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对农村的老物件知道多少,能说出几个?

新大风歌


我出生在农村,在我老家附近就有一个全国有名的古董市场,每次回老家我总喜欢去逛逛,在市场里就有很多农村的老物件。

这些老秤砣就是我在古董市场上的一个摊位上看到的,当时看到这些锈迹斑斑的老秤砣感觉不可思议,谁会买这些东西?可是店主却说这些旧秤砣价格不菲,有的一个能卖到100元。

这是农村的一些纯实木的老门扇,这都是在农村里收购上来的,然后经过修补洗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说一些年代久远的门扇能卖到上万元。

这是邻居大哥家的旧缝纫机,大哥说这个缝纫机有年头了,这台机子质量非常好。记得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用缝纫机自己做的,现在农村年轻人有缝纫机的不多了,衣服大都是买着穿了,做的很少很少了,缝纫机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特别流行,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吧。

这些老式的二八自行车60后,70后记忆尤深吧!记得小时候学着骑自行车就是这种车子,我属于很笨的那种,同龄的孩子一天就会骑了,我足足学了一个月,家人在后面扶着我骑的很好,一不扶我就摔倒,学骑车子这件事让家人笑话了好久。

农村喂牛喂马的食槽,现在也很值钱了,很多有钱人买了这样的石槽放在庭院里作为一景观。

铁皮手电筒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每家都有,那时候家里没有电灯,晚上漆黑一片,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去厕所,有了手电筒就不那么害怕了,它的用处可真大!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式样的手电筒了。

老榆木的木头门。现在农村盖新房都是红色的大铁门了,木头门已不见踪影。这些老榆木木头门在市场上很值钱,物以稀为贵吧!

五六十年前的实木颈枕,这不止是颈枕,还是一个首饰盒。我很喜欢这种小物件,看着那陈旧的木纹,爱不释手。

这种椅子见过么?我感觉这种椅子是农村有钱人家做的椅子,下面的三个抽屉应该是放钱的,很适合生意人用。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搓衣板是以前人们洗衣服用的,和棒槌一起成为以前洗衣的工具,现在被洗衣机代替了。搓衣板有一整块木板组成,两端分别有一块平坦部分,中间由20到30条沟槽组成,精致的搓衣板沟槽分两种,一种宽槽用来搓洗粗布厚衣,一种窄槽用来搓洗单衣。

以上我介绍了很少的一部分老物件,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老物件,敬请关注头条号小鱼儿游世界!


小鱼儿游世界


自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每次看到农村老物件,总忍不住停下脚步,用眼打量,用心体味。因为这些物件带给我的不仅是满满的回忆,还有那些随记忆流逝的抹不掉的乡情!


犁耙:花腰妹的家在山区,小时候没有农耕机,翻犁田地的活全靠老水牛,特别是种植稻谷的水田,更是离不开老牛。小时候最喜欢追着父亲的屁股后面跟他下田,只见父亲把弯迭套在老牛脖子上,犁田的时候把自己做的犁用牛皮做成的绳子架在老牛后面,牛在前,父亲在牛后面赶着牛走,把田里的淤泥一遍遍深翻起来。

随后,父亲又把耙替换犁,遇到牛温顺,父亲还会把我抱起放在耙面上站着,然后吆喝着牛在田里走,把刚深翻起来的淤泥耙平。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和父亲一样,像一个骁勇上将,拿着皮鞭指挥着老牛,那感觉至今想起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木头马鞍。小时候家里养了匹马,为便于上山驮柴和下地驮粮,会做木活的爷爷就马背大小做了个木头马鞍,后来成为了我的宝座。


绞弓:是农村人家必备的工具,最初是用来绞牛皮绳的。生牛皮是软的,划成细条状风干了就很硬,于是非要用绞弓才能把牛皮制成绳子。一付牛皮绳可以用好多年甚至几代人,非常牢实但是没有韧劲。后来绞弓也用于麻绳、草绳等制品!


木锅盖:小时候我最不喜欢木锅盖了,因为是实木打制,加之常接触水蒸气,含水量大所以显得笨重,力气小的我每次提盖锅盖都很费力。但是木火锅有个好处就是保温效果特别好,盖上涨水煮菜非常快,还有每次我放学打开锅盖,妈妈给我留在锅里的饭菜总是热气腾腾的,好香!


升斗:这是我最初接触到的容器,农村家里几乎每家都有,收粮、卖粮、借粮、还粮总是用升斗来量。“阿婆,你们家今年收了几升谷子?几升包谷呀?”“阿妹,我家米吃完了,可否借两斗米给我家,到谷时我们还你们两斗半?”这也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关于升斗的话语。


石磨:这是妈妈最常用的,磨米粉、磨小麦、磨包谷浆等,美食的制成总少不了妈妈的辛劳。


石缸:这是小时候我的恶梦。因为那时候没有自来水,家庭用水都要去村里的水井里挑。每天天不亮,父亲总是第一个起床去水井里挑水,每天至少要挑7、8挑水才够一家人用。而我个小力气也小,最多也就能挑半挑水,从水井到家要歇好几次,那时候最希望家里的水缸是最小的!

