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文丨《那些年》瑞格格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有句话叫“分手见人品”,其实离职也是如此。

唐初名将李世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之一,早年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可谓功勋卓著。

但其实呢,他是半路加入大唐集团的。他给新老板留下的第一个好印象,便是对旧主“感德推功”。

旧主的功,我不抢

最早,隋末天下大乱之时,十七岁的李世勣加入了瓦岗军,老板是李密。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瓦岗军被大唐集团并购。

大公司吃了小公司,小公司的原职工难免心中惶恐,渴望找机会刷一刷存在感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此时李世勣的一个举动,给足了原老板李密面子,也因此得到了唐太祖李渊的赏识。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618年十月,李密归顺了唐朝,李密原来所统领的属地便都由李世勣接管。如果此时李世勣想跟新老板李渊献个殷勤,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上表一封,双手献出所管辖的土地。

然而,李世勣并没有这么做。

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封魏国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是属于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我觉得这是可耻的。现在应该把州县的土地户籍信息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去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于是写信给李密。

再说朝廷那边,李渊听说李世勣没有奏表,颇感奇怪,询问使者后方知其中原委。于是李渊大悦:“此人感怀主人恩德、推辞功劳,确是良臣!”遂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且赐姓李氏(此前本姓为徐),“附宗正属籍”,再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

旧主的摊子,我来收

李密归唐,李渊是很高兴的。拜他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嫁给了他,称呼李密为弟。可是李密不甘心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619年,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行至半途,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因此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结果被杀。

出了这么大的事,李密的很多旧部都急于撇清关系,避之不及。唯独李世勣,选择送旧主最后一程。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在这个敏感时期,李世勣主动献出黎阳,并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李渊首肯。随后,李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

李世勣念及旧情,非但没有让李渊父子对他产生嫌隙,相反,明君必会珍视如此忠义之臣。所以,若干年后,当唐太宗选择托孤重臣之时,毫不犹豫地指定了李世勣,他的理由是“公不负李密,岂肯负朕。

离职,也请走得漂亮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份数据显示,如今人们平均一份工作只做4.6年。流动性,已经成为当今职场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伦•施莱辛格所说,“如何开始与如何结束,是任何职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问题是,人们总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如何给别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却很少考虑到“最后印象”。

想想看,有多少人离职时是“一关电脑两不欠,从此江湖是路人

”?

可问题在于,这江湖啊,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留个漂亮的背影,其实既是与过去体面地say goodbye,更是以好看的姿态和明天say hi。

李世勣:分手见人品,离职看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