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師總是讓家長在孩子的家庭作業上簽字,不籤就說不配合老師工作,該怎麼辦?

人在天涯panchengtao


首先,你認為老師讓家長在孩子家庭作業上簽字,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老師為何要讓家長在孩子家庭作業上簽字?因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家庭作業是否完成,老師並不知道,老師讓家長簽字,是讓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對完成的作業進行確認。老師這樣做,完全是對你孩子負責,而不是為難你!

其次,你要認識到,孩子的教育,僅僅依靠老師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家長支持配合,家校形成合力。孩子在學校裡的作業,老師可以監督,但回到家裡,只能通過家長督促完成。不要把簽字理解為簡單的簽字,應該理解為一個過程,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

第三、孩子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未來是你孩子的,老師只是這個階段跟你和孩子因為學習而聯繫起來。如果你連給孩子家庭作業簽字這點時間都不用在孩子身上,可以想象,你對孩子的責任心是不夠的。僅僅簽字的家長就不合格,如果連簽字都不想籤的、怕麻煩,那就更不合格了。

第四、術業有專攻,對於孩子的作業,家長不懂、不會、不知對錯很正常,老師不是讓你批改作業,是讓你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是讓你簽字確認孩子已經完成了作業。籤個字,有那麼難嗎?

如果你對你的孩子負責的話,如果你還希望你的孩子成人成才的話,趕緊負起責任,積極支持配合老師,督促孩子認真學習、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並按要求在家庭作業上簽字吧!


當代師說


作為老師,我深知老師的無奈,確實有的同學在學校裡掌握的不好;作為孩子媽媽,確實有時候感到無奈,小學還好說,中學很多課程真的跟不上。


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首先,我們要知道,老師讓家長簽字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確保孩子學到了知識。而掌握知識,原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不過因為孩子年齡小,沒有自制力。



針對這一點,我在孩子二年級的時候,逐步放手,讓孩子自己檢查,我來簽字。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剛開始是我檢查,告訴她有錯,讓她自己找出錯的進行更正後來一點點地,每次孩子自己做完作業檢查完,我只需要一兩分鐘簽字就可以了。

說白了,簽字也是為了督促孩子的學習,並不應該成為家長的負擔。

現在孩子養成了習慣,很多作業不需要簽字她也可以保質保量完成。

有關學習方法,我在我的公眾號天雲雅集上有詳細的分析。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共同促進孩子的學習。


理性教育


請問:在孩子的家庭作業上簽字要花多少時間?有能耽誤家長多少“重要的事”?

在孩子家庭作業簽字這件事上,我覺得很多家長真心的有點“矯情”,老師的出發點無非就是希望家長更多的監督自己的孩子把作業高質量的完成,包括:

1.書寫工整、認真,要知道孩子的各類考試中,卷面分、因為字跡不認真導致的失分真的很“委屈”。

2.作業完成的準確率高,孩子對父母的敬畏之心,家長如果有簽字的過程(順帶檢查),孩子就能認認真真的完成,準確率就會提高。

3.孩子的作業的完成效率,不少孩子寫作業時磨磨蹭蹭,家長如果監督,作業完成效率會提高,家長不就希望這樣嗎?

很多家長其實討厭的是自己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很多的錯誤,因為有錯誤家長就要幫忙講解,而一旦講解家長就會覺得煩躁,這種煩躁包括:家長自己不懂導致的煩躁+孩子知識點理解不透徹一次次的講孩子一次次的聽不懂導致的煩躁。

家長一旦開始煩躁,就把矛盾轉移到老師那裡去,老師應該負責把我孩子不懂的知識點“舉一法三”的講清楚。

可是老師真的沒辦法做到一對一,一個班級三四十個學生(多的有好幾十),老師到底要照顧誰?捫心自問,你只需要照顧一個孩子你都開始有怨言和力不從心的感覺,老師要照顧的是幾十個,怎麼可能把精力都集中到你的孩子身上?

所以,家長參與孩子學習過程,才能更好的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更好的幫助自己的孩子,這才是真愛自己的孩子!