以上这些老物件就是花腰妹小时候家里使用过的,如今生活好了,好多物件都被取代甚至慢慢消失了,唯有哪些记忆和温情还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永不曾远去!(文图原创)

我是花腰妹,来自云南民族山区,如果你想了解山区农村,体验民族风土人情,请关注我!花腰妹愿和你一起分享!


花腰妹


小时候寒暑假都去农村舅舅家玩,印象里看过几种老物件,而且我家以前也有一些可以称得上老物件的东西。但是那时没有相机,所以这些东西没能留在照片上,只能刻画在记忆中。

第一张照片转自网络,儿时印象比较深刻的东西,是一种烧炭的熨斗,七八十年代农村爱美女孩互相借用频率比较高的东西。

第二张照片转自网络,我家以前也有,是补袜子用的撑子。

第三至最后一张照片都是我以前见到时拍的。第三张是东北人家冬季几乎家家都有的酸菜缸,储备整个冬季主要的蔬菜。

第六张照片的场景也几乎是东北人家的标配了,年画,镶照片的镜框……

最后一个是农村有牲口的人家都有的马槽,记得儿时玩捉迷藏我经常藏到里面。

还有好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老物件比如我们小时候穿的布鞋,都是自己母亲亲手做的,夏天母亲为我们准备冬天的棉衣棉鞋,冬天准备夏天的,很辛苦!做鞋的时候需要纸质的鞋样子,类似现在的拓版,按照型号大小也不一样。









呐喊1971


我是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的老物件再熟悉不过了,下面我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东北农村的老物件吧,给大家增长一下见识。

第一个,摇摇床,东北的四大怪之一吧,东北四大怪就是大姑娘叼烟袋,高呼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这个就是把孩子吊起来的工具了,可以让小孩安静的入睡。

第二个,风箱。这个东西现在很少见了,主要功能就是让烧火更好烧,灶坑内部吸力大。

第三个,大烟袋,东北四大怪之一,大姑娘叼着一个大烟袋。

第四个,东北四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边。

第五个,反穿棉袄毛朝外。

以上就是我的农村的一些记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记得点击关注哦,点关注不迷路。


胜利女排


我是七零后,七零后的记忆中老物件全部与各种活有关系,最起码印象深刻的老物件没有跟闲耍有关系的一样。

老物件之一:缝网扣花的花撑子。

印象里最深刻的老物件是网扣花撑子,就是四根木框互相穿插成正方形的架子,下面有四条腿,很矮的四条腿,顶面钉着密密麻麻的小钉子,当年村里的女人除了上山干农活,得空赶紧做网扣花,做一块花大概能挣几块钱的样子。

我小时候是在网扣花撑子下面长大的,母亲夜里挑灯缝网扣花,我躺在撑子下面看母亲飞针走线,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姐姐十几岁时,花撑上面又多了姐姐,我还是躺在下面看她们飞针走线,直到我十岁以后,母亲开始让我也在撑子上缝网扣花,从最简单的网边开始学,慢慢到十五岁时什么都学会了。

老物件之二:纺草绳的纺车。

我姐姐只读完小学,没读初中的姐姐被妈妈安排用纺车纺草绳,秋天剥玉米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姐姐捡了很多很多干净洁白的玉米皮,姐姐每天坐在炕上,跟前架着纺车,一只手添加玉米皮,一只手摇纺车,然后纺出来洁白均匀的玉米皮草绳,纺多了以后拿到镇上专门收购这种纺织草绳的地卖掉。

这个纺车我曾经趁姐姐不在家时试着纺了几次,大概不得要领,每次都纺的粗细不均匀,还不够结实。


老物件之三:那些年的木头独轮车。

木头独轮车被父亲那辈人推了很多很多年,车子从中间架起一个高背,把车子分成两面可推东西的车子,小时候我和姐姐曾经一面坐一个,让哥哥推着满院子练习推车,因为需要推出好的平衡力,不然一不小心车子就歪倒在一边,这种车子有挂在脖子上的可以帮忙使劲的车攀,比如推的东西太多时,把车攀挂在脖子上,几天可以推起来了。

老物件之四:苹果条子编制的筐子。

那时候村里农民都会编制筐子,手艺高的,编制的框子漂亮而且轻巧,手艺粗糙的编制的筐子丑陋而且很沉重,那些年筐子最重要的用处是用来挑土垫猪圈,那活是我哥哥的活,哥哥每天傍晚都要用筐往家里挑五六挑子泥土,我有时候负责帮忙往筐里铲土。


老物件数不胜数,每一个老物件里都盛装着儿时无尽的回忆,当年是很辛苦,每天都在干活劳作,但当年的我们都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悠然见东山


这个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是太常见了。90年代的老物件确实还是特别精致的呢!

