是因为,大多数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还是采用对比检测来进行计算,选择对比度高的边缘,比选择光源的中心更容易合焦。


阿卫叭叭


我们知道摄影的一大要点是曝光,另一个要点就是对焦。没焦点,画面就算曝光再好,也很难是一副好照片,除了可以玩焦外的那种。

现代镜头都是自动对焦,给拍照带来很大的便利。每个焦点的聚集,都会呈现不一样的故事。

人像篇

拍人像焦点至关重要,不管是自己拍着玩还是出作品,不能跑焦。人像都以人的眼睛为主,很多相机现在有放大对焦,更增加了对焦的准确,对动物同样适用。

拍合影,几个人在一个平面上的那种对好中间的人,分成几排的那种,就要把光圈调小,增大景深,让所有人都在焦点内,以中间排人物对焦,或者以重要人物为主对焦。

前后站位的两三人照,很多拍婚纱照的会用到,表现不一样的状态。用长焦拍摄,这种对焦后边,前边的人就是借位,对焦前边,后边就是背景,看自己要表现的是什么,景别较大的话同合照一样。

静物篇

静物拍摄除了拍着玩,很多商业摄影的会用到,例如某宝。根据摆放展现物品呈现的质感,透视等等,这个对焦以表现物品的最好形态为主,有logo时,以logo为主

风景篇

用小光圈,大景深。风景中有要拍的人,肯定以人为主。

建筑类的以正面为主,不要对焦边角。夜晚的拍摄,以比较亮的建筑或者物体对焦。

纯风景类就用离自己画面三分之处对焦,而有表现的树,石头等,以它们为主对焦。

动篇

以主要人物对焦,还有就是谁更有拍摄的点让你更有兴趣。

快门要快,拍摄的就是一些瞬间定格。

而快门放慢,拍摄的就是另一种动感的感觉,对焦在不动的物体上

而拍摄流动的水也是同样的道理,焦点放在不动的物体上,快门放慢,瀑布,小溪,车流都会呈现很美的效果。

微距篇

这种我们普通的摄影者玩的较少,一般的拍摄需要三脚架还有灯光辅助。因为离得太近,特别是拍小蚂蚁之类的东西,光圈需要很小才不会虚化严重。而拍摄花来说就较大了,对焦一花蕊为主,或者里边有虫子,就以虫子对焦。

各种推荐对焦都是以自己的意志来的,你想表现的主题焦点就对向哪里,实在不知道效果就多拍两张,拍的多了,自然只要一拿起相机就知道对焦在哪儿了。


爱吃栗子的熊


正常对焦都是人物的眼睛,因为从一张照片的人物的眼睛,最能看出情绪和气氛,如果眼睛失焦了,起码对于人物像来说,基本都属于费片了。当然也不否认一些有意图的创作,故意把焦点放在别的点上来表达某种诉求,这就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