九鬥學生心理


這不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嗎?家長簽字就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流程啊!

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也每天需要家長簽字。例如,晨讀20分鐘,已完成聽說讀寫啦,已背過課文啦……最驚心的就是在考試卷子上簽字。那個時候總是不理解老師為什麼要多次一舉,直到長大以後才能明白過來。那個時候為了欺騙老師,班級裡有一個孩子會寫潦草字,每天有一大幫人排隊等著她給簽字,想想就搞笑。最後自己也練就了一身簽名的技能。



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家長提出來的吧,其實我這時候家長的做法也是能理解的,就好比我妹。他們班級的老師要求他們天天在群裡發語音,發作業照片,發視頻……最後還得簽字,有的時候發晚了老師就會批評。所以也有的人提出了,現在老師“事兒多”這一看法。可是當老師不再“事兒多”家長們就又不樂意了。反正最難伺候的是大多數家長。


家長本來教育子女就是自己本分的事情,誰怪你當初生下來,有些家長口出狂言,以為自己的孩子掏了錢去學校就進了保險箱,託兒所。其實,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你,如果你連自己孩子簽字這活兒都幹不了的話,就不要要求孩子給你考100分!


青蔥校園



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就是家長和學校一同培育養育孩子!家校共育孩子不單單是家長的事,也不單單是學校的事。那麼學生在學校受學校管理,在家就應該受家長管理。

如果遇上老師總是讓家長在學生作業上簽字,如果家長不籤,就說家長不配合學校的工作。我覺得這件事家長應該多多反省反省。



第一,每天孩子在學校就需要學校習新的知識,最後都要回到家裡,練習鞏固相應的知識。那麼作為孩子的父母,今天孩子在學校學習怎麼樣?你一定非常關心,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來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呢?其實簽字就是老師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就是老師不給機會,你也應該檢查檢查孩子學習情況。



第二,我們在簽字檢查作業過程當中,如果發現了孩子在新的知識學習方面有問題,我們還可以利用時間給他補上,免得他落下了課程,導致以後都聽不懂。特別是數學這一科連貫性很強,如果孩子掉下一部分,後來知識都脫節了,那對孩子就不利,所以說你每天都檢查督促非常重要。



第三,你每天認真檢查,其實也給孩子樹立那個無形的榜樣,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說過這樣一句話,優秀的爸爸媽媽應該從孩子開始培養,今天你做一個家長,在孩子面前盡心盡力,明天你的孩子做了家長,她也會做一個稱職的家長,這對你們一家教育的傳承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呢。

所以我覺得,如果遇上老師叫家長給孩子的作業簽字,家長不要有牢騷,不要有託詞,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當然這也是為了教育你的孩子,也是為了營造你們家的良好的一種教育環境,何樂而不為呢。


睿心媽媽


老師的用意是什麼?

老師讓家長在學生的家庭作業上簽名,用意有三:

一是為了更好地監督學生的學習。學生在學校有沒有學習,認不認真,老師瞧一眼就知道。但是,在家裡,老師就是有千里眼,也很難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老師要聯合家長,讓家長監督學生有沒有認真複習和做作業,然後在作業上簽字。

二是為了加強家長和學生的交流。家長在學生家庭作業上簽字前,會問學生寫完了嗎,然後讓學生拿出作業檢查,這過程就是家長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他們在共同討論學習作業的事。負責任的家長還會藉此機會,多和他孩子交流學習等方面,時刻關心孩子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三是為了加強老師和家長的交流。老師通過檢查簽了名的學生的作業情況,從側面瞭解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關心情況,從而知道家長的一些情況,家長通過檢查學生被批改的作業情況,瞭解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也是老師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他們通過學生的作業進行無聲交流。



家長的困惑是什麼?

家長的困惑一:不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

家長的困惑二:不知道學生的作業做的對不對,不簽名,卻被說不配合老師工作。

家長的這些困惑正是老師和家長溝通不充分造成的。如果家長清楚老師的用意,老師和家長說清楚在學生家庭作業上簽字的目的,就不會有家長那樣的困惑了。



解決辦法是什麼?