柴火灶。农村做柴火饭是特别的香,小时候的你会和我一样,愿意呆在灶边烧火烤火取暖吗?一家人围着灶火边也是聊着家长里短。

风车,到了秋收季节,少不了就是这个玩意。倒入稻谷,转动风车。去除杂草。又一片金黄!

手电筒,玩到很晚才回家,路上就靠这个指明前行的路了。

煤油灯,08年湖南冰灾,我们家靠得就是奶奶一直收藏着的煤油灯,度过了几日没有电的日子。那会,蜡烛的价格那是翻了好几番。有它就好了。

木雕床。是个多么有年代感的家具。你不得不感叹这花纹,手艺人手艺精湛……如今这种“匠人”实属难见!

黑白电视机,那会《美少女战士》看得如痴如醉。靠得就是它了!

凤凰牌自行车。那会爷爷还在机关单位上班,载着我坐在前叉上,我管那个记忆叫兜风!

算盘,过日在上不了柴米油盐。有了粮票,也要学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你们会玩算盘里的游戏叫“鸡兔同笼”吗?那会,我学了半天,爷爷“夸”我,说我太笨!

牡丹牌缝纫机。奶奶说那个年代一定不能少的嫁妆就是它,有它你在家也有了地位。这个现在还收藏在我家老宅里。

大红木箱,那年代,结婚毕竟准备几个大红木箱,套个好彩头,未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那会挨家挨户都会挂着一对匾:“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的话”,怎么也少不了这几件老物件!

小时候,我的坐骑就是它!走家窜户都靠它!

过日子,哪能少了它!

大爷大妈,人手一把蒲扇。大树底下好乘凉!


娱乐圆个圈


在过去农村虽然工业化偏弱,人们耕种、生活主要以人工为主。用着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用着甚至有点原始的器具,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候人们的要求少,快乐却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过去农村的老物件都渐渐被人们淘汰,但那份老物件上承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1、老算盘。

我读小学的时候,还在学习珠算,而我当时所使用的算盘是我姥爷在民国时候就用的一个特别老的算盘,算盘被姥爷保养的很好,珠上甚至还出现了不错的包浆,而算盘的侧面还被姥爷密密麻麻刻了很多小字,那些都是姥爷青春岁月的记忆。后来我也在算盘的另一侧刻下了“孜孜不倦”四个字,所以这个算盘也承载了我的记忆。

2、手工自制弹弓。

弹弓,这绝对是80后一代人的回忆。我们小时候玩具少啊,大多数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用梧桐树枝做的红薯枪,用铁钉砸出来的尚方宝剑,用硬木桩子做的大皮牛,用枣树分叉树枝做的弹弓子都是男孩子特别喜欢的玩具。那时候的农村小男孩谁还不会自己动手做几个玩具啊,这些玩具妥妥的承载了80后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3、老手工簸箕。

这个老物件也绝对算得上一代人的回忆,我爸妈那代人,包括我小时候,家里种粮食,晒豆子,分离谷物和杂质等等都是使用这种手工的老簸箕做的,簸箕代表了很多人一生的劳苦和奋斗,现在我家留着的那两个簸箕,还是当年爷爷那辈人手工做出来用到现在的。

4、老式大二八自行车。

我家到现在还留着两台大二八自行车,一台永久牌的,一台凤凰牌的,只不过现在已经几乎不能骑行了。但它们是我爸妈那代人最快乐的回忆,那时候的爱情简单而朴实,骑着爸爸大二八载着妈妈走过了大半辈子的生活,小时候爸爸还经常把我和哥哥两个人都放到自行车上,想起来慢慢的温馨。

5、老式缝纫机。

我家那台缝纫机到现在还能使用,那是我妈妈的结婚大件,小时候我的好多衣服都是妈妈用这台缝纫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虽然现在妈妈眼睛都花了,但这台缝纫机见证了爸妈一生的奋斗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后我要一直保留这台缝纫机。

6、老式收录机。

那个年代拥有一台收录机的家庭都是时尚的,富裕的,收音机、录音机双功能,简直不要太时尚,这也绝对算得上父母那代人的美好回忆,那是一个时尚热情的年代,我小时候听歌学习英语也用过这台机器。