一是家長主動和老師交流。當家長不清楚在學生作業上簽字的用意時,當家長看不懂學生的作業是否完成而不簽字時,家長可以主動聯繫老師,打電話給老師,主動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可以藉機會了解孩子在校表現。

二是老師主動和家長溝通。當學生的作業幾次都沒有簽名,而問學生,學生說不清家長的理由時 ,當老師發現學生作業上的簽字有問題時,應該主動和家長聯繫,和他說清楚,家長要監督學生完成作業,如果看不懂學生作業,也要看看學生的作業是否寫得工整,裝模作樣認真去檢查作業,然後再簽字。老師也可以藉機會和家長說說他孩子的學習情況,聯合家長,共同幫助學生。

學生的學習不單是學校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只有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溝通交流,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快樂學習。


小學漲知識


老師總是讓家長在孩子的家庭作業上簽字,不籤就說不配合老師工作,就在微信群、QQ群裡麵點名批評,婷媽還以為只有我遇到呢,原來大部分家長都有經歷或正在經歷。

該怎麼辦呢?婷媽後來也想通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確實也應該重視起來,通過簽字這樣一件事情,至少可以檢查一下孩子在學校裡面的學習情況,學得好還是不好,通過做作業還是可以看出來的;此外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也能夠心理有數。比如說寫字寫得工整還是潦草,是一氣呵成,還是塗塗改改,這個簽字的時候都能看到。

題主提到,如果家長自己也不會做,那怎麼辦?小學階段,我覺得家長們應該還是不存在問題的。且如果確實遇到,那家長也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學,可以通過跟孩子競賽這樣一種方式,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甚至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教家長,孩子肯定會更有幹勁。有句話說,教是更好的學。你覺得呢?

婷媽頭條號不定期更文,分享正面管教育兒理念,歡迎大家關注。

婷媽alan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也是一名學生家長,而且,語文和數學老師也要求家長在孩子的作業上簽字。

對於老師的這個要求,家長首先不要有牴觸心理,覺得檢查孩子的作業,就應該是老師的事情,家長不應該負責。因為,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比起老師來,我們更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其實,學校的老師都是比較認真負責的,我們檢查過的作業,老師也並非不再檢查了,而是想讓家長對孩子起到監督的作用。因為孩子在家的寫作業情況,老師無法看到,有的孩子比較粗心,做作業時也不專心,常常漏題、錯題,本該會的題也胡亂做錯,本該會寫的字也故意不寫。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是那麼強,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了。

舉個實際的例子,這個學期剛開始時,我女兒的語文老師,原本並不要求家長在學生作業上簽字的,說是隻要孩子認真完成了就好。但是實行了一段時間以後,語文老師發現,學生們的作業問題百出,有的根本沒做,有的漏了題,有的理解錯了題意,有的字跡潦草塗塗改改。所以老師只好又重新要求家長每天要在孩子的作業上簽字了。

其實我們家長,通過檢查孩子的作業,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知道她(他)的薄弱環節在哪裡,也知道孩子的學習習慣到底如何,可以更好地糾正孩子的學習問題。

而且家長們都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給老師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老師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上,這樣對於學校和家庭來說,是一種共贏的選擇。

至於題主所苦惱的,家長有時候不知道某道題的對錯問題,可以這樣解決:一是將問題發到家長群裡,和家長們共同探討答案,家長群裡各種人才都有,足以完美解決問題;二是可以直接將自己對於某道題的困惑寫在孩子的作業旁邊,請老師批改作業時重點關注一下,放心吧,老師只會為你的認真而讚賞,絕不會對你不會某道題而輕視的。

前幾天,女兒有一道數學題,我檢查作業時感覺她做得不對,可她堅持認為她是對的,說得我也對自己疑惑起來,於是,我去家長群詢問,其他家長也肯定了我的答案才是對的,可是女兒拒不相信我是對的。於是,我就在女兒的答案旁邊寫了兩行字,告訴數學老師,這道題我認為孩子做錯了,可是孩子不服氣,請老師予以糾正。第二天放學,我特意查看孩子的數學課本,發覺老師給孩子的答案打了錯號,女兒也在一旁寫上了正確答案。

所以,家長和老師一起耐心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作家起跑線


很多學校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孩子做完後,都要求家長在上面簽字確認,如: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做了數學的口算題,有沒有完成語文課文的背誦等,這些人物都要要求孩子在做完後,父母在作業的最後簽字,如,已完成,已背。如果沒有籤,老師則第二天會責問孩子,同時會電話或群裡@家長請求配合,同時家長也覺得有點為難,都不知道孩子做得對還是錯,怎麼簽字呢?

其實這個我覺得應該反問一下家長,為何不在你的監督下, 讓孩子完成作業?不管是口算題也好,還是背課文也好。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沒有時間,很忙。

忙這個詞,很多人都說過,太多的藉口用的就是忙。每天都不知道在忙什麼,難道連陪伴孩子的些許時間都沒有嗎?國家總理很忙吧,但都知道抽空去考察民情,慰問群眾。況且孩子還是自己的,花了多少時間在他上面?

有時間、能力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做作業。陪伴的好處是,若孩子年齡小可以幫他讀懂題意,然後讓他自行完成,最後再來檢查。同時也可以糾正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的不良習慣。當你在旁邊時,孩子會更加踏實,同時有人督促會有動力來完成作業。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一直都在陪著孩子,但是我就是看不懂他所做的內容,怎麼辦?先鼓勵和引導他做完。至少做作業的習慣要培養好,讓他提高效率,不能邊做邊玩。對於作業內容而言,部分家長限於自身能力不能進行輔導,其實都是可以想辦法的。如,背課文,語文還好點,背英文,只要看他背誦時熟練和熟悉的程度,找到感覺,自己不懂單詞沒關係。或者可以發送到一些交流群中請英文好的家長幫忙,一般大家都會熱情幫助你。對於數學運算,網上完全可以找到類似的題目或原題,大致對比看看結果對不對,或者請求群內其他家長。

所以實際上你平時參與的其他一些什麼媽媽群或作業群等都可以發揮作用。同時,有心的家長,可以自己學習啊,雖然很多年沒用了,但是怎麼樣還是能記得一點點嘛。

有句話說得好,叫方法總比問題多,只要你想要知道孩子作業是否做的對,就得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到方法去執行,我像這個字你完全可以簽下來。老師要家長簽字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家長能對孩子進行約束,同時增加親子陪伴時間,鼓勵與激勵孩子,同時做好預習能為第二天的課程做好準備。

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一定要告訴家長簽字對於孩子的好處與如何檢查,檢查維度是什麼等,不然只是強制性要求家長簽字,難免會讓家長產生不理解或其他情緒。注意方式與時機,家長才會全力配合,孩子在學校才會學得輕鬆,玩得開心。


教育新時論


這個問題很好,我做為一名老師,其是把這個問題說透了,就是老師想要發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做為老師,其是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就是,“老師,孩子在你班,我們把孩子就交給你了。” 其是,孩子在學校在班裡除了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還要增長社會屬性,也就是和同學們在一起學會配合;在班集體裡學會遵守紀律,在學校裡要學會遵守規則。可是在家裡的教育在整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你開車接送孩子,從車裡往外隨便亂扔垃圾,孩子回到家就看到你抽菸喝酒,孩子學習你啪啪的打麻將,你說孩子能學好嗎?能學習好嗎?如果你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在旁邊陪伴,孩子累的時候有個蘋果,孩子煩的時候有個安慰,好好的完成作業有聲鼓勵,有個認真的簽字,那麼孩子能學習不好嗎?孩子能不順利成長嗎?孩子以後能不出類拔萃嗎?不要懶惰,不要怕投入,任何事情都是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加油吧,孩子的成功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希望家長們留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