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回忆的老物件太多太多了,列举下去无穷无尽。

而深深扎根到我回忆中的老物件还有搪瓷杯、磁带、搪瓷洗脸盆、老式手电筒、家里的陶瓷大水缸、排子车、小石磨、石磙子、大木头医疗箱等等,太多太多的回忆承载在这些老物件中,随着年纪的增长,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但看到这些老物件,所有的回忆一下子就喷发而出。


李阿冰



石磨子

小时候家里每年要养三五头猪,猪吃玉米粉➕米糠➕猪草长大。其中玉米粉就靠每天用石磨子每天研磨出来。偶尔也用磨辣椒粉,做油粑粑的黄豆浆等。石磨子上下两层,可以粗磨和细磨,之前我们家里的磨子想要粗磨的时候,中间使用木块固定垫高一些。每次磨几圈就要往洞里加一点。


舂碓

这个邻居家一直保留着,现在每天都有人去排队舂辣椒粉,豆粉,米粉等,特别好用,舂出来的比机器好吃。



风车,稻谷晒干后分拣用。家里现在还有。

煤油灯,或者叫马灯。在我10岁之前,每晚家里就点煤油灯,那时候村里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灯的。



蓑衣。使用棕树皮缝制的,主要挡雨用,但是其实下雨穿,越来越重。

鼎罐,小时候家里烧水煮饭用的都是它。每次煮饭要舀米汤,然后小火焖,或者放火坑角落,离火较远的地方,隔一会转一下鼎罐,让均匀受温,如果饭煮好了有很香的锅巴那种。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水碾,竹编摇篮,藤椅,宝宝背篓,木盆,花称……不少东西家里至今还留着,满满的记忆和回忆。


湘妹子小霞


说到农村的老物件,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一来我就是来自农村的,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了,也是伴见证了农村很多的物件慢慢消逝在时间里,二来呢,我的爷爷是个比较怀旧的人,家里的很多老物件虽然用不上了,可是爷爷都会擦洗干净放好,所以至今我的家里还有一些老物件。下面的这些就是我爷爷的老物件陈列台,是不是收拾得井井有条。

爷爷经常摆弄这些老物件,把这些当作宝贝一样,有时候有远道而来的老友过来,爷爷还会很自豪的像她们呢介绍呢。

爷爷还有一个大件的老物件呢,就是下面的这个大石磨,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常常会用到这个石磨,我们小朋友也喜欢围着这个大石磨玩耍。可以说他不仅见证了我们家庭几代人的成长,遗憾的,爷爷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了,爷爷现在常说”等他去了,要我替他好好保存这些东西“。我说”我会保存好这些东西的,毕竟它们也是我记忆的一部分。“

大黑牛老师:今日新农人签约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田管家”农事综合应用平台特聘农技专家。

今日新农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似乎昨天还在用的物件,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尤其是过去在农村非常流行的用具、工具说着说着就成古董了。我就说几件我小时候亲眼见过的老物件吧。




织布机

过去,农村人穿的布料,基本上都是用织布机自己一梭一梭织出来的。整天整夜的也织不出来多少布。非常辛苦。

老纺车



这也是过去农村人少不了的工具。用棉花纺成线。一般都是妇女们坐在草垫子上搭黑干,因为白天还要干农活,根本没空的。

草垫子





用小麦杆或者玉米棒子外面的那层包叶一圈一圈拧成的圆形座垫,坐在上面,既结实耐用,又防潮。编得好的,几年都坐不坏。




牲口套

过去农村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喂着牲畜,当重劳力使唤,所以少不了笼头,缰绳,撇绳,马鞭之类的辅助工具。现在很少看到了。





木拖车



过去,由于农村的路面不好,交通工具很少。家家户户都会用结实的木料做一个笨重的木拖车。也就是一个正方体的木架子。上地的时候,用牲口拉着,可以在架子上放犁楼锄耙,省事多了。什么路面都不用担心。这个找不到图片。



提灯

过去,没有电 照明的工具先进点的,就是提着汽灯,上面带着玻璃罩子。外面用钢丝箍着。也很耐用。刮风下雨都不碍事。




播种的木楼

前面用人力或畜力拉着,后面是有经验的庄稼行手扶着两个楼把,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关系着种子播种的质量。



烙馍的鏊子

类似于现在的电饼档的功能了。不过,那是架在材火上,把一揪一揪的小面团用擀面杖擀得薄薄的,挞在上面烘熟。越薄越好吃。据说我们村过去有位老奶奶烙馍的手艺高超。一个人可以连擀带烙带烧材火。擀好的饼都是飞上烙子。速度很快。那场面让人叹为观止。烙好的饼像小山一样堆起好高。

过去的老物件真是太多太多了,一时数也数不过来。都是老一代农民们心底珍藏的回忆了。

我是今夕月映。坚守一种信念,坚持一份纯真。欢迎共同探讨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